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中国民族民俗第一部分概论一、民族和民俗二、中国民族概况一、民族和民俗狭义: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广义: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民族民族的形成过程原始人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民俗指民间风俗,创造又传承于民间的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四大特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二、中国民族概况北方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中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壮族、土族、黎族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苗族、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分布状况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地区很广民族语言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第二部分汉族一、汉族概况二、汉族的传统节日一、汉族概况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经2000余年的繁衍生息、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与文化。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两个主源:炎黄族群集团东夷族群集团苗蛮族群集团三个支源:百越族群集团戎狄族群集团形成二、汉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名称节日时间主要节日活动春节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灶、扫尘、贴春联年画、祭祖、守岁、拜年、唱大戏、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等各种娱乐活动。清明节农历三月上旬公历4月5日前后扫墓、踏青、植树、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采插菖蒲和艾蒿、贴钟馗像、饮雄黄酒、戴香袋、系长命缕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放河灯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远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第三部分北方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一、满族二、蒙古族三、维吾尔族四、回族五、朝鲜族一、满族民族舞莽势空齐其它不吃狗肉不打喜鹊乌鸦禁忌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节日土葬丧葬袍服服饰萨其马血肠猪肉酸菜炖粉条饮食“口袋房曼子炕”居住萨满教宗教阿尔泰语系满语语言文字坐北朝南,背风面阳。三面设炕,俗称:“万(曼)字炕”。传统食品:黄米饽饽、饺子、手扒肉、猪肉酸菜炖粉条、白肉血著名点心:萨其玛喜庆宴会:满洲席口袋房,曼子炕饮食特色男子:马蹄袖长袍马褂女子:旗袍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请安礼:男子行“打千礼”女子行“半跪礼”平辈相见行抱腰接面礼服装礼仪二、蒙古族语言文字蒙古语宗教藏传佛教萨满教居住蒙古包饮食奶食肉食服饰首饰长袍腰带靴天葬火葬土葬丧葬节日那达慕大会禁忌忌外人打狗猎犬其它《江格尔》《蒙古秘史》奶酪、奶豆腐、奶皮子羊、牛肉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穿长袍。腰带是穿蒙古袍所必备的。靴子尖稍稍向上翘起。奶食肉食服饰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小年(腊月二十三日)和大年(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或“游艺”之意,源于蒙古族古代祭祖和娱乐相兼的活动,男子三项竞技比赛--射箭、摔跤和赛马最为精彩。那达慕大会节日三、维吾尔族语言文字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居住泥土建筑天窗屋顶平坦饮食馕抓饭瓜果典型服饰四楞小花帽丧葬土葬速葬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禁忌接物忌单左手睡忌头朝东其它《十二木卡姆》地下暗沟渠棉花种植历史长,瓜果生产闻名全国。“十二木卡姆”(十二部大曲)是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乐器:“独他尔”、“巴拉曼”和手鼓“达甫”。舞蹈:顶碗舞、大鼓舞、“赛乃姆”。坎儿井文艺开天窗,屋顶平坦,墙上开壁龛,内置食物和用具,挂壁毯,火墙取暖,大门忌朝西开。用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做成的民族风味甜味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跟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关。抓饭禁忌房屋四、回族语言文字宗教居住饮食服饰丧葬节日禁忌其它汉藏语系汉语伊斯兰教四合院油香盖碗茶白色圆形平顶小帽速葬薄葬土葬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不吃猪肉不说杀说宰“花儿“民歌特色回族是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受阿拉伯、波斯和汉族文化影响。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男子戴白色圆形平顶小帽。妇女带披肩盖头,严禁露顶。•居住服饰食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如牛、羊肉,食谷物类的禽肉,食带鳞的鱼类。小吃: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馍、羊杂碎汤、白水鸡、油香和馓子。禁食猪肉,忌养猪,不吃马、驴、骡、狗肉,不食用自死的禽畜和畜血;忌在用餐时开玩笑。回族所用的水井或水塘,非信伊斯兰教的人不能动手取水,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尤其忌到回族的住房里洗澡。禁忌食俗五、朝鲜族语言文字阿尔泰语系满语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居住木结构席地而坐、卧饮食泡菜狗肉酒花茶冷面服饰白衣民族“小短衣,大长裙”丧葬天火土葬无坟丘节日回甲节回婚节禁忌忌向老人接火借火其它长鼓舞顶碗扇子舞《道拉基》特色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是物质生活较好,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开发培植我国高寒水稻。尊老爱幼的美德受到各族人民的称赞。朝鲜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内”风俗盛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回甲节(诞生60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礼仪节日每栋房子一般分为三间。因是满屋炕,进门要脱鞋,习炕而坐。以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每餐必有汤。调味品:辣椒和豆酱。在肉食中,喜吃牛肉或狗肉。特制饮食是冷面、打糕、松饼等。朝鲜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婚丧或佳节杀狗、吃狗肉。禁忌居住饮食第四部分中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一、壮族二、土家族三、黎族一、壮族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多神教道教佛教楼居半楼居五色饭驼背棕烤整猪白斩鸡头上提花毛巾戴银首饰土葬歌圩节不吃牛蛙肉语言文字宗教居住饮食典型服饰丧葬节日禁忌其它铜鼓之乡壮锦族情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铜鼓之乡”:铸造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传统纺织工艺品。服饰:款式多种多样,妇女头上包提花毛巾,喜戴银首饰。一般为蓝黑色,上衣是无领左衽绣花滚边,下身穿宽脚裤。男子多穿唐装。居住:有楼居、半楼居和地居建筑三种类型。楼居是干栏式木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或堆放杂物。饮食:以大米和玉米为主,喜食糯米。三月三吃的五色饭色彩鲜艳,用于祭祀和待客。称猪肝为“猪湿”,称猪舌为“猪利”。忌用脚踩踏锅灶。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无论家人、客人,忌坐门槛中间。禁忌二、土家族语言文字汉藏系藏缅族宗教土王,道佛基督教居住干栏式吊角楼饮食糯米火炕腊肉典型服饰筒裤八幅罗裙丧葬火葬土葬节日赶年禁忌不吃狗肉其它西兰卡普、摆手舞族情聚居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交界地。迷信鬼神,崇拜土王(整个土家族的祖先)。尊奉土老师(巫师),相信兆头。“西兰卡普”(土家语,即土花铺盖)又称“土家织锦”。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节日:赶年。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饮食:糯米粑粑、火炕腊肉、糖馓和油茶汤,喜饮酒。婚俗:“以山歌为媒”的自由择偶、“哭嫁”的习俗。禁忌:禁食狗肉。忌随意移动火炕中的三角架。忌在家里吹口哨和随意敲锣打鼓。三、黎族语言文字汉藏系壮侗族宗教祖先自然居住船形屋饮食竹筒烧饭嚼摈榔服饰筒裙耳环文身丧葬节日三月三禁忌忌头朝门口睡觉其它放寮不落夫家土葬•居住:干栏式建筑,状似船只,称为“船形屋”,有铺地形和高架形等形式。•婚俗:黎族儿女成年后住在屋外的寮房里,俗称放寮。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服饰:妇女盛装时喜欢佩带银项圈、珠项圈、银牌、银铃等。有的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耳”。•妇女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做“雕题”。•男子留长发,结发于额前,头缠3米多的红头巾或黑头巾,喜戴铜的颈圈。第五部分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六、傣族二、藏族三、彝族四、白族五、纳西族一、苗族一、苗族语言文字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宗教自然祖先天主基督居住木制平房吊角楼饮食酸醋味饮酒糯食典型服饰银衣丧葬节日禁忌忌食羊狗肉其它游方跳月土葬芦笙节龙船节赶秋坡族情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等地。独有的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女装为右衽大襟和胸前交叉式两大类,下着宽脚长裤。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式各样的包头帕,包成尖顶或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黔东南的苗族妇女服饰多将银饰钉在衣服上,称为“银衣”,头上戴有形如牛角的银制头饰,高达尺余。服饰银衣•居住:在依山傍水处建寨,聚族而居。吊脚楼。•饮食:喜吃糯食。喜食酸醋味,酸菜、酸汤、酸辣子常年不断,酸猪肉、酸鸡、酸鸭子味道鲜美。饮酒是普遍的嗜好。•婚俗:青年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禁忌:苗族人不吃羊肉,狗肉,忌在屋里煮蛇肉。险恶环境中忌嬉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忌在家里或夜间吹口哨。二、藏族语言文字汉藏系藏缅族宗教藏传佛教苯教居住碉房帐篷饮食酥油茶奶茶青稞酒糌粑服饰金花帽“穿一手,露一手”丧葬塔火水土天葬节日藏历年雪顿望果酥油花灯节禁忌敬佛时顺时针不吃狗驴马肉鱼虾等其它《甘珠尔》《格萨尔王传》哈达弹酒族情聚居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区部分地区。藏族的医药、天文、历学、戏曲、文学、歌舞、唐卡等,都有较高水平。成书于8世纪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是古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著名的《甘珠尔》、《丹珠尔》是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格萨尔王传》中国著名史诗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史诗之一。居住:农区多垒石建房,建于向阳高处坐北朝南,形如碉房。牧区住帐篷,用牦牛毛织成的,冬暖夏凉,移动方便。饮食:酥油茶、奶茶、酸奶、奶渣和甜茶,青稞酒,有弹酒的礼俗。藏族不吃奇蹄类兽肉。藏族农区的主食是糌粑;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服饰:藏式金花帽。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藏袍,右襟系带。为劳作方便,常常把右手脱出袖外,人称“穿一手,露一手”。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的藏靴。禁忌:藏族人遇到寺院、嘛尼堆、佛塔等佛教设施,都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藏族佛像、佛寺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佩带的念珠等物被视为圣物,忌别人随便触摸;转经筒、转寺院、叩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等等。忌讳用脚蹬踩灶台或坐于灶台上。男女有别。就坐时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忌讳在家中吹口哨、拍巴掌。三、壮族语言文字汉藏系藏缅族宗教多神祖先佛教道教居住木结构一式三间,锅庄饮食托托肉转转酒服饰天菩萨察尔瓦丧葬节日春节火把节禁忌神树不砍不触天菩萨其它土葬壮锦铜鼓之乡•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服饰:彝族服饰古朴,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凉山彝族成年男子左耳配红、黄大耳珠,在头正中蓄一小撮头发,并编成小辫,再用头帕竖立包,称为“天菩萨”,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俗称“英雄结”,以示英雄气概。女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下穿百褶裙,头上顶有瓦式布帕,喜爱佩带耳环、串珠、手镯等。最具特色的是彝族男女爱披羊毛披毡“察尔瓦”。•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西南地区彝、白、布朗、纳西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期3~7天。•禁忌:彝族男子头上都蓄有一蓬头发,这是男子最高贵的地方,忌旁人用手触摸。彝族有敬神树的习惯,神树严禁砍伐。祭祀时忌外人观看。忌外人骑马进寨子,到寨门的竹篱笆前必须下马。到彝族家里做客,要坐在火塘的上方或右方,忌用脚踏三脚架。•居住:木结构,分为正屋、里屋、外屋。里屋为居室,正屋设火塘,外屋为库房或畜圈。四、白族语言文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宗教佛教,本主居住组合建筑群走马转角楼饮食酸辣,火腿腊肉,沙锅弓鱼服饰尚白丧葬节日春节三月街火把节禁忌七月十五不出门火把节女婿不进门其它大理古城三塔剑川石窟土葬•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各地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等地。•奉祀“本主”(保护神)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个明显特点。•节日: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和传统盛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中和峰下举行。•居住:民居讲究以庭院组合建筑群,布局多为“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或“四和五天井”等形式。服饰:白族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套黑领褂。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丝绒短褂或红色坎肩,下着蓝布宽裤,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
本文标题:中国民族民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7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