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讲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要求考生在准确把握题目限制条件的基础之上,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的扩展方向和方法,然后在原句段所限制的范围内充分地扩展表达。因其综合考查阅读理解、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一直是高考命题者关注的对象之一。如:考向一扩展语句2012年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2011年天津卷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规律总结】从具体的考题可知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能力:(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审题推断】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出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推论:“银杏树”是描写对象,“初冬”是描写文段需体现出的时令色彩,“凋零”是银杏树在特定环境下的外在形象特点,而“疾风骤雨”则是“凋零”的外力原因。【解题指导】第一步:审读题目,明确要求。解答本题需明确三方面要求:①所写的文段为描写性文字;②所用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③字数要求不超过60字。第二步:认真体会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挖掘蕴含的主旨,从而确定扩展方向。按照题干隐性要求,确定以“银杏树”为中心,紧扣“初冬”背景的描写方向描写“初冬”“银杏树”在“疾风骤雨”下“凋零”的景象。第三步:要设身处地地进行联想,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合理创设意境。要注意语境的限制,作答本题应先设置一个在“疾风骤雨”下“凋零”的场景,通过这个场景把四个词语联系起来,然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这个场景描绘出来。第四步:选取最佳扩展方案,巧借修辞,扩出文采和意蕴,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连缀成文段。需特别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银杏树”和“疾风骤雨”。另外,答案字数要符合要求。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答案】时序刚刚进入初冬,老天便迫不及待地显示出它的神威。一阵疾风骤雨,片片凋零的银杏树叶如同翻飞的金色蝴蝶,簌簌落下。【阅卷手札】现场答案得失分评析①能将题目提供的词语连缀成句,得1分②该答案侧重论述,且忽略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失3分实际得分:1分增分提示:答题时注意审明题目的限制条件,依据要求进行扩展,确定好扩展中心,围绕中心进行合理想象,借助修辞手法加以生动描写,运用规定的词语时要合理、恰当,不能露出拼凑的痕迹。高考专家如是说:本题是串词设境型扩展语句,通过分析四个词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判定其要求描绘的是初冬风雨过后银杏树的景象。这几个词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而对这个空间的填充,则是对考生思维的信度和广度的检验,也是本题题旨。而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要求,则提示考生要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将想象空间描绘出来,传递给读者,对大多数考生而言本题难度不大,但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颇高,因为本题有字数的限制。高考状元如是说:我答题时首先分析题干,弄清楚答题的要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字数),充分考虑到语境(“初冬”和“疾风骤雨”)的限制,明确了语句明示及暗示的扩展方向,然后想象疾风骤雨之后银杏树的情景,再遣词造句,连句成段。阅卷老师如是说:本题在阅卷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①情境分辨不清,扩展后的语句与规定的语境不相符,比如本题需符合“初冬”的季节和“疾风骤雨”的天气特点;②重点把握不准,偏离了中心,比如本题需围绕“银杏树”展开描写;③描写想象苍白,语言不够形象,甚至所写并非描写,没有按照题目要求落实表达方式。这就要求考生在扩写时,一定要审准题干要求,把握扩展重点和表达特点,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2010·四川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6分)【审题推断】细审本题,写出你读出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信息】“悠然见南山”,不经意间所见,描写“南山”之景,表达“悠然”之情。推论:“南山”之景,为诗人于东篱采菊时,不经意间所见之景,需展开合理想象,围绕“南山”,抓住“幽静”特点,进行生动描写;不经意间所见“南山”,体现了“悠然”之情,这种闲适自得之情和清幽自然之景是密不可分的。【解题指导】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解答此题要认真审读题干,弄明白题干中对于“悠然见南山”的解读,以及对写景内容(“南山”之景)和景物情调(“悠然”之情)的限制。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风格(生动)、表达方式(描写)、字数(100字内)方面的要求。第二步:读透诗句,全面理解和把握主旨,认真领悟诗句中的景情关系。诗人正是置身平静、安详的田园之中,于篱下采菊,无意间抬头见山,才生出悠闲自得之情。景之幽静与情之悠然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第三步:把握诗句内容和诗人情感,对诗句情景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描摹。这两句诗通过诗人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达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因此扩展时所描绘的“南山”景物都应该含有“悠然”之情。第四步:通读所写文段,确保在内容与形式上均符合要求。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答案】我在不经意间抬起头,那薄暮时分的南山层峦耸翠,郁郁葱葱,让人心旷神怡,山中雾气缭绕,犹如人间仙境;空中盘旋的飞鸟啼声婉转悠扬,大概是在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吧,我已深深地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阅卷手札】现场答案得失分评析①本答案抓住了扩写的重点,紧扣“南山”之景展开想象,描写生动形象。得2分②忽视了题干所要求表达的“诗人的‘悠然’之情”,所扩展语段给人以凄凉之感,与诗的意境不合,即想象不够合理。失4分实际得分:2分增分提示:解答扩诗成文型扩展语句题,审题时不仅要注意扩展重点、字数要求等,还要注意扩展的语句必须符合原诗的意境,还原到原诗中,要合乎情理。一、读懂两个要求,扩展有方向扩展语句的题目在设置时往往会明确以下内容:陈述对象、感情倾向、表达方式、修辞要求及字数限制。因此,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命题者所提出的要求。这类要求有两个层面:一是显性要求,二是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限制扩展后必须具备的条件。诸如以什么为重点,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或表达方式,要补充什么内容,应有多少字数等。隐性要求——指在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和具体限制,而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条件。如用什么样的文体,应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应该表现什么样的感情和道理等。扩展语句的答题方向一般情况下是隐性的,它往往通过题干或语言材料进行暗示。所以,在进行语句扩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视题干和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从中挖掘出信息,明确扩展的方向。例: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好诗”“浪花”“弯月”和“露珠”四个词语。(50个字左右)【剖析】这四个词语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可以发现,这四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即“好诗”是本体,而“浪花”“弯月”和“露珠”则是三个不同的喻体。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三个比喻句,采用博喻的形式对“好诗”进行具体的描绘,从而达到扩展的目的,这就是扩展的方向。参考答案:一首好诗,往往只是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渺;往往只是一钩弯月,让你去想象夜空的宁静;往往只是一颗露珠,让你去想象黎明的清新:它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力。二、运用四种技巧,扩展有思路1.把握情境无论词语型扩展,还是句子型扩展,都提供了语言材料,只有全面领悟材料的信息,把握材料所明示或暗示的情境,才能确定扩展的具体内容。明确试题所提供的情境要求,进行具体展现和合理扩展,使内容和形式做到和谐统一。例:请根据下面小令中的画线句扩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剖析】题干中给出了整首词,也就设置了所要扩展的语句的情景,词人畅游溪亭,为景色所沉醉,不识归路,结果误入藕花深处,奋力划桨激起的水声惊飞了滩上的鸥鹭。所要扩展描绘的词句体现的是“兴尽”之后的一场余兴,扩展语句必须体现出词人“兴尽”的情怀和欢快的气氛。参考答案:词人奋力挥动双桨,桨儿激起哗哗的水声。一群原本静栖于荷塘深处的鸥鹭受到突来的惊扰,扑棱棱地飞向了天空。2.巧加修饰扩展简单句子可以采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的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例: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梅花开放了。【剖析】扩展简单句子,就要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短句丰富生动起来。所给语句,是由主谓结构组成的单句,因此可对主语“梅花”进行修饰,也可对谓语“开放”进行扩展,如增加梅花开放的时节、地点、情态等内容,把其作为状语成分或定语成分对“开放”进行限制,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参考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纷凋零的时候】,(断桥边的)(那几束)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注:【】标示状语,()标示定语。有些语句只补充附加成分,不能满足具体生动的要求,特别是串词设境型扩展语句,这就需要以原句(词语)为基础展开合理的联想,并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加以描摹渲染。例:利用下面三个短语,运用描写手法将其扩展成一个内容丰富的语段,给人以美的享受。瀑布雷鸣彩练【剖析】“瀑布”的情景是什么样的?“雷鸣”般的声音是怎样的?“彩练”般的形态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日常积累,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描写手法,从色彩、形状、动态、声音、感受等方面着手描写。参考答案:远听瀑布,就如丘壑雷鸣,就如万马奔腾,震动天地,激荡耳鼓。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的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3.补充论证对于给出话题或中心句的扩展语句题,可以根据要求找出中心句的内在逻辑关系,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法、举例论证法、正反论证法等)进行阐发,使中心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例: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剖析】此题扩展,重要的是阐明这句话的含意以及向深处挖掘探求其根源及意义,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可以运用因果论证法,使中心更加明确,更能站得住脚。参考答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不要因为好事太小不屑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太小做了也无所谓。因为量变会引起质变,好事做多了就会积善成德,坏事做多了就会堕落沉沦。所以,对于好事要从点滴做起,对于坏事要防微杜渐。4.借助修辞修辞不仅可以使语句丰富,而且可以使我们扩展的语句更生动形象,所以借助常见的修辞方法来对语句进行扩展是十分有效的解题途径。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中的信息,寻找到可供我们选用的那些“修辞点”。例:把“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扩展成一段话,使句子内容丰富起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剖析】要使该句变得丰富起来,我们可以对“歌声”这一对象进行具体的描绘,将“歌声”作为一个“点”扩展下去,既可以描绘它的情态,也可以描绘人们听到歌声时的感觉,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表达技巧描写,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绘听歌的感觉,从听觉入手)(运用拟人描歌声的情态,从视觉入手)很远很远的地方。穿过树林,掠过村庄,飘过山冈,这悠扬的歌声一直传到像小溪,像轻风
本文标题:【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9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