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用。不结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学习是重要的,但怎样才能学好?孔子教育我们,想学习扎实,为人不能轻浮,“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为人必须自重才行。行:通达的意思。【蛮】:南蛮,泛指南方边疆少数民族。【貊(mò)】:北狄,泛指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里代指本乡本土。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貊地区,也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为不笃敬,即使在本乡州里,能行得通吗?”【注】文:文献、古籍等,泛指文化知识。行:这会实践。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即忠诚品德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诚实、信用的意思。【释义】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评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译文:鲁国宰相季康子问:“要使人民尊敬我,效忠于我,又能相互勉励而乐于为善,我该怎么办?”孔子说:“你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对待民众,人民就会尊敬你。你孝敬父母,又提倡民众孝敬父母,并且你慈爱儿子,又爱民如子,他们就会效忠于你。你选拔任用善良优秀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则人民就会相互勉励而乐于向善了。”能够做到忠恕之道,就“违道不远”,就是离中庸之道的最高要求已经不远了。只要我们坚持这么做下去,就是对中庸之道的不断接近。(1)施:旧读shì,动词。(2)众:指众人。(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5)夫:句首发语词。(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忠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忠--尽心为人,尽力为人谋;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论语·里仁》记载曾子评价孔子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忠为天理之本,恕为人道之实,前者为根据,后者为表现,体用一源,一以贯之。第一,自律精神。明代学者吕坤说:“处世只一恕字,可谓以己及人,视人犹己矣。然有不足以尽者。天下事,有己所不欲,而入欲者,有己所欲而人不欲者,这里还需理会。”(《呻吟语·应务》)事实也是如此,任何社会,由于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阅历、素养、以至追求、爱好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各人的“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有时以己之心未必能推知他人之心,而己之所不欲未必就是他人之所不欲,己之欲立、欲达也未必就是他人之欲立、欲达。因此,中国先哲们强调“敬则心存而不放,恕则不蔽于私”。这就是说,在推己及人的时候,不能为自己的私欲、私心所蔽,而要以诚敬的心情,按道德原则办事;对他人应善待,对自己则应严格要求,做到先要求于自己,从我做起。所以先哲指出,忠恕之道是一种待人的原则,而不是“处己”的原则;它只能行于他人,而不应该要求他人行于自己。这表明,忠恕之道首先是一种律己的原则,没有自律的精神就没有忠恕之道,也不可能有其他道德可言。西方文化也强调“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从这一点来讲,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同其他民族的传统伦理文化是可以汇通的。第二,宽容精神。忠恕之道所讲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是要求人们凡事能与人为善,以理解、体谅、同情的心情设身处地替人家着想。所以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恕和宽是联系在一起的,宽恕、宽容乃是忠恕之道的一个重要内涵。所谓宽恕、宽容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就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宽广豁达的胸怀,能平心容人,以直(公而无私)报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这里也要指出,这种宽容精神不是无原则、无是非的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恕道绝非无原则的姑息养奸。朱熹说:“有《六经》以来,不曾说不责人是恕。……合责则须责之,岂可只说我是恕便了。”(《朱子语类》卷二十七)他进一步指出,见人有过失而予以规劝、责备是对人忠的表现,忠和恕是一体的,不能离忠而言恕。忠恕之道所包含的有原则、分是非的宽容精神,乃是处理人际关系,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的一个重要道德条件。推而广之,它也应该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睦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所能够达成的共识。第三,平等精神。忠恕之道的本义是人与人既然都是同类,因而在欲求上是相通的,故应该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这就蕴涵了一个必要的前提: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因为儒家是礼制的维护者,所以即使是孔子,他在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同时,也强调“爱有差等”。宋明以前的儒家学者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断强化这种人的等级差别的内容,使忠恕之道所蕴含的平等精神受到严重的窒息。这就造成了忠恕之道在其历史演进中的一个深刻的矛盾。这一矛盾到了明清之际,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形成,资本主义的萌芽,忠恕之道中所蕴涵的平等内涵才逐渐显现出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清初思想家唐甄就明确地提出“侯王非高,庶人非下”的命题,认为即使贵为天子,也“非天帝大神。皆人也。……无不与民同情也”(《潜书·抑尊》)。正是从这种“抑尊”的主张出发,他呼吁“五伦百姓,非恕不行”,并把恕解释为人人平等,要求将其贯彻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一切人伦关系中去。借鉴意义:(1)忠恕之道体现了仁爱的精神,是仁爱的具体化,“仁之方”。(2)忠恕之道是建立在人与人,乃至人与万物之间具有共同的本质上的。这个本质按照儒家的理解,指的是人性中蕴涵着天理。尽己就是把握、觉悟自己本性中固有的天理,完善自己的本性;而推己及人则是把人性中固有之理推之于他人,按照天理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因为人与万物之间也有着共同的本质,所以我们不仅要以忠恕之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用它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如果每个人能从善的本性出发,将心比心,推行忠恕之道,人与人就容易沟通,就容易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和谐。(3)忠恕之道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换位思想。以自身的感受去理解他人的感受,以自身的爱憎好恶去推知他人的爱憎好恶,从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伤害人,做到利人、助人。(4)忠恕之道包含着宽容精神。忠恕之道所讲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要求人们凡事能与人为善,以理解、体谅、同情之心,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能平心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5)忠恕之道是一种律己的原则,体现“反诸求己”的精神。没有“反诸求己”的反省,没有自律,就没有忠恕之道。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应该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从他人的反应来检讨自己;通过这种交叉体验去多理解他人,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汉字的含义丰富,对于“忠恕”的理解不必单一和固化,拘泥于一种解释。对“忠恕”的解读不必像数学,只有一个答案。主流解读: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标题:忠恕的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1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