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
附件4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高血压属中医“眩晕病”范畴,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调理;对高血压1级低危患者,高血压2级以上、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达标但仍有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患者,或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不稳定的患者,或服用降压药后有干咳、下肢水肿等副作用表现的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稳定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充分发挥“三师共同服务”作用,指导患者早期预防、合理就医和规范采用中医药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血压达标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二)路径(如下图)。(三)双向转诊标准。1.上转至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院的标准。如有以下情况之一:(1)经规律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及中医综合治疗干预3个月后血压仍为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的高危人群。(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提供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或中药饮片服务时。(3)经中医药综合治疗2~3个月之后,血压未达标或症状未改善者。其他上转标准同附件2。2.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院高血压基层患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临床疾患低危中危高危病情稳定分级管理需要进一步评估进行危险分层靶器官损害衰竭需要进一步治疗高血压急症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疑难重症或合并全身疾患的检查、评估、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方案确定的病情稳定患者需要进一步辨证治疗危险分层检查评估初步辨证维持治疗长期达标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病情稳定的患者。二、高血压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一)高血压筛查。同附件2。(二)高血压诊断与评估。发挥中医证候辨识作用。遵循“四诊合参”的原则,重点进行病史、症状与体征、舌脉诊等综合信息采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把握高血压基本病机进行中医辨证。其他同附件2。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一)治疗目标。同附件2。(二)中医健康管理。1.健康体检。(1)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体质辨识或辨证。(2)理化检查:测量血脂、空腹血糖,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进行心电图、肾功能检查等项目。(3)管理对象每年进行一次体检。2.行为干预。(1)辨证施膳:根据患者的证候分型、体质辨识和食物性味归经等综合判断结果给予膳食指导,同时指导管理对象控制脂肪和盐分摄入。(2)运动调养:为管理对象个体化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慢跑、快走、散步、导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运动量、运动时间和频度。(3)情志调理:为患者辨证选择不同的音乐和娱乐活动等,调畅情志,愉悦心情。(4)戒烟限酒。(三)中医药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合理应用中医药疗法。(四)其他降压药物治疗。同附件2。(五)合并危险因素的控制。同附件2。四、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一)高血压分层分级管理内容。按照一级管理的低危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中医辨证;按照二级管理的中危患者,每2个月进行一次中医辨证;按照三级管理的高危患者,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中医辨证。其他同附件2。(二)高血压管理级别与调整。同附件2。(三)高血压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小组管理增加中医指标: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其他同附件2。(四)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疾病的检查。监测项目中,中医辨证的频率为每2月一次,且每年必须至少有2次中医辨证在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院进行。其他同附件2。
本文标题: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2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