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过程(1)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过程黑色宋体字为推荐的编写内容,蓝色宋体字为其他表达方式。无对错之分,仅表示语言叙述的多样化。红色楷体或黑体字为讲解内容。本方案仅供中等职业学校工民建专业教学参考。缺所有附图。第一次课,2课时——封面格式××工程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文件编号: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施工方案的名称一定要写得完整,位于封面中上中间部分,字体较大。包括“工程名称”(写全称,应单独写一行)、“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的名称”、“施工方案”。其他信息,位于封面中下部分。注意:写明编写单位全称、日期需包括“年月日”。封面虽然没有强制的格式要求,但也要内容完整,醒目、美观。当前,基本是用电脑排版打印,故编写人员对Word操作应比较熟练。编写大纲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安排3.1施工目标3.2组织机构3.3脚手架设计总体思路/脚手架选型3.4施工进度计划4脚手架设计/脚手架构造要求4.1尺寸设计4.2基础4.3立杆4.4扫地杆4.5纵向水平杆4.6横向水平杆4.7连墙杆4.8剪刀撑4.9脚手板4.10安全网4.11门洞和出入通道4.12扣件5施工准备和资源配置计划5.1技术准备5.2机具准备5.3材料准备5.4劳动力准备6脚手架搭设与拆除6.1搭设施工工艺6.2搭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3拆除施工工艺6.4拆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7质量检查与验收8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1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8.2文明施工要求9脚手架计算书编写各类施工方案之前,都应该首先明确编写大纲,大纲经讨论确定后,才动手编写具体内容。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内容缺项或重复,还易于分工合作,将内容分配给多名技术人员编写,再合并起来。大纲的标题,即为正文中的标题,应尽量简明扼要,贴近方案内容。比如:“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这一大项,本例就直接写为“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更加直观了。标题没有固定模式,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达文字,比如本例蓝色字所示,二选一即可。大纲最终转化为施工方案的“目录”。在编写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但不易大改。因此,第一步——讨论大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第二次课,2课时——编写正文1编制依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桂林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2007年2月)施工方案中的编制依据,来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摘录与工程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列举顺序一般是,先列出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再列出与工程直接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接着写间接相关的,最后写一些地方的管理办法。规范和标准的名称写全称,用书名号括起来,后接编号,用小圆括号括起来。列表或者分行写,都可以。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桂林市,用途是商业建筑。主体为框架结构,八层,标准层高3.3m。东西向①轴~⑧轴长50.4m,南北向A轴~E轴宽28.8m。室外地坪平均标高-0.600m,屋面标高26.400m,女儿墙高1.400m。施工方案中的工程概况,只写与该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直接相关的内容即可,来源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概况。也可以看施工图、直接阅读图纸的设计说明。脚手架工程与建筑物长宽高直接相关,以上数据是不可缺漏的。注意:计量单位“米”应写成“m”。工程概况写得好不好,与编写者对建筑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相关。3施工安排3.1施工目标3.1.1质量目标:达到《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的标准。脚手架质量达到国家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合格。3.1.2创优目标: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表3.0.4-1落地式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中所列项目的要求,分数90分以上。脚手架质量评价达到桂林市桂花杯标准。3.1.3安全目标:脚手架搭设、拆除和使用过程中,杜绝发生人员伤亡、架子垮塌等安全事故。对于脚手架工程而言,施工目标主要就是质量和安全两项。叙述可详可简,蓝色字体表示简写的形式。如果工程没有创优的打算,自然就不需要写“创优目标”了。小标题“3.1.1”等,有时也可不写,分好自然段即可。3.2组织机构外架工长×××负责组织脚手架搭设、拆除,所需材料和劳动力的配置计划,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材料员×××负责脚手架材料和构配件采购和租赁,进场检查验收等工作。安全员×××负责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监督。其他与脚手架工程相关人员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如果涉及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较多,可以列表来写。至少包括姓名、职务、职责等内容。3.3脚手架选型根据我公司的技术条件和本工程特点,脚手架选型作如下考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费用高,施工技术较附着,且多用于高层建筑。本工程建筑高度不足30m,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经济,不利于降低成本。悬挑式脚手架用于无落地条件时,且需要两套钢挑梁,分段搭架,增加了成本;主体施工结束后,需拆除挑梁,装修时重搭外架,不利于缩短工期。落地式脚手架技术成熟,施工简单快捷,成本较低,且兼顾主体和装修两个阶段,主体阶段用于安全防护,装修阶段还可用于外墙装修。因此,本工程采用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虽然肯定是用落地架,但从文本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等考虑出发,还是需要比较几种脚手架的特点,说明采用或不采用的原因。3.4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主体工程出±0.000后三个月封顶,封顶后两个月完成外墙涂料施工并拆架。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应在×年×月×日前完成首批材料和构配件进场验收,×月×日前进行技术交底,×月×日开始搭设首步架,之后随主体施工推进。外墙装修结束后,×年×月×日前完成拆除,并做好场地清理,材料整理等工作,按时归还租赁的材料和构配件。因脚手架工程为穿插施工,所以只需要说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即可。实际情况还要根据土建工程的进度来安排。第三次课,2课时——4脚手架设计4.1尺寸设计立杆纵距1.8m,局部可以调整,但不得大于1.8m;横距0.9m,可以满足平铺三块脚手板;内排立杆距主体结构混凝土外皮0.4m。内排纵向水平杆步距1.83m,外排纵向水平杆步距0.915m,可以使安全网拉紧。连墙杆竖距小于4m,横距小于6m,设置在框架柱和楼板处。脚手架总高=0.6+26.4+1.4+1=29.4m。以上尺寸,为脚手架设计中必须明确的,不可缺漏。可以对选择尺寸的理由作出更加详细的说明,如注明出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6.3.6条规定: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4.2基础采用碎石土回填,分层夯实。4.3立杆立杆连接方式为对接,相邻立杆的对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下端第一排立杆交错用6m和3m杆搭设。立杆底座采用外套式。底座下设置通长垫木,垫木宽200mm,厚50mm。详见图4-1,图4-2。应附示意图或施工详图,本文暂略。规范中对立杆构造要求不止这些,说法也详细得多。编制人应灵活处理,一则不要重复,二则写成实现这些规范的具体做法。如上述“下端第一排立杆交错用6m和3m杆搭设”,就比写成“相邻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大于500mm”要具体得多了。当然,完全复制规范的叙述最为保险,但这样就失去指导施工的意义了,文本篇幅也大大增加了。4.4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上皮≤200mm,横向扫地杆连接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详见图4-1。本小项内容也可以合并到纵(横)向水平杆的部分中。单独列出,层次更加分明。4.5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连接方式为对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在同步或同跨内,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0mm。详见图4-3。规范的叙述是: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因本工程立杆纵距定为1.8m,所以直接写成“不大于600mm”,就具体多了。第四次课,2课时——4.6横向水平杆每一主节点处设一根横向水平杆。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900mm。靠墙一端外伸长度大于300mm,满足铺一块脚手板的要求,且离外墙装饰面距离不大于100mm。上下层横向水平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相邻的相向布置,如图4-4所示。靠墙一端的尺寸要求,要与内排立杆离墙的距离相对应,见4.1。4.7连墙杆连墙杆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设置,垂直方向隔步设置。为使连墙杆靠近主节点(偏离距离在300mm以内),立杆安装时宜尽量靠近框架柱。连墙杆与框架柱连接如图4-5所示。本工程为刚性连接,只采用钢管连墙件,故标题直接写“连墙杆”。如果还有其他连墙方式,标题写为“连墙件”较好。如果连墙杆还与楼板相连,则还需附与楼板拉结的示意图。4.8剪刀撑剪刀撑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与高度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倾角按45°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斜杆与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者立杆用旋转扣件连接。剪刀撑满搭还是隔若干跨搭设,一定要交代清楚。既要确保安全,又要节约管件。特别注意: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的度数,由跨步距离决定:本工程1跨1.8m与2步(外排架)1.83m,构成一个正方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45°。4.9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外墙装饰面150mm。铺设可采用对接或搭接,两端与支承杆可靠固定,用4mm镀锌铁丝箍两道,如图4-6所示。脚手板设在至少3根横向水平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脚手板的材质和规格可以在“5.3材料准备”中写。脚手板在使用期间的要求,可以在“8.1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中写。主要目的是减少内容重复,减轻抄写字数。第五次课,2课时——4.10安全网脚手架采用满挂全封闭密目式的安全网,用网绳绑扎在纵向水平杆里侧,上下网之间的拼接要严密。4.11门洞和出入通道脚手架在安全通道出入口处设置门洞,尺寸为3.6m×3.66m(宽×高)。门洞处挑空一根立杆。两侧立杆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于门洞口(外排架高于2步,内排架高于1步)。门洞处的空间桁架结构如图4-7所示。出入口处再搭设双层防护棚,尺寸为3m×3.6m×4.1m(长×宽×高),上铺双层脚手板。防护棚两侧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最好能说明门洞设在第几轴和第几轴之间,斜腹杆与地面倾角等。尺寸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来定,宽度可取2跨~3跨,高度不低于首层层高。4.1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完全按照规范抄写。整个第4大项的内容写完了。它们都可以在规范中找到,即使照抄,也要根据实际工程有所取舍,因此要仔细阅读理解。5施工准备和资源配置计划5.1技术准备施工前,外架工长向架子工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技术交底,填写交底记录。施工人员如果发生变动,要重新交底。一般的,技术准备包括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本工程所用架子工均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所以省略了技术培训。技术交底的层次有,项目部的技术部向外架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外架工长向架子工进行技术交底。5.2机具准备外脚手架施工机具配备表表5-1序号名称数量用途1架子扳手架子工自备搭设和拆除架子2力矩扳手1把检查扣件拧紧力度3游标卡尺1把检查钢管外径和壁厚4塞尺1把检查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5钢卷尺1把检查钢管弯曲程度,搭设中的距离和长度6水平尺1把检查水平杆高差7角尺1把检查剪刀撑、斜撑与地面的倾角备注:JGJ130-2001,2002版中提及的钢板尺用钢卷尺代替。如有必要(特别是大型机械),还应写上进场时间、获得方式(自有、租赁、购买等)。文本中的表格所用字号应比正文的小半好或一号。本例正文四号字
本文标题: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过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2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