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风格。3.背诵并积累名句。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鉴赏诗歌的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律诗•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中间两联须对仗。•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登高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一般一、二、四句押韵。绝句: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关于唐诗:鉴赏指导:鉴赏诗的节奏、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一、节奏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秋兴八首(其一)》杜甫diāowūsēn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yīn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jìxīn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uīzhēn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二、怎样把握诗歌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二、抓作者:知人论世三、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意象/意境、技巧、情感……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孤舟一系故园心——悲伤凄凉(一)抓题目(二)抓作者(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朱德对杜甫的评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千古绝唱”,“诗学宗师”。杜甫的情怀1、故园之思2、羁旅之感3、漂泊之愁4、家国之忧5、秋士迟暮之悲创作背景•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三)抓诗句及注释(“三么”)第一、写了什么: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诗对意象推重,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阴沉萧森•动荡不安•凄凉清冷•黯淡萧条•萧杀凄凉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第二、表达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第三、怎么写?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识进行分析。(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借景抒情问题: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写了哪些意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推敲”)•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虚实结合问题:分析颈联如何表明诗人感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以乐景写哀情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由夔州想到故土长安,又由对故园的思念回到现实,实现了抒情上的一个回环往复。景玉露枫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暮砧雄浑壮丽萧瑟凄凉承接自如,纵情开合触景伤情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清·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遭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慨悲歌,遂为千古之绝调。情•《秋兴八首(其一)》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写作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以乐景写哀情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借景抒情)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虚实结合)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以乐景写哀情)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思乡悲国)秋玉露枫树林兴自然之秋景巫山巫峡气萧森意(怀)人生之秋凋波浪风云悲国运衰落之秋沉郁顿挫:•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押平声韵)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课外延伸:•杜甫诗歌创作除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还有没有其他风格?如果有,请找出来,与《秋兴八首(其一)》进行对比阅读。名句回味1.窗含西岭千秋雪,会当凌绝顶,3.随风潜入夜,朱门酒肉臭,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览众山小。润物细无声。路有冻死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2.5.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夜喜雨》《望岳》《绝句四首》
本文标题:秋兴八首(其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4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