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津经信规划〔2012〕2号关于印发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30号)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津政发〔2011〕7号)要求,市经信委组织编制了《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市政府《关于同意〈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24个市重点专项规划的批复》(津政函〔2011〕154号),现将《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一月五日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进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水平和竞争力,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天津城市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电子政务、经济信息化、信息产业、社会信息化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信息化“强政、兴业、惠民”任务全面落实,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全市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一)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十一五”时期,我市全面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网络改造升级,初步建成高速率、大容量的宽带城域网,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之一,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市光纤铺设长度达到222万芯公里,城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415G,完成“光纤入户”128万户,建设无线基站1.4万座,无线网络覆盖全市,核心区域3G网络实现全面覆盖。广播电视网络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城市双向覆盖率达到90%,基本形成光纤与无线相结合、覆盖全市的高性能宽带通信网络和双向化数字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7%,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8.7部/百人,位居全国前列。建成蓝泰数据中心、天津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一批数据中心,我国首个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在滨海新区投入运营。(二)电子政务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建成并开通覆盖全市385个副局级以上单位的市电子政务专网,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天津结点率先建成开通。进一步整合完善了以天津政务网为枢纽的政务网站群,政府门户网站手机版建成开通。政府在线办事和公共服务向纵深开展,“网上办公大厅”服务事项进一步整合提升,网上申报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占市级行政事项总数的57.5%,政府在线办事能力排名全国前五。建成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和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初见成效。数字化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行政审批、口岸通关、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一批重要信息化应用系统取得新成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监督等系统的应用促进了工作方式创新,大大提高了监督效能。(三)经济领域信息化成效显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明显加快,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支柱产业信息化应用更加深入,全市96%的重点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60%实现了办公自动化,55%建立了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商品、服务交易的重要手段。天津市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投入应用,开通了14个城市的无水港申报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陆港”便捷通关业务模式,区域商贸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天津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正式开通,外贸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拓国际市场进入实质性推广阶段。金融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发行银行卡5709万张,城市卡在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领域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应用试点工作,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中国农业信息化10个领先地区之一。(四)信息产业继续保持支柱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211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2.7%;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71.3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十五”末的5%上升到1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等优势领域进一步巩固,高性能计算机、集成电路、嵌入式电子、软件等潜力领域不断壮大,物联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电子等新兴领域正在形成新的优势。重点产品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手机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电子元件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五)社会领域信息化深入推进。信息化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区、农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服务城乡居民、助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建成以天津科技网为核心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数据库总量达到771个。建成覆盖全市的天津教育科研宽带网和三级基础教育资源体系,提前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推进,全市建成15个数字文化资源库。率先开通广域医药卫生应用网络,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社会保险网上申报和缴费,医保联网基本覆盖全市,实现实时结算。社区信息化务实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覆盖绝大多数行政村。(六)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市在贯彻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信息化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信息化地方性法规《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信息化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和联动机制,出台了《天津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完成了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定级,组织开展了全市政务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深入推动电子认证在纳税、社保等领域的应用,数字证书用户达到10万户。“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信息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力度不够,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较小,不能满足信息化高端发展需求。二是缺乏面向全社会服务、具有影响力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数字内容等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及信息技术综合服务平台。三是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协同共享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尚未实现多部门共享;在应急救助、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度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四是信息化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建设与运维资金缺口较大,高端人才不足,信息化标准规范滞后,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二、面临的形势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已将信息化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和融合更加深入,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空前增强,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全面落实国家对天津发展的战略定位要求,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都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信息化发展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全新挑战。(一)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定位对信息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着力”、“五个下功夫、见成效”和“四个注重”的重要要求,全面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重要时期。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实现天津城市定位,必须最大限度利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以信息化全面支撑和服务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二)构建“智慧天津”成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当前信息化发展正呈现泛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新趋势,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在的感知、无所不在的计算,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全球城市正在加快向智能化转型,建设透彻感知、广泛互联、高度智能的“智慧城市”成为国内外许多先进城市的战略选择。不失时机地推进“智慧天津”建设,完善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城市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以信息化推进城市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十二五”时期天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重大机遇。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取得大规模应用的突破,新兴信息产业迅速催生,信息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推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激发大量全新的商业模式,一批新兴产业业态不断崛起壮大,信息产业正步入新一轮增长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进一步加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为天津加快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四)更加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十二五”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变革、信息化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对信息化提出全新的更高需求。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更趋复杂,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对未来的预见也更加困难,信息化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对信息化需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信息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内容监管愈益困难,日趋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对未来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信息化应用为方向,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天津”。(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充分发挥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推进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利益分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多方参与信息化建设,形成推进合力。——以用促业,两翼发展。坚持应用导向,创新应用模式,拓展市场空间,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推进“以产业带应用、以应用促产业”两翼互动发展。——技术先导、创新引领。在信息化重要领域、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上加大创新力度,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带动产业应用推广和持续发展。——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围绕城市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公众需求,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带动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综合防范、安全可控。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发展与安全并举,强化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建设,建立高效动态、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三)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应用,构建完善智能化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带动作用,支撑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以“智能、融合、惠民、安全”为目
本文标题:天津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