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黄•帝•陵•祭•祀•现•场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中国特有的族谱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首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陆扫墓祭祖。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特别提醒:必修一是政治历史首先要知道政治制度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参与等。它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BC2070年—BC476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秦朝清朝(BC221年—AD1912年)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形成(BC2070,夏禹——BC1600,夏桀)商——发展(BC1600,商汤——BC1046,商纣)西周——鼎盛(BC1046,周武王——BC771,周幽王)春秋——瓦解(BC770——BC476)中国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课程目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王位世袭制二、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分封制度三、西周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自主学习:浏览课文,找出古代中国早期主要有哪些政治制度?•这两幅画像都是禹,从中你能看出什么变化?认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出现的理由是A.国家机器的建立B.财富分配不均C.“天下为家”的局面出现D.奴隶主剥削奴隶为什么说夏朝已经是一个国家了?1.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2.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文物,这些证明夏的国家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些恰恰是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3、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产物。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2、王位世袭(1)建立:(2)特点:(3)方式:(3)影响: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兄终弟及,父子相传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舜————禹————启BC2070年建立夏禅让制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结束,“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正统定规。4、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国王中央相卜史师卿士祝地方侯伯影响?参与商王决策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执掌军权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你是否同意此观点?此观点说明了什么?说明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观察:三个朝代统治范围的变化。分封制——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2、主要内容:(1)分封对象:(2)诸侯权力:(3)诸侯义务:4、特点:5、评价:“分封建国,以藩屏周”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①获得土地、人民②世袭权。③可实行再分封④行政权、财权、兵权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镇守疆土③随从作战④交纳贡赋⑤朝觐述职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②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积极: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②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诸侯王有很大的独立性。一旦王权衰弱,分封制就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为诸侯分裂西周埋下隐患。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分封制①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②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内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6、分封制的兴亡过程:出现于夏商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废除于秦朝法官断案:王位之争?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2、特点:3、内容:4、影响:加强统治秩序,解决、、上的矛盾。(1)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次子、庶子分封);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3)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家族等级关系+政治隶属关系)(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①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西周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尊尊、长长、亲亲”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古老的中华,沧海桑田,王朝易姓,但“尊尊、长长、亲亲”始终被视为“人之大道者也”而未有变革。王位继承制、权力财产分配制、宗族制、特权制。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有很强家族观念传统等。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分封制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里表核心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内容历史作用关系特点为了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了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延续数百年的强盛。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两者互为表里。等级森严,宗族色彩浓厚。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划分宗族内部的嫡庶系统分封制与宗法制比较四、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不下庶人,礼只能实行于贵族阶层,并有等级,不得超越。九大簋(gui)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八佾(yi)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周礼的规定,天子的乐舞,才可用八佾。按季氏的官职,只能用四佾的资格。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可饶恕的越轨行为。(周朝贵族在使用乐器时,也必须严格遵守等级制度。天子用四组钟,诸侯用三组钟,卿大夫用二组钟,士用一组钟。)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的势力衰弱,某些贵族以下犯上,在使用乐器时超出规定,这就是孔子说的“礼崩乐坏”。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五、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家国一体”)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专制程度不断加强,君主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过渡的时期(变法)。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破坏.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本课小结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中央王位世袭制设立相、卿、师等地方侯、伯内容影响目的结果内容目的特点作用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直接影响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BC《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周王室完全失去约束诸侯的权利B.兼并战争使分封制遭破坏C.诸侯王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D.诸侯王的势力已超过周王室A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C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掉伯益夺得王位。从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时代开始。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a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所谓的“大同之世”)(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所谓“小康之世”,即阶级社会)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社会历史的倒退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私有制代替原始公有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原因何在?世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发展的产物。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氏族公社已瓦解,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蕃”是指A.西周军队B.少数民族C.周边国家D.诸侯国“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王位继承制度B.分封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郡县制度B“封建”的含义是分封诸侯国D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代;二是姜太公等功臣谋士;三是自己的弟弟及其他的亲戚。观察P5《西周分封地图》,同姓和异姓封国各自所占比例及分布特点目的是“选建明德,以蕃屏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戚,也有部分异姓功臣和历代圣王的后裔。《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如同姓的有:鲁(周公的封国,由其子伯禽代就封)、卫(武王少弟康叔的封国)、燕(召公的封国)、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滕(文王子叔绣的封国)等等;异姓的有:齐(姜太公的封国)、宋(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陈(舜的后裔胡公满的封国)、杞(夏禹之后东楼公的封国)等等。无论同姓诸侯,还是异姓诸侯,与周天子都是君臣关系,共同尊奉周天子为天下的共主。分封制始自武王,由周公完善、发展,成为周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二:《左传·桓公五年》载:“王夺郑伯政,郑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7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