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4求职方法与技巧指导
1第四章毕业生求职方法与技巧指导第一节就业信息获得途径与使用方法指导如何才能有效地求职呢?学会搜集就业信息是求职的第一步。就业信息是求职择业的基础,谁能及时获得信息,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获得的信息越广泛,求职的视野就越宽阔;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质量越高,求职的把握性就越大。因此必须学会用各种渠道、各种手段,广泛、全面、准确地收集就业信息。一、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就业信息的来源很多,就目前而言,求职者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此类信息收集途径的具有针对性强、可靠性高、成功率高三大特点,也是目前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2、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毕业生分配部门及职业介绍部门获得信息,这些部门常年向用人单位输送人员,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比较了解,获得的信息比较准确可靠,并有一定的指导性。3、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获得用人信息。由于新闻媒体招聘广告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是较容易获得信息的途径。4、通过亲戚、朋友、邻居、师长、校友及其他熟人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潜在的,从这些途径中获得的信息准确迅速,并且有效性高。5、通过电话、信件或拜访等收集用人信息。这种方法主动性强,但盲目性大。在缺乏就业信息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个获得就业信息的方法。6、通过网站查询信息。在互联网上,建有ChinaHR,51job,zhaopin,myjob等许多就业网站,为我国的求职者提供了一种效率高,成本低,内容多,时间快的现代信息收集渠道。求职者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全国各地的招聘信息,而且可以查阅到大量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政策信息。7、从媒体的报道中挖掘潜在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优势,大量浏览和收集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企业文章,善于从媒体的报道中挖掘潜在信息,因为一家企业的重组、搬迁,都可能意味着有招聘机会。一旦确定了目标,应该给有关企业直接发邮件联系,甚至可以通过电话沟通。由上可见,广泛交往、建立联系是获得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与人交往,建立联系,不能等到求职那天“临时抱佛脚”,而是要早做准备。为了更有效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最好要有一个通讯录,除了关系密切的朋友外,凡是你接触过或认识的人都可能对你的求职提供帮助,如过去的同事、校友、同学、老师、社团里的熟人、社会组织的领导人,以及你接触到的医生、售货员、服务员、邮递员,甚至在舞会、音乐厅乃至旅途中结识的各类人员,花点时间记下他们的名字和通信地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求职机会,并且通过他们你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二、就业信息的筛选在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的基础上,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对就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分析和排列,使信息具有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为你求职择业服务。通过查阅号码簿黄页,抄录企业的全称、地址、邮编、电话号码、负责人姓名等方法或通过网络或公共图书馆查找企业的资料,尽量详细地了解公司地经营范围、产品构成、生产规模、分支机构的设置及业务范围、企业文化、公司的发展前途等基本情况。对应聘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应聘者来说,要研究用人单位的生产状况,要了解经营、销售、产值等方面的情况,力求从深层次掌握用人单位实质性的东西。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向在用人单位工作的亲友、同学或其他关系,直接了解情况。三、就业信息的运用2就业信息的运用,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正确选择源于对自我客观分析与评价和对外界环境的了解与认知。2、积极拓展,筛选甄别,多渠道、多方位全面了解企业,是做出选择的依据。3、毕业生需求信息是有时效性的,尤其好的单位、好的岗位招聘名额有限,一定要迅速反馈,以免坐失良机。第二节笔试的技巧笔试是一种常用的考核办法,主要是测试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笔试主要适用于应试人数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广或一些专业技术要求很强、对录用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单位。用人单位大批量录用工作人员,国家机关选聘公务员,往往采用此种考核形式。一、常见的笔试种类(一)专业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检验求职者文化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实际能力。(二)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要求被试者完成,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判定其心理水平或个性差异的方法。(三)命题写作。这种考试目的在于考察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例如限时写出一份会议通知,请示、报告或某项工作总结,也可能提出一个论点,请予以论证或批驳等。(四)智商测试。这种方式主要为一些跨国公司采用,他们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在他们看来,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公司的培训获得,他们更看重的是毕业生是否具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五)综合能力测试这种方式主要是对应试者的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等素质的全方位测试,甚至有时要求用外语答题,相对而言要求更高一些,难度更大一些。(六)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测试应聘者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职位要求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考试可根据拟任职位要求分类别、分等次进行。招考职位分为A类和B类。A类职位主要包括:机关中从事政策、法律法规、规划等的研究起草工作和政策、法律法规、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以及从事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的职位。B类职位主要包括:为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职位;行政机关中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职位。笔试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种。公共科目由国务院人事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国务院人事部门和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确定或批准。报考A类职位的应聘者,笔试科目考《行政就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报考B类职位的应聘者,笔试科目考《行政就业能力测验》(B)和《申论》。报考法院、检察院书记员、法警职位以及公安系统所有职位的还必须进行专业科目笔试。其他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如需要进行专业科目笔试,由用人部门提出意见,省直部门报省委组织部或省人事厅批准,地方部门报市委组织部或市人事局批准,并在招考简章中公布,专业笔试有关事项由用人单位另行通知。二、笔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笔试的准备参加笔试以前,应当了解笔试的大体内容。笔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面的考核,主要是一些通用性的基础知识和担任某一职务所要求具备的业务知识。二是智力测试,主要测试毕业生的记忆力、分析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思维反应能力、不断接收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三是技能测验,主要是对受聘者处理问题的速度与质量的测试,检验其对知识和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良好的笔试成绩来自于平时的努力学习。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将所学专业及基础知识弄懂学会,这样在考试时就能信心十足,得心应手。3笔试前应进行简单的复习。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是笔试准备的重要方式。一般说来笔试都有个大体的范围,可围绕这个范围翻阅一些有关的图书资料。有些课程内容,因学过时间已久,可能淡忘,经过简单的复习,有助于恢复记忆。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考试前,一定要适当减轻思想负担,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从而使高度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休息;要有良好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二)笔试的技巧在参加笔试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备无患。提前熟悉考场环境、掌握注意事项,有利于消除应试时的紧张心理。除携带必备的证件外,一些考试必备的文具(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也要准备齐全。不要把复习重点放在难点、怪题上,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在实际运用上下功夫。2、增强信心。笔试怯场,大多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所致。客观冷静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能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应聘笔试同高考不同,高考是“一锤定音”,而求职应聘考试则有多次机会。3、科学答卷。拿到试卷后,首先应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便掌握答题速度。然后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答题顺序,先攻相对简单的题,后攻难题。这样就不会因为攻难题而浪费时间太多,而没有时间做会答的题。遇到较大的综合题或论述题,则应先列出提纲,再逐条撰写。最后,要尽量挤出时间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复查,特别注意不要漏题,更不能跑题或出现错别字、语法不通、词不达意等错误。另外应当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书写过于潦草,字迹难于辨认会影响考试成绩。因为求职笔试不同于其他专业考试,“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时招聘单位并不特别在意应聘者考分的稍许高低。认真的态度,细致的作风,则会大大增强被录用的可能性。第三节面试的技巧一、面试的概念面试就是一种事先经过精心设计的,考官与应试者之间的双方面对面地观察、直接交谈或置应试者于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进行观察,从而对应试者的知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性格、态度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素质进行考察的一种人员选拔的测试活动。二、面试的构成要素面试要素,是指构成面试的一些基本的必要因素。面试要素有十个,即面试目的、面试内容、面试方法、面试考官、面试考生、面试试题、面试时间、面试考场、面试信息、面试评定。这些要素是任何一项面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它们的有机构成是面试活动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面试活动中,这些要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1、面试目的面试目的,是指面试想要达到的境地,希望实现的结果。2、面试内容面试内容,也叫测评项目或测评要素,指面试需要测评的考生的基本素质内容。在面试时一般把考生的素质结构划分为许多具体的素质指标,施测时,只选择部分重要的和相关的素质指标进行测评。因此,如何恰当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素质进行测评,是十分重要的问题。3、面试方法面试方法,是指面试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影响面试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面试方法对考生素质测评的侧重点也不同,在面试时存在一个面试方法的选择问题。常见的面试方法很多,如面谈法、情景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等。4、面试考官面试考官,是面试的直接组织者,在面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试考官的素质如何对面4试结果有很大影响。面试考官的任务是提出试题,了解考生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并进行素质评定。5、面试考生面试考生,是面试试题的直接承受者。在面试中,考生通过对面试试题的“反应”,即作答,达到被测试的目的。6、面试试题面试试题,主要指面试考官向考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要求。面试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自由式面谈中,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在结构化面谈中,这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小组讨论面试中,它表现为“讨论的议题”;在情景测评中,试题则体现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各种要求。7、面试时间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一般而言,面试时间越长,面试结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面试时间往往比较短。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全面准确的考生信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8、面试考场面试考场,是面试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时,场地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光线的明暗,以及噪音、干扰等问题对面试都有很大影响,不可忽视。9、面试信息面试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考官所发出的信息。最主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对考生下达的测评指令,以及对考生的行为反应所表现的态度等。考生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考生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信息,包括自觉发出的和不自觉发出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最主要的考生信息是对考官的测评指令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即作答情况。10、面试评定面试评定,指面试考官对考生素质能力情况进行评分或评价。三、面试测评的主要内容在人员甄选实践中,面试测评的主要内容如下:1、仪表风度这是指应试者的体型、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因此,仪表风度是用人单位录用面试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表明,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的人,一般做事有规律、注意自我约束、责任心强。2、专业知识了解应试者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专业知识是否符合所要录用职位的要求,作为对专业知识笔试的补充。面试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具灵活性和深度,所提问题也更接近空缺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3、工作实践经验一般根据查阅应试者的个人
本文标题:4求职方法与技巧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7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