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设计的模数:p340模数是一种度量单位,是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为了设计、构件生产、施工等方面的尺寸协调,建筑设计应遵守统一模数制。①基本模数——世界各国均采用是100mm,符号1M,1M=100mm。用于门窗洞口、层高、构配件尺寸。只要将基本模数简单倍数扩展成一个系列,就可以构成模数化度量系统。•扩大模数——住宅平面尺寸为3M来控制。3M、6M、12M、15M、30M、60M为扩大模数。用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柱距、跨度。③分模数——用1/10M(10mm)、1/5M(20mm)、1/2M(50mm)来控制,为分模数。用于建筑的构配件断面尺寸、构造节点、缝宽度等。定位轴线:是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定位轴线的具体位置因结构体系的不同而有差别,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模数。砖混结构:——外墙-自顶层墙厚度的一半处通过。(370-240、120)——内墙-中心线框架结构:——外柱-中心线或贴边——内柱-中心线第二章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一节平面功能分析和组合设计一、平面设计的内容1、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以各层标高以上直立人眼睛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水平投影图。(P11页大家看书自己总结)2、平面图的作用:建筑设计的关键,反映各组成部分的特征、相互关系、功能是否合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反映建筑空间艺术和结构布置。3、平面设计内容:民用建筑类型繁多,各个建筑使用性质和组成类型不同,但按照组成平面的使用性质来分,可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间:核心部分,住宅-起居室、客厅;教学楼-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辅助使用房间:为保证主要部分的使用要求而设定,次要部分。公建-卫生间、储藏室、设备用房;住宅-厨房、卫生间。交通联系部分:各房间、楼层的交通联系空间。走廊、楼梯间、电梯间、门厅及过厅。二、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1、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要求:①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应满足使用活动、家具设备布置。②门窗的大小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③注意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便于房间组合。④室内空间、界面、细部考虑人们使用和审美。2、房间面积:①家具设备占用面积(设计师详细研究建筑内使用情况,P13家具尺寸)②人在空间中活动的面积(P14人活动尺寸、包括室内交通面积)(宾馆宴会厅舞台、教师讲台)另外,面积大小也随经济发展而变化。3、房间形状:常用形状——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矩形最好用,结构布置简单、墙体平直、便于施工、便于家具布置)有特殊功能和视听要求的房间,根据使用可选择其他形状。与平面形状相关的因素:设备家具的数量、布置方式使用者活动方式(幼儿园、50人教室)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要求(进深太大-采光通风不好;热工-体形系数;声学-P16音体教室;消防-房间内最远点至门≤15m)辅助部分与主要使用部分设计要求一致。三、交通部分平面设计1、考虑因素①满足高峰时,人流货流安全尺度②紧急疏散要求③方便各空间联系④满足采光通风2、走廊(走道)设计①宽度设计:单股人流600~700mm;两人并行≥1100。相关规范——中小学内廊≥2100、单侧明廊≥1800。走廊也有非交通功能,实际宽度可以在大。公共建筑走廊要考虑无障碍设计,P19。②长度设计(与走廊布置形式和建筑的耐火等级有关)P20表讲解-安全疏散距离-到达消防楼梯间或对外出口之间的距离。3、门厅及过厅设计(什么是门厅过厅P20)设计要点:-导向性要明确-门厅中邮费交通功能-门厅过厅体型体量成为建筑设计的活跃元素P22。4、楼梯和电梯要求——快速、方便(高层建筑电梯速度-二号楼;上海金茂-9.1m/s;101-16.7m/s;哈利法-17.4m/s)分布——主要出入口、均匀、方便、防火;电梯要分层停靠数量——消防、各层人数、使用性质四、平面组合设计(如何将使用部分、交通部分有机组合起来)1、第一步-功能分区(按照使用性质不同)P24图-教学楼-教学区、行政区(分区原则:少干扰、注意朝向、结构设备管线)2、第二步-交通流线组织组织原则——使用频率高放入口和交通核附近,P263、建筑平面组合方式①串联式组合(电路)——各部分相互串通、联系紧密、相互之间不舍分割——生产车间、展厅、车站、商场。P27②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中央公共空间连接各个使用空间,各使用空间相互独立——旅馆、住宅、教学楼。P28③混合式组合(混合以上两种方式)P28第二节、建筑剖面设计一、概述1、剖面图: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楼梯)从垂直方向由上到下剖切开,得到的建筑剖切图。2、剖面设计内容:建筑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及利用、剖面中的结构和构造关系。二、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1、建筑的层高和净高净高:房间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垂直距离。(要考虑使用高度、结构高度、有关设备占用高度)层高:建筑某一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的垂直距离。2、净高和剖面形状考虑因素:①室内使用性质与活动特点——住宅人少,净高低;公共建筑净高高。设计时查阅相关资料集和规范。音质要求的、体育活动的。②采光通风要求——进深大、面积大,净高高;单侧采光-窗上沿距地面>1/2进深;双侧采光-窗上沿距地面≥1/4进深;窗地比。③结构类型要求——梁的高度;空间结构中结构构件的高度;④设备高度——通风管道⑤室内空间比例——空间比例和艺术要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3、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层高的确定——综合考虑净高、结构楼板、经济(住宅层高降低100mm,造价节约1%)艺术等。底层地坪标高——室内外高差-450或600三、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1、分层式组合:高度相同或相近的放同层。酒店、教学楼,结构转换层。2、分段式组合:相同层高放同一段,两段之间用楼梯相连。书上实例。三、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1、要求与原则——要求:结构布置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体形优美——原则:①使用性质相近、高度相同部分放同一层②大空间放建筑顶层、避免结构“下柔上刚”③利用楼电梯、过厅、连廊来连接不同高度的建筑段落,既解决垂直交通又丰富体型。2、分层式组合:高度相同或相近的放同层(可以有效控制该层层高,不会受局部突出高度的影响)。高层商住(下商场、上住宅)酒店、教学楼。结构转换层——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实例——(上下结构形式不同)北京南洋饭店,24F,85m,1-4F为框架结构、6F以上为剪力墙结构,第5F为转换层,剪力墙托梁高4.5m,底层柱最大直径1.6m。实例——(上下层不同柱网轴线)香港新鸿基中心,51F,178.6m,筒中筒结构,1-4F为商业,5F以上为办公,外框筒柱距2.4m,下层入口柱距16.8m和12m,转换预应力混凝土大梁2m*5.5m。形式——梁式(上层剪力墙、下层框架)板式(上下柱网错位较大)箱式(空间刚度大、胜任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桁架式(比箱式空间刚度小但比箱式少占空间)空腹桁架式(杆件都是水平、垂直的【桁架式有斜撑】,室内空间好)3、分段式组合:相同层高放同一段,两段之间用楼梯相连。书上实例P36。四:充分利用空间夹层、坡屋顶、楼梯下空间、结构高度(网架)第三节、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一、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①反应功能和建筑类型(住宅立面-楼梯阳台;教室-窗户大;剧院-舞台箱、休息厅;体育建筑)②反应结构、施工特点(墙体承重-窗小;框架-窗大;模板留下的印记)③适应基地、气候及规划要求(南方通透、北方封闭、规划对立面的要求-哈尔滨欧式、北京大屋顶)④符合造型和立面构图的美学规律二、立面设计的规律1、尺度和比例(圣彼得大教堂)P472、节奏感与韵律3、虚实的对比和变化(实-封闭、庄重、严肃;虚-透明、轻松、活泼)3、色彩与质感(浅色-明快清新;黑色-庄重、沉稳)(金属、玻璃-平整光滑、轻巧华贵;竹、木-亲近、古朴、自然;石材-复古、稳重)4、重点及细部处理三、建筑体型的组合方式1、对称式(主体位于中轴线上,用于庄重肃穆的建筑-政府机关、法院、纪念堂P44)2、水平方向的拉伸、错位、转折(通过咬合、连接体连接,但也有视觉中心)3、垂直方向的切割加减(高层、超高层)立面、体型的设计没有固定法则,美,有规律、有没有规律。第四节、建筑总平面设计一、基地条件分析(建筑设计之前要对基地条件进行调研分析)地形(交通)、气象、地质、水文、景观(自然与人文)二、建筑总体布局1、功能分区(多个建筑时分析它们之间的紧密程度和联系方式——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停尸房;大学校园—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办公行政)根据功能分区、防火疏散、周围道路、及城市规划要求选择出入口和数量,并进行道路布置等。2、建筑布局①建筑朝向,要考虑——建筑日照、自然通风、景观朝向、道路(或平行或垂直)②建筑间距——日照间距:保证后排房屋日照时间的两排房屋之间最小距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每套住宅至少一个房间获得日照;冬至日不少于1h;宿舍一半以上的房间应获得同住宅一样的日照标准;托幼建筑为3h;老年人、残疾人、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房间、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获得2h。哈尔滨1:1.8。——通风间距:避免建筑正面迎风,与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防火间距:高高13m、高多9m、多多6m(一二级耐火)③建筑群体艺术处理(可以严肃、可活泼、注意空间效果)三、总平面的交通组织1、道路布局形式(尽端式、通过式、混合式)(绘图说明)2、出入口位置的确定(人流走向、主要人流)(城市规划对出入口的规定——机动车出入口~主干道交叉口≥70m;~与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5m;~与地铁、公交站≥15m;~与花园、学校、残疾人建筑≥20m。3、道路(宽度7m\4m;转弯半径6m;回车场12*12或18*18.四、技术经济指标概念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2、建筑红线:建筑用地相互间的分界线或与道路之间的分界线。3、容积率:场地范围内,建筑总面积与场地面积的比值。4、绿化率:场地内绿地的总面积与场地面积的比值。
本文标题:空间构成及组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8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