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宁国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胡四喜张健朱正祥注重两轮复习,夯实知识基础第一轮复习:重回归、巩固——宽度第二轮复习:重强化、提高——深度(1)抓主干(2)精选、精练、精讲(3)综合训练:文综——得文综者得天下(4)教师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和热点(5)提高解题技巧的训练,增强实战性(6)注重知识迁移二轮复习应分专题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今年《考试说明》中必修Ⅱ的变化1、删除了“人口与城市”中“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将“农业”和“工业”的所有考查内容位置对调3、将“走可持续发展”改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一、以专题形式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进行整合与重构1.专题一:区位因素分析本讲主要考查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在考查内容上,多以世界或我国某地区工农业、城市、交通线分布图、统计图、模式图等为背景材料,联系社会热点地区,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影响各类区位选择的能力。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如结合我国或国际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典型案例资料,综合分析、评价影响不同地区的工农业区位因素;以重点区域图为载体,综合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综合分析、评价重要交通线、点等工程建设的区位选择。其中,为更好地突出主干知识,精选以下核心点内容:(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要做到全面分析、因地而异影响某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多种,在有利的方面当中,起主要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的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从现代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看,其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是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主导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归纳:珠江三角洲的甘蔗、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的种植;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南疆的粮棉生产;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东南丘陵地区的茶树种植;城市郊区的乳畜业和蔬菜、花卉生产;江南丘陵和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等主导因素的差异。最后得出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是:通过综合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即首先要结合已经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通过读图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着重考虑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方面入手,然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起着主要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各是什么。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农业的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只有一个,但是某些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不只是一个,可能有多个。(2)工业区位分析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环境生态效益。主导因素的确定,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的区域,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判定除按一般原则外,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工业区位因素的考查分量可能要加重。(依据考试说明表述位置的变动)(3)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可分为形成因素和发展因素(促进或限制),在不同背景需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首先,应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因素,即形成因素,既可能是自然地理因素(如武汉——长江干支流汇合处、广州——河口处),也可能是社会经济因素(如攀枝花——矿产、麦加和拉萨——宗教)。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到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4)交通区位因素分析以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为例。2.专题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本讲主要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评价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区(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布局的区位条件、问题及整治措施。在考查内容上,常以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为背景材料,通过区域图、景观图、结构图及表格资料考查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特点,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在复习本讲内容时,首先,应结合重点区域的农业布局与发展,掌握区位选择的思路和一般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世界重点热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判断、评价。其次,复习中要注意对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注意要将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有机结合,学会用高中地理原理解决区域工农业生产问题。3.专题三:人口、交通和城市本讲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征、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城市等级体系、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问题;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等。尤其近两年,人口和城市在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在考查内容上,常倾向于:①以图像或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典型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及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影响、解决问题的措施。②将人口、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考查城市化特征、进程、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内容。③以重大交通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中点、线的布局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或以典型城市的交通图或虚拟城市规划图为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通过对交通图的判断、分析,思考交通运输网的结构、特点,寻找问题,制定措施。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本讲内容时,要正确理解和识记相关概念,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等;在读图时,要对各种地理图表进行快速、准确分析和判读,如人口金字塔图、柱状图、曲线图、三维坐标图,交通线路分布图等,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排除干扰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抓住重点,总结地理规律。二、人文地理学科思想的提炼升华,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文地理观念必修Ⅱ蕴涵了诸多的地理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重要观念。在此轮复习中,要进一步加强渗透,在巩固树立正确的人文地理观念的同时,也要适度指导用于人文地理答题。如理解我国与日本的人口政策的迥然差异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因地制宜地安排工农业生产以体现区位理论的应用;在复习城市专题时,要提及城市中心地理论和城市地租付租能力曲线理论;以及最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三、注意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内容教学的有机衔接所谓“区域搭台,自然说理,人文唱戏。”从必修Ⅲ教材与必修Ⅱ教材的联系,通过区域地理,培养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表现为:在哪里——定位、分布有什么——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特征,生态环境问题等为什么——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还需要注意动态分析历史根源和国家方针政策等怎么样——进行评价(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怎么办——预测发展方向或提出解决问题相应措施四、人文地理答题规范训练指导学生普遍认为,自然地理题“难”,人文地理题“活”。对于较“活”的人文地理答题,也要适度训练答题的技巧,增强应试能力。在这方面,仍可以专题形式予以专项训练。归纳如下:1.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1)选择题常用答题技巧:去伪存真——排除法;求同存异——比较法;优胜劣汰——优选法;追根溯源——逆推法。(2)七类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涉及:特征描述类、地理事象判断类、原因分析类、比较类、对策措施类、辨证评价类、意义作用类。2.规范答题要诀总结为:“五要”——要认真审题读图;要扬长避短,防止丢分;要书写整洁,不留空白;要掌握完整和准确、详细和模糊的技巧;要注意规范用语,套用教材语言。综上所述,二轮复习的基本方法可简单概括为:1)进行知识重组,紧抓主干知识;2)多分析、绘制图表,注重能力的提高;3)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注意关注一般和特殊现象;5)及时总结答题方法、技巧和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在二轮复习中的“忌讳”●切忌“炒冷饭”,没有思维深度与含量;●亦忌学生机械做题,而是要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忌过于偏重解题技巧的关注,而仍将精力放在知识基础的夯实上,否则就会本末倒置。(2010年安徽)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⑶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40ºN38.0ºN37.5ºN118.0ºE119.0ºE渤海黄河1855年海岸线1934年海岸线1954年海岸线1964年海岸线图12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分法与途径”。黄河三角洲和黄土高原两个区域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考生要从所选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自己熟悉的区域来作答,同时设问也将两个区域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本题核心是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农业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综合开发、生产专业化等方面,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具体措施。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大农业观。
本文标题:专题复习发言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8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