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一、在开篇语中,教材简要地指出了:(1)国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国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我国国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现状,即地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的多样性;(3)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即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整治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国土的整治与开发,首先要弄清“国土”的含义。在导入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国土概念入手,让学生知道广义的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的总和,而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国土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矿产、海洋和气候资源等)。二、第一个黑字标题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土整治的基本概念、我国开展国土整治的大背景、全国范围内的国土整治重点工作。让学生从区域差异显著的事实出发,认识到我国开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教材首先给出了国土整治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框图来反映国土整治的4个主要方面。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国土整治这四个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是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它们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应该做到协调一致的,必须把开发、利用国土和治理、保护国土统一起来,把为当代人谋福利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国土整治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协调人与其依存的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接着,教材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国土整治的大背景。第一、第二点主要是从自然条件来说明我国国土的基本状况,第三点是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国土整治的基本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自然资源总量大,但按人口平均的相对量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耕地、森林、草场等后备资源不足。我国可利用国土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得很明显。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开发与利用国土资源,因此,在国土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人地关系十分紧张的局面,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治理保护之间的严重失调,导致了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三、国土整治工作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研究任何国土整治问题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区,因为任何国土资源的分布都是与地区联系在一起的。本书把全国范围的主要国土整治工作放在这一单元,而不同地区的国土整治工作采用案例式分单元依次介绍。教材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全国性的几项国土整治工作。这几项整治工程涉及范围广,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的观点。四、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辩证关系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搞好国土整治一定要从区域发展的目的出发,要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研究地区之间自然、经济、社会以及历史的联系,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承认区域差异,利用区域差异,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的发展。教材首先指出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里要向学生强调区域的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发展,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确定每一项国土整治重大措施时,一定要坚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接着,教材点出了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要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和治理。教材还一一列举了本书所要讲述的区域整治与发展的案例。教材最后一段是想让已是高三的学生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投身到祖国、家乡的建设之中,国土整治这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由我们来承担和完成。目前同学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国土整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为将来投身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做好知识的准备。如何保证我国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之间平衡一是实施跨区域的资源调配;二是产业转移;三是人口迁移。当然都需要发达的交通和通信作保障。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推动性作用,也就是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如果有自然资源相对无自然资源的来说当然发展有潜力些。比如山西多的煤老板,鞍山的矿产,中东地区的石油。等等。但是也并不全是。除了自然资源以外还是要发展高科技。日本的自然资源相当的匮乏,但是却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就是人家的科技发达。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俄罗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即使按目前的开采利用速率,俄罗斯也有很长的时间继续拥有资源优势。还是据俄罗斯科学院的测算,从探明储量来看,俄罗斯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都相当高,可开采时间较长,石油为35年,天然气为81年,煤在60-180年之间,铁矿石为42年。然而,俄罗斯可以保持多年的自然资源优势,并靠此增加大量财富,但能否成为经济强国则是另一回事,仅靠资源成就不了经济强国。从俄罗斯近几年的政策动向看,无疑是把发展本国的资源产业当作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丰富的自然资源能不能构成一国经济强盛的充分条件?仅仅以自然资源为战略手段能否谋求到真正的大国地位以及在全球的竞争优势?用经济学的原理看,以及考察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一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对该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未必是好事,而那些真正成为经济强国的国家往往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甚至比较贫瘠。历史上的英国、瑞士,当代的日本、韩国、以色列,自然资源十分贫瘠,但却成就了经济强盛之国。相反,世界上有许多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经济却长期落后,如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这就是所谓的“自然资源的诅咒”――从长期看,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些国家而言,并非是福,反而是祸。即使是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从过去30年的时间看,虽然国家财富增加较多,但并不是经济强盛之国。我认为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原油出口已经全世界第一天然气产量世界第一)但这并不能给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效益,经济结构调不调整势必不能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浅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自然资源规划问题浅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自然资源规划问题王渝梅(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摘要:区域自然资源规划中涉及到生态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我国目前的区域自然资源规划还不完善,存在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多方利益冲突、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目前规划中的缺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自然资源规划的若干建议。主题词: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建议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区域自然资源规划与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区域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然而,目前我国区域自然资源规划仅涉及到国家重点工程和专项规划,并且规划中存在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多方利益冲突、区域间协调机制不完善、过于呆板而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要保障区域自然资源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就必须找准规划中的不足、转变规划观念、健全协调互动机制、完善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阐述该意义之间,首先对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进行介绍。(一)区域自然资源规划的概念区域自然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理论在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应用。区域规划(Regionalplanning),是指在按一定标准划分的地域范围内,综合评价该范围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人文历史等状况的基础上,对该范围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总体部署。区域规划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综合性。这是由于区域规划涉及到自然、人文、社会、技术经济等多个要素,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对区域规划产生影响。其中,区域自然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区域规划的子要素系统规划。区域自然资源规划,是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它是指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区域自然资源治理、开发、节约、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详细安排。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自然资源规划的总体部署;(2)分析区域自然资源诸要素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3)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自然资源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自然资源规划目标;(4)提出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途径,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区域自然资源规划应当按照自然资源的属性进行区别规划。自然资源的种类不同,其属性也各不相同。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对自然资源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各异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自然资源赋存条件可分为:地下资源(也称地壳资源,主要包括矿物原料和能源)、地表资源(也称生物圈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等)和空间资源(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内的可用资源);按自然资源恢复更新的能力即可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和恒定性资源(流动资源);按自然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外部性可分为:可分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像石油和天然气那样的矿产资案,以及森林)和不可分拨自然资源(指具有外部性的资源,即一种对个人免费而具有社会成本的资源)等。总之,对自然资源种类的不同划分,突出了资源自身不同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体现了人们不同的需求和目的。人们在制定区域自然资源规划时,应该按照资源不同的种类、属性和特征加以区别对待,进行个别具体的规划。(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关于经济发展的概念,理论界也是随着对发展的认识不断补充和发展的。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发展一般是指使“原来或多或少处于停滞状态的异国经济以每年5%或6%的速度增长的能力”,这个观点主要强调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认为经济增长就等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即指产出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是产出的增加,同时还伴随着与人类、社会相关问题的发展完善。但是,经济增长无疑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迈耶认为:在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居民人数不增加、收入分配不变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按人口平均的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期(至少20年至30年)增长的过程;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认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多重的,既包括物质福利的改进,也包括经济结构及其机能的变化,由此决定反映经济发展的尺度也必须是多样的,其中包括:总产出的增加、收入分配的合理、就业状况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文化与技术进步、以及政治、生活、经济与政策决策结构的相应变化等。这些观点,摒弃了单纯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做法,而采用多个指标共同衡量的做法,体现了在经济发展中重视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特点。虽然这些定义比较深刻,但也有不足之处:很少考虑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环境资源的恶化,势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福利,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严重的情况甚至会阻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内容涵盖了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持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经济发展的内涵
本文标题: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9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