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动物生物学3-5-4两栖纲
3.5.4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纲(Amphibia)这一类群包括大鲵、蝾螈等有尾两栖类和日常可见的青蛙、蟾蜍等无尾两栖类。绝大多分布于潮湿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绝大多数两栖类是有益的,是农田害虫的天敌,也可做药用或食用。在教学科研中是良好的实验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医学的各领域。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纲(Amphibia)进化地位概括地讲,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水陆兼栖的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一方面保留了其祖先水生生活的特征,同时又获得了适应陆地生活的进步特征。•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类群,处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地位。•两栖类是由硬骨鱼类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期演化而来。属于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步完成了由水栖向陆栖的转变,各大系统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脱离水环境而生活。•包括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3大类。生物学特征1.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2.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3.具典型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4.心脏的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5.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有犁鼻器;6.原脑皮;7.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3.5.4.1水、陆环境的差异从水生到陆生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一个重大事件.陆生脊椎动物因此构成四足类(tetrapods)的动物类群。水、陆环境的差异、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如何解决?1.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如何呼吸空气中的氧气。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在陆地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3.水温的恒定性(25-30)——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需的温度条件。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在陆地繁殖。适应于陆生的感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很好地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形成了对陆生的初步适应。但不完善。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系性初步适应性:基本上解决了在陆地运动、呼吸空气、适宜于陆生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不完善性:1)肺呼吸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代谢的需要;2)在陆地防止水分蒸发问题;3)在陆地繁殖问题因而未能彻底地摆脱“水”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分布或再次入水水栖。皮肤的透性使两栖类在盐度高的地区(例如海水)生活困难因而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的、分布狭窄的一个类群。3.5.4.2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1.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1)皮肤较薄,表面裸露,多层细胞,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表面轻微角质化(1-2层细胞),并出现蜕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但因无其他保护性结构,只能生活于潮湿环境中。真皮:较厚(疏松和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色素细胞,多细胞腺、血管、神经等。腺体下陷于真皮有管道通向表面。粘液腺——分泌粘液,保持湿润,使皮肤参与呼吸。毒腺——分布于背部,分泌物白色,保护作用。蟾蜍的耳后腺。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膜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相互配合产生各种颜色,是一种保护性机制。2)皮肤与皮下肌肉组织连接疏松,其间分布大量淋巴间隙和皮下血管,与皮肤呼吸功能有关。2.不完善的肺呼吸及不完全双循环的出现1)呼吸的多样化(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①肺呼吸:包括鼻孔、口腔、喉气管室和肺。肺呼吸(咽式呼吸)由于没有胸廓,其呼吸动作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升降(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将空气压入肺部来完成呼吸动作,称为咽式呼吸。吸气——外鼻孔开——喉门紧闭、口底下降、经内鼻孔——达口腔——口底上升——原路呼出〉口腔粘膜呼吸。口底多次颤动,外鼻孔关闭,口底上升,喉门打开,空气入肺——压迫空气呼出。(1)呼吸的多样化(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②皮肤呼吸肺的结构简单,需要辅助呼吸弥补不足。皮肤薄而湿润,皮下血管丰富。可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冬季蛰眠期,在水底或湿泥中,皮肤呼吸代替了肺呼吸。对生命继续起着重要作用。③鳃呼吸一些成体(终生生活于水中)和所有幼体的呼吸器官。有内鳃、外鳃和鳃裂等。随着发育变态,退化消失,由咽部长出1对肺。说明低等性。(2)不完全的双循环鱼类:单循环。两栖类:不完全的双循环由于肺呼吸的出现,循环系统发生显著变化,循环路线由单循环转变为不完全双循环。体循环:血液从心脏流出到身体各部经过静脉窦流回右心房。肺循环:从心脏流出到肺部经过肺静脉流回心脏左心房。心房内出现不完全房间隔,但多氧血和少氧血没有完全分开所以叫不完全双循环。①心脏由2心房、1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构成。左心房:与肺静脉相通。接受肺静脉的多氧血。右心房:与静脉窦相通。接受体静脉返回的缺氧血以及皮静脉返回的多氧血。最后进入心室。静脉窦:心脏前端背壁,薄壁囊。是血液流回心脏的汇合处。动脉圆锥:自心室腹面右侧发出,其前段是腹大动脉,由此导出3对动脉。心室:内壁具肌肉小梁,和动脉圆锥中的螺旋瓣对血液进行分流,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多氧血和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这种循环是不完全的。②动脉系统:从腹大动脉分出1对颈动脉、1对体动脉和1对肺皮动脉。1对颈动脉:包括1对内颈和外颈动脉。供应头部血液。1对体动脉:供应全身血液。1对肺皮动脉:供应肺及皮肤血液③静脉系统:心脏以静脉窦接受由1对前大静脉和1支后大静脉血液,通过右心房流入心室。前大静脉:汇集头部、内外颈静脉、前肢回来的血。后大静脉:收集来自身体后段和消化道的血液。肺静脉:肺静脉将交换后的多氧血送出肺部——进入左心室。变温动物:两栖类由于不完全的双循环,血液中的多氧血和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氧气供应不充分,新陈代谢率较低,产生的热量较低,又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因而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在很大程度上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两栖类在行为上能够部分地避开不利环境,如夏季过热时期常钻入地下进行夏眠;严寒的冬季寻找较合适地点进行蛰眠,此时其新陈代谢水平极低。3.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动物的模式骨骼系统:包括头骨、脊柱、带骨和肢骨。上陆后由于重力作用骨骼发生了深刻变化,如荐椎通过四肢将重力传递给后肢。出现颈椎头部灵活等。1)头骨:宽而扁,骨化程度低。骨片愈合或消失,重量减轻,由于脱离了肩带,出现了1枚颈椎,灵活性增强。初步适应陆地生活。2)脊柱: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4部分。首次出现了出现了颈椎、荐椎、胸骨,成体无肋骨。颈椎:1枚,与头骨的枕骨髁(1对)相关节,头部上下运动;躯干椎:数目不同,蛙蟾类7枚,除了少数双凹型椎骨外,大多数为前凹型或后凹型椎骨。增大了锥体间的接触面,提高了支撑能力。荐椎:1枚,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从而后肢获得了稳固的支持。尾椎:蛙蟾类愈合成尾杆骨。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与脊柱的荐椎相关节与股骨形成髋关节,更好支撑体重。3)带骨:肩带和腰带肩带:由乌喙骨、肩胛骨、上乌喙骨、锁骨组成,不在与头骨愈合,使头部活动灵活。前肢活动多样性。4)肢骨:前肢骨和后肢骨前肢骨: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指骨。后肢骨:股骨、胫腓骨、跗骨、遮骨、趾骨。典型的五指型四肢。为减轻体重适于跳跃,骨骼有愈合现象。如桡骨和尺骨愈合成桡尺骨。但四肢位于体侧不能完全脱离地面,所以运动速度有限。(1)骨骼系统主要特征1)脊柱有了较大的分化,首次出现了一块颈椎和荐椎(具有颈椎和荐椎是陆生动物的特征),使整个脊柱分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4部分。颈椎与头骨的枕骨髁(1对)相关节,从而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性;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从而后肢获得了稳固的支持。2)首次出现了胸骨,但成体无肋骨。3)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为前凹型或后凹型。4)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骨化程度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5)典型五指(趾)型四肢的出现。四肢位于躯干侧面,其骨骼中多有愈合现象。由乌喙骨、肩胛骨、上乌喙骨、锁骨组成的肩带不在与头骨愈合,从而使前肢的多样性活动有了可能;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的腰带与股骨形成髋关节,并与脊柱的荐椎相关节以支撑体重。(2)肌肉•部分肌肉保留原始分节现象。无足目和有尾目躯干肌肉分节现象明显,无尾类仅轴下肌的腹直肌保留分节。•轴肌的比例发生变化。轴上肌比例减小,轴下肌比例加大,且分化为3层,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保护和支持内脏。•具四肢肌肉,且变得强大而复杂。背面腹面4.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消化道:口、口咽腔、食道、十二指肠、回肠、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消化腺:独立的肝脏、胰脏。有上下颌齿,但无咀嚼能力。有口咽腔腺,无消化功能。肉质舌,根位于口前端底部,舌尖向后(蛙分叉)。食道短。胃:前端是喷门胃,后幽门。后接十二指肠、回肠、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成体两栖类的食物多以昆虫为主,肠较短,如成体蛙的肠总长仅为体长的2倍,而植食性的蝌蚪肠总长可达体长的9倍。总结:•具结构完全的消化器官(口、口咽腔、食道、十二指肠、回肠、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消化腺)。•牙齿与鱼类相似,为同型、多出齿,可能出现在上、下颌骨及犁骨等处,无咀嚼功能。•出现了能动的肌肉质舌和口腔腺(四足动物的共同特征)。•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5.神经系统仍处于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脑的5部分,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神经物质开始向大脑顶部转移,即原脑皮出现。•中脑仍是神经系统最高中枢。已具备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6.感觉器官发生较大演变听觉:除内耳外,出现中耳,用于传导声波。内耳:内耳结构与鱼类相似,但出现了真正感音瓶状囊。中耳:眼的后方有一圆形的鼓膜,内侧为中耳腔,以耳咽管与咽部相通,又借耳柱骨与内耳连接。•耳柱骨是由鱼类舌弓上的舌颌骨演变而来。鼓膜位于皮肤表面,没有任何保护。•震动鼓膜的声波经耳柱骨进入内耳,产生听觉。视觉:已具有一系列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远,适于远视。•具有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眼球(眼睑是皮肤的皱褶,覆盖于眼球之前。眼睑有上下之分,两栖类只有下眼睑)。•有瞬膜。瞬膜为上、下眼睑内侧的一个透明皮褶,由内向外覆盖和湿润角膜。嗅觉:出现陆生四足类的两个特化结构:•出现内鼻孔,使鼻腔具嗅觉功能的同时也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出现犁鼻器(vomeronasalorgan),是鼻腔腹内侧的一对盲囊,能感知进入口腔的空气或物体的化学性质。侧线:水生的幼体均具有侧线,结构和功能与鱼类相似,变态后视生活环境而定,如终生水生的中国大鲵成体保留侧线神经丘,蛙和蟾蜍的成体侧线消失。7.排泄器官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性7.1肾脏•具1对肾脏,位于体腔后部,紧贴背壁脊柱两侧。排尿管由肾的外缘发出的一对细管,通入泄殖腔背壁。输尿管在雄性兼输精,在雌性仅作输尿之用。7.2膀胱•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的泄殖腔膀胱。•输尿管与膀胱并不直接相通。膀胱一方面作为聍存尿液之用,一方面执行重吸收水分的功能。7.3渗透压调节•肾脏除了有泌尿的功能之外,还有调节体内水分,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作用。•肾脏中的肾小球具有很强的泌尿功能,可排出多余水分,使体内的水分得以维持恒定。•当两栖类处于水中时,肾脏通过泌尿功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但在上陆时,肾脏就不能很好解决失水问题,而还要靠泄殖膀胱一定的重吸收水分功能来解决,但泄殖膀胱不能补偿体表水分蒸发造成的失水,因而两栖类虽然上陆但不能长时间离开水源。8.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8.1生殖系统结构8.1.1雄性生殖系统结构•雄蛙:1对卵圆形精巢,输尿管兼作输尿和输精之用。不具单独的输精管。8.1.2雌性生殖系统结构•卵巢:1对位于肾脏前端腹面。输卵管1对,具喇叭形开口不与卵巢相连,位于体腔两侧。通入泄殖腔。壁富含腺体,当卵子通过输卵管时即被腺体所分泌的胶状物质所包裹,等到交配时,始排出体外。8.1.3脂肪体(fatbodyorcoporaadiposa)•雌雄两性皆有脂肪体(fatbodyorcoporaadiposa),位于生殖腺前方,内含有大量脂肪,为贮存营养的结构。•脂肪体的大小随季节而有变化。与生殖腺的正常发育是密切相关的。•受
本文标题:动物生物学3-5-4两栖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2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