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全国卷2语文
2017年语文全国2卷讲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一项是(3分)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正确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第三段“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明代社会”偷换概念“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强加因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论证的是“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第三段前后句因果不成立,成化年间社会转型,并不等于社会变化快不正确《窗子以外》林徽因林徽因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被捧在手心,不食人间烟火。大可以在家无所事事的她,偏偏极其向往四处游历,接触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不过事实却是,她就算身处市集里、火车上、客栈里,都被优越出身的背景所束缚。这篇散文《窗子以外》传达出作者拥有一个身陷窗内的同时又向往窗外世界的灵魂。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不正确“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以健康的旅行并不一定获得深刻的认识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①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表层象征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技巧点拨】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如本题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6、作者“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和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和反思交替使用实用类文本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不正确图表图表材料二第二段材料二第二段分类投放参与率与准准确率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原因,“主要原因”语义夸大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是(5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正确的两项垃圾分类投放意识针对居民,而垃圾分类收集意识针对的是政府,且“制约”一词语义夸大。材料一说明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材料二强调了其污染性,归根到底还是在说明垃圾这一资源需合理处置。张冠李戴,《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制定奖惩措施的是各地政府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明确问题明确角度提出措施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制度。文言文阅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一项是(3分)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不正确原文“帝从之,乃悉置颍川、陈留”,所以将盗贼余党迁往异地的是皇上,而非赵憙。张冠李戴原文“帝从之,乃悉置颍川、陈留”,所以将盗贼余党迁往异地的是皇上,而非赵憙。张冠李戴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法律不可违反。再说说别的要求吧。”赵王没有再说话。枉:违犯更:重新欲:想要(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大蝗:出现蝗灾复:再辄:就年:收成后来青州受大面积蝗灾,蝗虫侵入平原境内就死,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他。古代诗歌阅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一看标题:《送子由使契丹》送别诗: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4、前途艰险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6、积极奋发的勉励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8、借友人离去抒个人孤寂(身世之感)抒己之怀/个人志向二看作者:苏轼:乐观,旷达三结合注释看内容云海相望(杭州——京城)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诗句?情感?)不辞驿骑凌风雪(勉励苏辙不辞辛劳),要使天骄(匈奴)识凤麟(代指苏辙)。(不辱使命)沙漠回看清禁月①,(不要忘记故国)湖山应梦武林春②。(梦中应该有杭州湖光山色)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典故的作用)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并非不敢自居第一,而是苏轼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现出君子风度,此处是提醒子由小心谨慎。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1、本诗首联展现了诗人乐观旷达、洒脱的人物性格。2、首联运用了用典的手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名句。苏轼兄弟情深,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作者描写了自己虽然与兄弟相隔云海,却无须作儿女之态因远行而泪沾衣襟,表现了一向乐观旷达的性格。(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而彭祖乃今仍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③“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
本文标题:2017全国卷2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