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词类活用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特点: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种类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词充当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①范增数目项王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④驴不胜怒,蹄之⑤秦伐韩,军于阏与两个名词相连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可、能、欲”等名词放在副词后名词后紧跟代词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2.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主语谓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高考真题[2015课标全国卷3](《明史.花云传》)A.仗剑谒太祖于临濠名作动,拿着高考真题[2014山东卷](汪琬《申甫传》)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四、词类活用(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是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①汝安敢轻吾射?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⑥其人居远未来射箭的技术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产出、收入的东西到这里的人收藏的珍宝远地四、词类活用(三)形容词的活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圣人,愚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交好爱形容词词用作动词高考真题[2014福建卷](《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题名为“一柱”,可以吗?世之所高,莫如黄帝。推崇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四、词类活用(四)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使动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2、舞幽壑之潜蛟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4、令诸君知天亡我5、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回去)(使……舞动)(使……相斗)(使……灭亡)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⑤昂其直,居为奇货。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弱/削弱)(使……变愚蠢)(使……变高/提高)(使……变高/提高)(使……变尊贵/抬高)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生死而肉骨齐威王欲将孙膑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舍相如广成传舍让……称王使……复活、长肉任命……为将使……为臣让……住在……四、词类活用(五)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滕公认为他言语不凡,相貌壮美。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应当)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应当只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麋鹿看作朋友。2.名词的意动用法三、词类活用(六)数词活用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二、数词用作形容词①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③二三其德(统一)(从属二主)(全、满)(专一)(不专一,反复无常)四、通假字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指“海”。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指“酒杯”。掌握通假规律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指“才能”。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高考真题[2010湖北卷]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4.同音字替代。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要”通“邀”,邀请;“蚤”通“早”,早点。“畜”通“蓄”,储备高考真题[2010山东卷]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通“猝”,仓猝高考真题[2009江苏卷]B.治国不失秉“秉”通“柄”,权柄高考真题[2011浙江卷](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新唐书.张文瓘传》)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不能不省察。五、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之于(句中)/之乎(句末)所谓兼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有的兼词不仅兼义,而且兼音)。【诸】【盍】【叵】六、兼词【焉】不可(一般表否定,贬义)何不于之、于此、于彼(盍各言尔志)(投诸渤海之尾/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居心叵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本文标题: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