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它是一门音乐、舞蹈、艺术和杂技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戏剧。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什么是京剧?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京剧形成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孕育):1790-1840(道光20年)左右第二阶段(成熟):1840-1917(民国6年)左右第三阶段(鼎盛):1917-1938年左右第四阶段(战乱):1938-1949年左右第五阶段(衰败?):1949年-今四大行当——生四大行当——旦四大行当——净四大行当——丑京剧行当在京剧中,“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在“生”中,有可细分“小生”“武生”“老生”生小生: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白蛇传》角色:许仙武生: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长坂坡》角色:赵云老生: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伍子胥》角色:伍子胥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正旦”,“花旦”,“刀马旦”和“老旦”旦正旦: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窦娥冤》角色:窦娥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红娘》角色:红娘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杨门女将》角色:穆桂英《钓金龟》角色:康氏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演唱用真声表现。,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净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草桥关》角色:姚期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为“武丑”,“文丑”两类丑武丑: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雁翎甲》里的时迁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群英会》角色:蒋干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脸谱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特点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既所谓的“皮黄腔”唱腔二黄包括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西皮相比,二黄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另有反二黄腔调,又叫二黄反调,也包括导板、慢板、原板、散板等板式,旋律升降起伏较二黄为大。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西皮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二黄相比,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调,也包括二六、摇板等板式。西皮与二黄的区别:由于“西皮”跳进音程比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京剧的乐队称作“场面”或“文武场”。其中,又分为“文场”和“武场”。京二胡月琴京胡文场乐器板鼓镲大锣小锣堂鼓武场乐器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演员表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刺激反过来诱发演员的表演激情。京剧唱腔伴奏以主奏乐器京胡为主,采用满腔满跟的伴奏方式。即伴奏基本上和歌唱曲调一致,其间还可以有多种装饰音或高低八度的翻奏。伴奏的任务还必须演奏过门等纯乐器的部分以联接唱句。通常所指的唱腔音乐是包括主奏乐器为主的乐队伴奏在内。京剧四大功夫唱念做打京剧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唱很显然,京剧中的念白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对白,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念白分为“韵白”、“京白”、“方言”三种。“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韵白”则讲究韵味。总之,京剧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方言一般由丑角来表演。念“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包括以无当有、籍物表意、艺术身段。•1)以无当有: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喂鸡、穿针等几个片段。•2)籍物表意:骑马、行船、坐轿、乘车•3)艺术身段:兰花指、兰花掌、兰花拳做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一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打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京剧名人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惊梦》、《穆柯寨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四大名旦简介梅兰芳:(1894—1961)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他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程砚秋:(1904—1958)他以婉转而刚健的唱腔,精美的水袖和步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世称“程派”。苟慧生(1899—1968):唱腔低回婉转,做工细腻活泼,善塑造天真烂漫,性情温柔的妇女形象,世称”荀派“。尚小云(1899—1976):他的唱腔奔放挺拔、表演刚健婀娜,世称“尚派”。京剧大师梅兰芳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之一。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梅兰芳一生成果卓著,其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宇宙锋》,《生死恨》,《游园惊梦》等。京剧名段欣赏THAT’SALL谢谢!
本文标题:京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4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