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鲍云樵“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联合国敦促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战略举措。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要求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全民互动的体系。但发达国家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将历史撇在一边,不愿对减排承担主要责任,相反采取种种手段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企图将我国纳入到量化减排的协议中。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并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一45%。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则立场.即必须保持成果的一致性、坚持规则的公平性、注重目标的合理性、确保机制的有效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型工业的转变,依靠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低碳高效发展的中国之路。应重点研发碳纤维材料和煤层下天然气开发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信息化新型能源系统,推广先进能源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快发展低碳能源,确立核能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战略地位.加速开发剩余水电资源,有序、健康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应强化节能教育,完善和细化《节能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尽快推广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通过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使建筑行业走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重视研发新型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低碳经济减排温室气体产业结构低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新型动力汽车1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原本对气候变暖不予重视的国家也开始积极起来。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汇成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世界各国所推崇。但是,由于对气候变暖造成危害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尚认识不足,加上各国国情不同和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要实现既定目标难度还大。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知识传播力度,唤起民众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敦促政府采取更加有效的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2“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的内容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低碳能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可通过循环利用、发展绿色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以及推广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等有效手段来实现低碳经济目标。3联合国敦促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提供雄辩的科学依据.证明全球进入工业化时代至今100多年来,人类打开了积存亿万年之久的地下碳库,以气体形式很快转移到大气层,构成温室气体效应,使地球大气温度不断增加。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人类共烧掉2650~10~煤炭、1420~l08t石油,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0世纪初的不到300L上升到目前的400~L/L。如果未来仍按如此“高碳模式”发展经济.到本世纪中期,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活下去。全人类对全球变暖的事实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的认识在不断进步,这一方面应归功于有识之士们为减排二氧化碳所做的不懈努力,包括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找到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危害的确实证据.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另一方面,也归功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过各种努力敦促世界各国对减排二氧化碳承担各自的义务。自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1997年签定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1990年的基础上,2008~2012年5年问减排5.2%。2007年制定了《巴厘行动计划》,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提出了“巴厘岛路线图”,还提出了减排的具体目标、途径和措施。2008年l2月1日,联合国在波兰波兹南召开气候变化大会,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承担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o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出席了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目标是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比1990年基准年减排40%.到2050年实现排放为零(至少减排95%以上)。使温度上升不超过2℃。同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对主要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不包括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取得来自发达国家的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保证的前提下.于2020年之前在基准情景路径的排放量基础上有显著减排(包括减少因毁林及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拟定低碳行动规划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国的国家减排计划。4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战略举措4.1美国奥巴马政府支持新兴产业。执行“绿色能源”新政。发展低碳经济美国原布什政府对于全球变暖问题不愿承担责任,不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引起全世界各方的遗责。美国浪费型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其对大气层二氧化碳积累的重大加权贡献。温室气体是近百年长期逐渐累积起来的,当今大气中80%的温室气体是工业发达国家造成的.因此老牌工业化国家应对此负主要责任。2007年中国年人均能源消费只有1.43t油当量。而美国为7.87t油当量。是中国的5.5倍,也是世界平均值的4倍。如果美国不带头减排二氧化碳,是对世界的极端不负责任。奥巴马当政后.采取了重大的科技举措,2009年美国政府推出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468亿美元。奥巴马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对可再生能源情有独钟,他主张依靠科学技术开辟能源独立的新路径,要求在18年内把能源经济标准提高1倍,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清洁能源技术开发示范力度,在未来10年投入l500亿美元开发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促进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建设低排放煤电厂;建设新数字化电网;发展下一代生物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采取税收激励、现金奖励和政府采购等措施。加快发展纤维素乙醇,计划2013年前向市场投放第一批20~10Sgalflgal=3.785L,下同)纤维索乙醇燃料,至2022年达到供应360xlOSgal生物质燃料的能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到2010年实现1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2025年达到35%;设立清洁技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未来5年每年投资100亿美元推动新技术产业化;鼓励生产节能汽车,使汽车平均油耗每年降低4%:推行“碳限排交易”体系:建立国家建筑节能目标,使新建建筑物能效提高50%,旧建筑物能效提高25%。并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指标,以1990年为基数,2020年碳减排17%f此数还是比较低的1,到2050年减少80%。4.2英国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急先锋英国积极创导和推行低碳经济.将其放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战略高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2008年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还成立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在不少国家遭受金融危机袭击而放松温室气体排放时,英国反而启动了“绿色振兴计划”.试图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复苏。英国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碳预算”,首次将减排目标写入法律框架。英国还推行“政府投资、企业运作”的模式,促进商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而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同时还引导国民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实行低碳经济已成为英国举国上下的联合行动,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全民互动的体系,政府、企业和民众均各尽其责。可以说,英国通过实际行动,突破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与英国一样,对于低碳经济寄予厚望。他们都制定了先进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特别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5发展中国家将在量化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面临巨大压力发达国家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从来是将历史渊源撇在一边,也不去检讨和改变他们的浪费型的能源消费模式,不愿对减排承担主要责任。相反采取种种手段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达到继续遏制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目的。欧盟想通过分化发展中国家的策略,把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定义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让新兴发展中大国承担量化减排指标。美国企图以“大国减排”取代“发达国家减排”,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日本提出建立包括所有“主要排放国家”的按行业减排协议,其目的也是要发展中国家量化减排。总之,发达国家企图将我国定义为新兴发展中大国,从而将我国纳入到量化减排的协议中。哥本哈根会议及以后的谈判的形势是十分复杂和严峻的。我国由温家宝总理率团出席哥本哈根会议,并主动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一45%,得到世界许多喝彩。6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暖的原则立场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l2月18日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温家宝总理说.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温家宝总理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保持成果的一致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各国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取得的成果,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本次会议的成果必须坚持而不能模糊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而不能偏离“巴厘岛路线图”的授权,必须锁定而不能否定业已达成的共识和谈判取得的进展。第二,坚持规则的公平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应当始终坚持。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无视历史责任,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的发展水平,要求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是毫无道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决不能以延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是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第三,注重目标的合理性。应对气候变化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不少发达国家的排放不减反增。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公布的中期减排目标与协议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仍有相当距离。确定一个长远的努力方向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在完成近期和中期减排目标上,放在兑现业已做出的承诺上,放在行动上。第四,确保机制的有效性。应对气候变化,贵在落实行动,重在机制保障。国际社会要在公约框架下做出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促使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持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转让气候友好技术
本文标题: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5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