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夜雨寄北李商隐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题解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言绝句)品读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点明了妻子来信的内容。写出了归期无期的无奈。品读欣赏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秋”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涨”字,既写出池水由少到多的过程,突出雨水之大,给人以动态之感,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品读欣赏•前两句借景抒情,主要写出了作者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翻译:什么时候能与你同坐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品读欣赏却话巴山夜雨时。翻译:那时候我还要告诉你巴山夜雨时我思念你的心情。最后两句写作者畅想未来两人欢聚的场景。(虚写)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两幅图景。1、巴山夜雨图2、剪烛夜谈图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今夜”的心情。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时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赏析: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诗歌的前两句对李杜的诗歌的态度:肯定、赞美。•前两句为提出下面的见解作铺垫。[注释]:江山:大地,引申为社会。才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杰出的诗人。领:占领,这里是有影响的意思。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这首诗说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时代精神的新诗人来“各领风骚”,表现出诗人的见解主张:文学创作必须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反对机械模拟、泥古不化。•蕴含的哲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代一代人才辈出、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前进的,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本文标题:夜雨寄北全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6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