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一轮复习1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地。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一、衣、食、住、行之衣•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向开放)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一、衣、食、住、行之食、住•食:19世纪40年代起,中西餐并行于世(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住: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2、中西合璧:鸦片战后3、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木船、马车、轿子表现古代:近代以来海:陆空:轮船(1865年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汽车(1924年上海)、电车(1906年天津)飞机(20世纪20年代)一、衣、食、住、行之行变化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发展不平衡,城市显著,乡村缓慢“万年清”号——轮船(1865年)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电车(1906年,天津)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汽车(20C初)公共汽车(1924年)冯如和他的飞机——飞机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婚丧嫁娶:自由、简化•其它: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使用公历纪元、鞠躬、握手等新式礼节二、习俗风尚三、邮电通信•1、邮政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1)电报: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四、大众传媒之报业•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社会的需求;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1895-98年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上海)。(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四、大众传媒之广播四、大众传媒之影视•电影(1)概况①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2)特点: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①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②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赵丹胡蝶阮玲玉朱飞渔光曲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题歌《渔光曲》哀婉动人,成为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1935年2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我最喜欢的片子有一大堆,不能一一列举,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张艺谋孤儿救祖记这部早期无声片已有完整剧情,戏剧性强。该片商业上的成功,带来中国早期电影的一度繁荣。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时间:1928年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扮演的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之一。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轰动巴黎。该片荣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四、大众传媒之网络•发展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产生、发展: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影响:互联网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利于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总之,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重点1: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国人审美观念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化•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领袖人物的影响归纳:外因: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内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重点2、归纳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重点3、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中国和世界联系大大增强;•2、也促进了各地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3、不可避免的带来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和能源危机。重点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④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⑤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1.(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2.(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3.(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一轮复习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7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