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常见颅脑疾病术后护理简述
常见颅脑疾病术后的护理湖北脑血管病医院刘常菊常见的颅脑疾病包括:脑脓肿颅内和椎管内肿瘤颅内血管性疾病颅内血管性疾病包括: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卒中的外科治疗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如下:1、体位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道护理。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宜抬高床头15至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无枕侧卧或侧俯卧位。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除后,因颅腔留有较大空隙,24小时内手术区应保持高位,以免突然翻身时发生脑和脑干移位。搬动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应有人扶持头部,使头颈部成一直线,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2、营养和补液一般颅脑手术后一日可进流质饮食,第二三日给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较大脑手术或全麻术后病人有恶心、呕吐,术后可禁食1至2日,给予静脉补液,待病情平稳后再逐步恢复饮食。术后长期昏迷的病人,主要经鼻饲提供营养,鼻饲后勿立即搬动病人,以免引发呕吐和误吸。脑手术后均有脑水肿发生,故应适当控制输液量,成人每日以1500至2000毫升为宜,若有额外丢失,如气管切开、脑室引流、呕吐、高热、大汗等应酌情补足。定期监测电解质、血气分析,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3、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保持通畅,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呼吸道梗阻的情况,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防止肺部感染。4、止痛及镇静切口疼痛多发生于手术后24小时内,给予一般止痛剂可奏效。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术后2至4日脑水肿高峰期,常为搏动性头痛,严重时伴有呕吐,需依赖脱水、激素治疗降低颅内压,头痛始能缓解。若系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引起的头痛,需手术后早期行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至脑脊液逐渐转清,头痛自然消失。应注意脑手术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均不可轻易使用吗啡和哌替啶,因此类药物有抑制呼吸的作用,不仅影响气体交换,还有使瞳孔缩小的副作用,影响临床观察。为防止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再出血,必须保持术后病人安静,若发现病人躁动不安,在排除颅内压增高或膀胱充盈的因素后,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5、病情观察及护理常规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状况等。颅前窝手术后常有额眶部水肿,可给予冷敷以减轻不适。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加强敷料更换和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切口感染。观察有无脑脊液漏,为防止颅内感染,头部包扎使用无菌绷带,枕上垫无菌治疗巾并经常更换,定时观察有无浸湿。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活动。定期观察皮肤状况,预防压疮。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出血(2)感染(3)中枢性高热(4)尿崩症(5)胃出血(6)顽固性呃逆(7)癫痫发作(1)出血颅内出血是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至48小时内。病人往往有意识改变,表现为意识清醒后又逐渐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电凝止血痂脱落,其它如病人呼吸道不畅、二氧化碳蓄积、躁动不安、用力挣扎等引起颅内压骤然增高,也可造成再次出血。故术后应严密观察,避免增高颅内压的因素,一旦发现病人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2)感染脑手术后常见的感染有切口感染、脑膜炎及肺部感染。①切口感染多发生于手术后3至5日,病人感切口疼痛缓解后再次疼痛,局部有明显的红肿压痛及皮下积液的表现,头皮所属之淋巴结肿大压痛。严重的切口感染可影响骨膜,甚至发生颅骨骨髓炎。②脑膜炎常继发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后,表现为术后3至4日外科热消退之后再次出现高热,或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腰椎穿刺见脑脊液混浊、脓性细胞增加。③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手术后一周左右、全身情况差的病人,若未能及时控制,可因高热及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或加重脑水肿,甚至发生脑疝。预防脑手术后感染的主要方法有:常规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及基础护理。(3)中枢性高热多出现于术后12至48小时内,体温达40度以上,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脉搏加速、呼吸急促等症状,一般物理降温效果差,需及时采用冬眠低温治疗。(4)尿崩症主要发生于鞍上手术后,病人出现多尿、多饮、口渴,每日尿量大于4000毫升,尿比重低于1.005。(5)胃出血病人呕吐大量血性或咖啡色胃内容物,并伴有呃逆、腹胀及黑便,一旦发现胃出血,应立即放置胃管,抽净胃内容物用冰水洗胃,经胃管或全身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6)顽固性呃逆应先检查上腹部,若有胃胀气或胃潴留,应安置胃管抽空胃内容物,其次,可通过压迫眼球或眶上神经、捏鼻、刺激病人咳嗽等强烈刺激,以遏制。(7)癫痫发作多发生于术后2至4日脑水肿高峰期,术前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作时给予相应的处理。7、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颅脑手术时常用的引流管有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及脓腔引流、硬膜下引流。(1)脑室引流①引流管的位置: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瓶,妥善固定,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至15毫升;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瓶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平衡后再放低。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毫升为宜。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至2日可略呈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橙黄色。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至4日,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无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2)创腔引流①位置: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②速度:手术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略放低,以期较快引流。③量: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放置3至4日,一俟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3)脓腔引流引流瓶(袋)应至少低于脓腔30厘米,病人应取利于引流的体位。为避免颅内感染扩散,应待术后24小时,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冲洗后注入抗生素,然后夹闭引流管2至4小时,引流管的位置应保留在脓腔的中心,待脓腔闭合时拔管。(4)硬脑膜下引流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瓶(袋)应低于创腔30厘米。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通常于术后第三日拔除引流管。谢谢!二00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本文标题:常见颅脑疾病术后护理简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8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