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杨)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二、实现人生发展必须符合历史规律【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2)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案例】哈佛精英的人生轨迹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995年,即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一批1970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比例3%10%60%27%目标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一直未改变过目标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目标模糊没有目标25年后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或行业领袖。拥有的财富是其他97%人的10倍还多。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的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时常抱怨他人、社会结论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环境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有了目标,人生才有意义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社会组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果。人总是为着某种目标而生活,没有目标,生活将是盲目的、没有意义。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罗曼·罗兰思考:为什么十多个国家利用高科技手段,调派大量舰船、飞机、卫星却搜索不到马航失联客机的任何信息?古代名人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求知还我河山苍生社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孔夫子屈原岳飞杜甫文天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往今来,人类对于人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新时代的你是否思考过你的人生?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小组活动:策划我的人生目标1.我一生的目标2.我高中阶段的目标3.我一个学期的目标4.我一个月的目标5.我一周的目标6.我一天的目标7.我一节课的目标2.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的关系(1)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思考:与自然规律相比,说明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的关系?人的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现。人的动机正确了,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阅读教材123-124页案例。(2)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案例1周恩来周恩来早在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志在四方”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一正确的人生目标,支配他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并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杰出贡献,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打工妹在人们的非议中开始的财富案例2唐洁17岁离开家乡,历经十多年打拼,在深圳有了一家年收入五百多万元的贸易公司。然而,2008年的时候,她突然放下这一切,一个人回到老家。原来,家乡大片撂荒的土地让唐洁看到了商机,她想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土地搞有机蔬果和生态养殖。2011年,唐洁在家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家农户跟着她一起养殖土鸡。唐洁和当地以及周边的三十多家酒店、餐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养殖基地一年出栏三万多只土鸡,加上社员出栏的一万多只,合作社一年销售额达到四百多万元。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地种了果树。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400万斤,葡萄可以达到100万斤,枇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内要走深加工这条路。这两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中职生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谈到北平解放,必然谈到傅作义将军,当时蒋家王朝大势已去,祖国解放成为必然的趋势,傅作义将军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人民方面,保护北京古都,推动解放战争历史进程的发展,为北平解放做出贡献。可见社会规律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具体的历史进程是需要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傅作义将军3.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有这样一个故事,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在一个只有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这个小村庄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来。开始,肯·莱文雇了一个比塞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结果在第十一天又回到了原地。后来,肯·莱文又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结果,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事实说明,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不能走出沙漠。3.在人生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阅读教材126页案例。思考:明确人生目标有什么作用?1.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前进的方向。2.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发展动力。3.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成功的保障。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夜晚,一个人在房间搜索着什么东西。有一个人问:“你在找什么呢?”“我丢了一个金币。”他回答。“那你把它丢在了房间中间,还是墙角?”第二个人又问。“都不是。我把它丢在了房间外面的草地上了。”他又回答。“那你为什么不到外面去找呢?”“因为那外面没有灯光。”你肯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可笑,然而,我们中的有些人每天都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启示:如果要想有所收获,必须选择正确的目标小故事明确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⑴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时间期限;⑵要确定的目标应切实可行,是可达成的、行得通的;⑶要把确定的目标用明确的词句清楚地表达出来;⑷要把确定目标所需的条件列出;⑸要确定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衡量后制定优先顺序。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她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又被人开枪吓跑了。游泳的故事:游泳的故事: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故事寓意】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得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从前有个叫朱泙漫的人,要学习杀龙的技术。他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拜支离益为师,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哑口无言,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种东西,他的本领白学了,学习杀龙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了。“杀龙妙计”的寓言结合寓言典故体现的道理,试着再列举事例说明不是所有人生目标都能实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思考: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是什么?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1)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思考生产力:1.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约几百万年)(约3000年)铁制工具(约1163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生产力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公有制私有制基本矛盾经济基础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青年学生要了解社会的发展,遵循其中的规律,并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徐向前案例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在1924年成立的一所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在这所学校第一期的毕业生中,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徐向前,一个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当年他们都很有志向有才华,在黄埔军校毕业之后,都曾被留校,都参加过北伐战争并担负过领导职务。但是后来,一个参加了共产党,一个参加了国民党,一个为了推翻三座大山进行艰苦奋斗,一个为蒋家王朝
本文标题: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2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