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中地理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练习必修3
教育资源一、森林资源及现状►自主学习(教材P26)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2.作用——“大自然的总调度室”。(1)生态作用: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维护生物多样性。(2)环保功效: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3.森林减少导致的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4.现状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合作探究面对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最为担心的是沿海低地国家,这是为什么?答案: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同步辅导[要点归纳]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图示如下。[难点解惑]亚马孙流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区的原因。教育资源►同步检测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B)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少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解析:在城市中植树种草,加大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城市的噪声污染及光化学烟雾污染,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美化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但具体到营建“绿色屋顶”,其主要的作用是减少屋顶对大气的热辐射和美化环境。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D)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解析:绿地中使用的杀虫剂,随着大气降水或人工洒水渗透到地表以下,导致地下水污染。本题给出的四种绿化方式中,只有人工草地最贴近地表,杀虫剂最容易下渗,污染地下水。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自主学习(教材P26~P28)1.雨林的分布。(1)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2)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其中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最大分布区。2.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向大气释放氧气,深刻影响着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教育资源称为“地球之肺”。(2)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通过蒸发和蒸腾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合作探究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由于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而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完成1~5题。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A处。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对流雨。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4.近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小。5.虽然降水量减小,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答案: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进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同步辅导[要点归纳]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教育资源6CO2+6H2O――→光能叶绿素C6H12O6+6O2↑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下图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自然界并不是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而存在。所有物种都有天赋的生存权利。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地球的生命长河中,人类只是一个后来者,其他许多生物没有人类可以照样生存,而人类离开其他生物则无法维持生命。►同步检测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完成1~2题。教育资源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B)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解析: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调节了碳氧平衡,这种作用被象征为“地球之肺”。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50%来自热带雨林地区的蒸发和蒸腾。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自主学习(教材P28~P30)1.雨林生态的优势。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1)答案:光合作用生物循环(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3)雨林植被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合作探究对比热带雨林地区,你认为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储存在哪里?教育资源答案:亚寒带针叶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生物循环较弱,有机物质分解和养分循环较慢,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储存在土壤中。►同步辅导[要点归纳]雨林生态的优越性与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受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的影响,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其脆弱性的形成如下图所示。[难点解惑]1.雨林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背景条件(1)群落生产力高。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旺盛,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2)生物循环旺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残体(枯枝落叶)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过程如图所示:教育资源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二是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雨林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土壤贫瘠和养分集聚在植物体内两个方面。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地上部分也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同步检测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A)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由于雨林地区养分主要集中在植被,土壤中的养分较少,具有与沙漠一样的生态环境,所以①和②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择A。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自主学习(教材P30~P33)1.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人类的开发是直接原因:过度的焚耕开荒;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城建、水利和公路建设。2.亚马孙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1)历史原因:开发较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2)自然原因: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的环境。(3)社会经济原因: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人口很少,影响不大。3.开发原因:亚马孙地区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增长;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内陆高原建都。4.开发计划及影响。(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亚马孙横贯公路,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2)移民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巴西东北地区贫民集中,大量东北部移民迁入。教育资源(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合作探究“亚马孙雨林被毁责任全部在巴西方面”,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答案:不赞同。亚马孙雨林被毁的背景因素有巴西方面的,也有发达国家方面的,只不过具体落实在巴西身上而已,因此上述说法是错误的。►同步辅导[要点归纳]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①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环境人口容量较大。②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教育资源[难点解惑]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亚马孙雨林被破坏与当地人口增长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同步检测读朗多尼亚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下图),回答1~2题。1.图示说明朗多尼亚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的关系是(D)A.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呈负相关B.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无关C.雨林砍伐加速完全是由人口增长造成D.人口增长促进雨林砍伐加速解析: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人口的增长与雨林砍伐的面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所以说人口的增长促进了雨林的砍伐速度,但是人口增长并不是雨林被毁的唯一原因,所以C项错误。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毁的根本性原因是(C)A.商业性木材采伐B.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C.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D.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教育资源解析: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包括焚耕开垦、农场和牧场的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是雨林被毁的根本性原因。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自主学习(教材P34~P35)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如果趋势不能制止,“绿色腰带”将彻底消失。2.矛盾冲突:雨林保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练习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4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