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主要内容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课程导入关于法律你知道多少?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的产生及其发展法律的产生法的演进的一般规律法律的产生原始社会有法律吗?“这种十分单纯清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啊!没有军队、宪法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理的。……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惯就把一切调整好了。”——恩格斯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也没有法律。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原始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地、自发地形成起来的习惯。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律产生的根源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阶级根源:经济根源:适应调整阶级关系的需要社会根源: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需要法律演进的一般规律法律、道德和宗教等社会规范从混沌一体到各自独立的规范系统。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的历史类型法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历史阶段性,表现为不同历史类型。所谓法的历史类型,是指将人类历史和现实存在的各种法律制度,根据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反映的阶级本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法律的四种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律夏正刑有五,科三千条。(刑鼎)封建制法律唐律大明律资本主义法律1804年法国民法典社会主义法律1954年宪法苏维埃政权的第一部宪法(二)法律的一般含义1、词源2、法的基本特征3、法律的本质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词源《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去之,从去”廌(zhi)(甲古文、金文)一种能“治狱”、“别曲直”的独角神兽,“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春秋》故事:两人不知何故打起官司,一拖便3年,狱官无法断定是非。齐庄君听后心里很烦,两个都杀,会冤枉其中一个好人,两个都放,会放掉恶人。最后,他命人牵一头羊过来,对两人说:“我把羊杀了,将羊血洒在神坛前的一条小沟里,你们两人在神坛前念自己的誓词,不得说谎,否则,死羊会有所表现。”第二个人念到一半时,死羊突然跃起,用自己的角将其当场刺死。(《墨子·明鬼》)律“律”,“均布也”。一种说法是“律”指界限、规矩、行列,后来具有固定不变、规范、准绳之义;另一种说法是“律”本义表示手握笔写字的状态,春秋以后,法律开始用毛笔抄写在竹简上,这种抄写有法律的竹简就称为“律”。•“法”强调平、正、直•“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与“律”连用—是在清末民初时开始的。古代西方的“法”的含义——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学派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宁肯受死而不愿违反雅典的法律,因为他认为,法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引导人们去“和自然相一致地生活”的准则引导人们去“和自然相一致地生活”的准则法律┅┅可以被定义为“不受主观愿望影响的理性”。人天然是城邦的动物。古罗马人眼中的“法”拉丁文“jus”即法,又有权利和正义的含义。法是善良公正的艺术。权利即法律所确定保护的利益。正义即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小结:1、权利;2、理性;3、正义2、法的基本特征*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第一个问题:调整对象法律的调整对象是人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法律是针对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未予以外化的某种观念或者思想。人民代表大会现场第二个问题:国家意志的表达主体•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第三个问题:国家意志的表达方式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为两种:制定与认可。小资料(立法的界限)第四个问题:何谓权利、义务?法律为什么要确定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务是一种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第五个问题:实施的保障—法院、军队、警察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3法律的本质(Essence)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二是认可,即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国家是统治阶级有组织的暴力工具,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列宁1789年法国大革命初期,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和《一七九一年宪法》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政权由统治阶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和主要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法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及其简单的相加•例一:陈世美是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女婿,属于统治阶级的行列,但由于他触犯了当时的法律,抛弃妻子,仍然死于包公的龙头铡下。例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些法律规定了一些保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条款,诸如限制劳动时间、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失业救济和罢工自由等。同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也同样制订了诸如维护一般的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等法律。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客观上对所有社会成员包括被统治阶级的成员都有利,至少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无害。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十月革命胜利,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例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出现了新情况,法律会得到不断的修改和补充,比如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就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等方面的条文。•例四: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虽然就经济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是同样的,但他们的法律却可以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比如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同其他州的法律有很大的差别,尽管差别很大,但它们仍都属于资本主义的法律。法律的定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工人阶级领导的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先进性:反映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尽管这种共同利益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它与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规律是一致的。科学性: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借鉴国内外法律的成功经验。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不断提高。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在经济建设方面:在政治建设方面:在文化建设方面:在社会建设方面:在对外方面: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社会法等法律部门组成。原则:合目的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适当平衡原则、相对稳定原则、重点论原则、辨证发展原则。标准:法律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的机制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一)宪法(Constitution)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有根,根是树木的基础。”宪法是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生效、适用的范围。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立法的最高原则;普通法律不得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被视为无效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子法”说明:在法律的金字塔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母法”乔玉贵等人侮辱国旗案乔某、吴某、蔡某等人,均系福建省某地质学校学生。他们平日生活散漫,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教育和处理。为此,他们对学校的严格管理制度感到不满;特别是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的护校队,在巡逻中发现他们有违纪行为后,或向学校领导汇报,或者直接加以制止,使他们产生与护校队对立的情绪,企图伺机报复。经过预谋,五人于1992年11月10日凌晨2时许,先由王某用事先准备的锁,将学校值班室的门反锁;继由何某在学校宿舍二楼墙壁上涂写了“警告学生会护校队:再为虎作伥,别怪我心恨”等字句,落款署名为“蒙面人”。与此同时,被告人乔某、吴某、蔡某等三人,到学校操场上把该校升挂在旗杆上的国旗降下,换上两条偷来的男式长裤升挂在旗杆上。随后他们把降下的国旗浇上少量煤油,点燃后扔进护校队的值班室。福建省福州市郊区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乔某、吴某、蔡某三人,因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管理不满,竟然将国旗降下烧毁,又把长裤升挂在旗杆上,其行为均已构成侮辱国旗罪,应予惩处。考虑被告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有悔改表现,且被告人蔡某犯罪时未满十八岁,决定均从轻处罚。1993年4月8日,该院依据《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作出判决:以侮辱国旗罪判处被告人乔某管制一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吴某、蔡某各管制一年。(二)行政法(Administrativelaw)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三)民商法(Civilcommerciallaw)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商法是调整公民、法人之问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四)经济法(Economiclaw)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五)刑法(Criminallaw)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六)程序法(Procedurallaw)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七)社会法(Sociallaw)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适用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一)法律制定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活动必须遵守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公布(二)法律遵守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三)法律执行◆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法的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法律执行执法的特征(一)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二)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及依法被授权的组织(三)执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震惊全国的嘉禾滥用行政权利事件2003年,嘉禾珠泉商贸城开发公司承包了当地商贸城的建设
本文标题:法律基础多媒体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