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那些年-那些贬谪的人(初中贬官文学)
走近“贬官文化”何谓“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了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余秋雨“贬官文化”就是文人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中国历史上,被贬过的著名文人柳宗元、苏轼、韩愈、范仲淹、欧阳修、刘禹锡……中国古代文人,比较多的接受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的仕途却坎坷异常。文人被贬,不是个别现象,许多著名文人都曾有被贬的经历,不少人客死贬所。柳宗元:《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永州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心情极为抑郁,他寄情于景,自然山水对于他,变成了灵气四溢的知己,柳宗元似乎忘记了被贬,而是以主人的态度审视自然的灵动。其实不然,我们既可以读到他“独钓寒江雪”的大孤独,旷凄凉,也可以感受到他“欲采萍花不自由”的悲凉含义。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柳宗元(二)柳州十年之后,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欣喜万状急忙赶去。谁料皇帝诏他回来是为了把你贬到更远的柳州!柳宗元凄楚南回。这年他已是四十三岁,正当盛年。他料到再也不会回到长安,便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利用微小官职,为百姓造福办实事。他挖井,办学,种树,修寺庙,还放了许多奴婢。在这段时间内创作了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诗篇《童区寄传》等。由于过度劳累,心情郁闷,年仅四十七岁就客死柳州。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其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词与辛弃疾齐名“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在文艺理论中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千古奇才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问余平生功业,身如不系之舟。心似已灰之木,坎坷的一生漂泊的一生旷达的一生自足的一生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苏轼“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一:在黄州,躬耕东坡,竹杖芒鞋,营造雪堂。生活地像陶渊明,在自己的东坡庄园过着神仙般的隐逸生活。二:工程与赈灾:杭州太守时:疏浚运河;设立的公立医院(安乐坊);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修筑西湖苏堤;开仓赈济灾民。三、瑜珈与炼丹:寻求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宁静,虽身处不幸,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曾天真的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羽化而登仙。”四、在海南与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随遇而安,自己表示要常做岭南人,自己说:“心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五、临死,东坡对侍立在旁的儿子说到:“慎勿哭泣,以怛化(dahua垂死的老人和病人)。”死的时候“谈笑而化”。他自己都快死了,还在想着那些活着的人,可见其人品之高。苏轼在被贬惠州时,他且是“非常得意”,并作诗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在被贬到中国当时最南端的海南岛后,还是那么豪迈豁达,时年已六十有余。当时海南岛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艰苦,有诗为证:“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想苏轼是怎样一个心胸豁达之人。但苏轼不戚于个人忧患,积极为当地土族人民做好事,奖励农业生产,传播文化知识,破除陋习,培养人才,一直工作到赦还。他思想旷达,随遇而安。苏轼越是危难之际越能看到他的魅力所在,“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试问天下,这样的豪迈气概何人之有?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范仲淹1046年范仲淹因倡导变革被贬,恰逢被贬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结果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谓妇孺皆知,深入人心。早已是一般人能随口吐出的熟语,更何况文章本身整体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洞庭湖因它出名,岳阳楼因它荣耀,凡是有些名气的文人墨客,无不对《岳阳楼记》顶礼膜拜,并时不时赋诗一首。于是渐渐参观的多了,膜拜的人多了,冷清之地也就自然变成了供奉热地。韩愈:《马说》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因京畿(jī)大旱,上奏要求停征赋税被贬连州,后调回京。又因谏皇帝迎佛骨进京被贬潮州。•代表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刘禹锡:《陋室铭》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因参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后又贬连州。•代表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唐朝时期,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做通判。和知县故意刁难他,先安排他面江而居,后又安排迁到一间半小屋居住。他两次搬迁心情都毫不受影响,更是发现了屋旁垂柳小河相伴,便又触景生情,在门上写下了“垂柳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的佳句。最后又把他调到一间简陋的斗室。面对欺人太甚的知县,他愤然下了只因“惟吾德馨”而“有仙则名”“有龙则名”的陋室。原本只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在刘禹锡的笔下,成了高雅之居。而被《陋室铭》所记载的斗室,在那以后成了后人喜爱浏览的名胜古迹。欧阳修:《醉翁亭记》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仁宗五年,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贬官文化”并不是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既有深度又沉重的文化。不能说所有的贬官都是值得肯定和同情的,但却可以说贬官中的杰出者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贡献委实难以估量,是他们引领了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一次次攀上高峰。古仁人拓展训练•请以“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为内容,写一篇随笔,谈谈个人的思考与感受。•在你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你打算怎样对待?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贬谪的人(初中贬官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5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