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最少买几瓶星期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公园玩。不一会儿,我们就玩的满头大汗、口干舌燥。于是我们到小卖部去买饮料。小卖部门口贴着一张告示:“‘迎元旦’优惠大酬宾活动:饮料3元一瓶,喝完后回收空瓶,每三只空瓶可再换一瓶饮料。”看了告示,爷爷笑着问我和妹妹:“如果我们每人喝一瓶,至少需要买几瓶?”妹妹赶忙抢着说:“我们有6个人,至少需要买6瓶。”爷爷高兴地说:“妹妹反应真快!姐姐有什么需要补充吗?”看着爷爷狡黠的眼神,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不对,我们可能只需要买5瓶?因为喝了5瓶,就可以用其中的3个空瓶换1瓶给第六个人喝了。”“真好!这样我们可以省下一瓶的钱呢。那这一瓶喝完我们就又有3个空瓶了,还可以再换1瓶,这样就可以喝到第7瓶了。……好像多了,可不可以正好喝6瓶呢?”听了爷爷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既然到最后还多了1瓶,那我们可不可以只买4瓶呢?”……后来,我和妹妹一起拿着钱先买了4瓶,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每人喝了一瓶,然后用其中的3个空瓶换了1瓶让妹妹喝了,接着我跟一个有空瓶的叔叔借了一个空瓶,用剩下的一共3个空瓶又换了1瓶给自己喝了。最后把剩下的空瓶还给了那位叔叔。叔叔看着我用4瓶的钱喝了6瓶饮料,直说:“这个小姑娘真聪明!”每天早上,我都和妈妈去河边跑步.河边种着一排柳树,我们约定从第1棵树跑到第60棵树就往回跑.一天回来后,妈妈说:“欣彤,我们天天跑步,你知道我们每天跑多少米吗?我告诉你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还不容易?一算不就知道了吗?”我爽快地回答道.我拿出纸和笔,三下五除二就算好了:去时走:5×60=300(米),来回走:300×2=600(米)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孩子,你做题目速度很快,这是好的,但是,要正确地理解题意才对呀!”我疑惑了,难道理解得不对吗?我又仔细看了看题目,还是没明白自己错在哪儿.妈妈说:“来,我画图给你看.”于是妈妈耐心地边画图边讲给我听.如下:棵数相距Y—Y2棵树1个5米Y—Y—Y3棵树2个5米Y—Y—Y—Y4棵树3个5米Y—Y—Y—Y—Y5棵树4个5米………………Y—Y—Y—Y—Y……Y60棵树()个5米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树中间间隔的段数比树的棵树少1.60棵树中间相距不是60个5米,而是59个5米..于是,我把刚才的解法改为:段数:60-1=59去时走:5×59=295(米)来回走:2×295=590(米).妈妈看了直点头,还夸我头脑灵活呢!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解决有些问题不可以草率,应该先试着找一找规律再解答.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今天,我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甲乙丙三个班一共有161人,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乙班有多少人?刚一看就傻眼了,题目中只告诉了我三个班的总人数和三个班人数的关系,用三个班的总人数除以三个班除不了,我越想越糊涂了,于是我只好向妈妈发出了求救信号:“妈妈快来,我遇到难题了。”妈妈听到了我的喊声,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走了过来。妈妈将题目读了一遍想了会儿问我:“你能不能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画出线段图?”被妈妈这一问,我突然想起了之前老师教的:在题目所给的条件里,有关系就可以画线段图。这道题目的关系是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这句话中没变的是乙班,那先画乙班的线段图,再根据这句话画出甲班和丙班的线段图。如下:根据这个图我发现:假设甲班比乙班多的2人给丙班,这样甲班和乙班人数就同样多,此时丙班的人数就比乙班的少4人:6-2=4(人)。这时只要丙班再加4人,就和乙班的一样多,同时总人数也多了4人:161+4=165(人)。这样就可以平均分了:165÷3=55(人)。这时乙班的人数就算出来了,是55人。同时甲班和乙班的人数也就可以算出了:甲班:55+2=57(人)丙班:55-6=49(人)。最后我又验算了一下,将三个班的人数加起来:57+55+49=161(人)正好是161人。在妈妈的指引下,我终于用我所学的知识破解了这道难题。这件事让我明白: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千万不能慌张,一定要冷静地思考,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想一遍,再根据题意从中找出适合解题的方法,再多难的题目都会迎刃而解。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5/1=530*5=150(小时)200小时150小时还可以这样算:5/1=5200/5=40(小时)30小时40小时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算。也可以这样算:5/200*100=0.025*100=2.51/30*100≈0.033*100=3.33.32.5或者这样算:200/5*100=40*100=400030/1*100=30*100=300040003000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本文标题:三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6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