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演示文稿(环境,领导,10-9-13)
1环境和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对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2第一部分环境管理体系(EMS)标准的产生背景及发展31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三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时,向环境索取有限、排放废物少,对环境的影响低于环境的更新和自净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向大自然掠夺、任意排放废物,按自己的意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资源濒临耗尽,几乎每种污染物都达到了地球无法承受的程度。——善待自然,解决全球性环境灾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依存于环境,适应环境。(真正的人的自由是“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协调地生活”。)42严重的环境危机①恩格斯的英明论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2严重的环境危机②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5—10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52.12伦敦烟雾事件1953—1961年日本水俣(病)事件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事件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1931—1975年日本富山事件(骨痛病)八大公害62严重的环境危机③近年来国际六大公害1976.7.10意大利塞维索化学厂爆炸1979.3.28美国三岛核电站泄漏1984.11.19墨西哥城中液化气储罐爆炸1984.12.3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泄漏1986.4.26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986.11.1瑞士巴塞士桑多斯化学公司火灾72严重的环境危机④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其他:森林减少,土地沙化、退化等82严重的环境危机⑤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93EMS标准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上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召开第一次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180多个国家一致通过了五个重要文件,正式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1993年6月,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103EMS标准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我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了32字方针。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12月26日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4年3月,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13EMS标准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前期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992年,英国标准院(BSI)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管理体系标准——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此标准在1994年修订再版。1993年7月10日,欧洲共同体正式公布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于1995年4月生效。法国、西班牙等也相继颁布了本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23EMS标准的产生背景与发展——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1996年9~10月颁布了五个标准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GB/T24004-1996idtISO14004-1996三个审核标准(以后又陆续发表了10多个标准)2004版标准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4-2004idtISO14004-2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GB/T19011—2003idt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3第二部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简介14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PDCA模式策划:建立所需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实施:实施过程。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并报告其结果。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管理评审持续改进152环境方针(4.2)内容要求——一个适合:适合于组织的特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与组织的总方针一致,与其他方针协调。——两个承诺◆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一个框架: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管理要求——由最高管理者确定——形成文件、予以传达、付诸实施——定期评审、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具有公开性,可为公众所获取163策划(4.3)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建立体系的基础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及时更新;——确定应用范围(建立、实施、保持体系时对之加以考虑)、传达、遵照执行。目标、指标和方案——建立、实施、保持目标和指标——制定、实施、保持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方案:规定职责、方法和时间表17环境因素举例污水(电炉冲渣水、稀贵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物(锅炉烟气、熔炼分厂电炉烟气、硫酸分厂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噪声(风机噪声、车辆噪声)排放固体废物(废电子电器产品、废电子电气设备、废电池、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废油)丢弃金属零件、包装材料废弃电磁幅射煤尘飞扬能源资源(电能、水、铜金矿、硫酸)消耗184实施与运行(4.4)⑴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提供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等资源;——规定相关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任命管理者代表。能力、培训和意识——通过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满足对相关人员(包括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和意识要求。信息交流——做好内、外信息交流(如需就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做好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文件——策划并编制体系文件。194实施与运行(4.4)⑵文件控制——对文件的审批、评审、更新、标识、发放等进行控制;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运行控制——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使需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和活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建立、实施并保持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预防和减少其有害影响。205检查(4.5)⑴监测和测量——监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监测目标、指标和方案完成情况,运行控制情况;——监测设备的校准或验证。合规性评价——定期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以履行其承诺。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处理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符合再发生或发生。215检查(4.5)⑵记录控制——对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实施控制,以提供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并实现可追溯性。内部审核——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实施内部审核,以判定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226管理评审(4.5)最高管理者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体系以及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需求。评审应作出改进的决策和行动。23第三部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241概述(1)定义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251概述(2)为什么要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是建立EMS的基础:——EMS以环境因素为管理对象——EMS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为最终目的——体系各要素以环境因素为核心展开——环境因素是制定环境方针目标及控制措施的依据261概述(3)环境因素的描述方法通常用“物质或污染物”(名词)与“某一行动或动作(动词)”的组合描述环境因素。如:SO2排放、含铬污水排放、废电池丢弃、变压器油泄漏、电能消耗等。271概述(4)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的步骤明确识别与评价范围,划分识别与评价单元;识别环境因素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识别出的环境因素中评价出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282环境因素的识别(1)识别要求及工作内容要求全面、充分,尽可能不遗漏,尤其不能遗漏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内容——识别出环境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负面的和积极的影响)292环境因素的识别(2)识别思路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识别——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产品:包括组织生产和使用的产品;——服务:包括组织提供和使用的服务。包括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302环境因素的识别考虑九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由汽车、工业炉窑、锅炉、制冷剂等引起。—向水体的排放: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的排放。—噪声排放:由机械设备、交通车辆等产生。—向土地的排放:各种化学物质、油类、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废物和副产品:工业垃圾、办公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2)识别思路(续)312环境因素的识别(2)识别思路(续)现在将来正常过去异常紧急三种时态三种状态组织活动、产品、服务过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资源使用物理属性能源使用废物和副产品九个方面土地污染能量释放322环境因素的识别常用的识别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物料衡算—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现场观察和面谈—头脑风暴法—过程分析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常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3)识别方法33(3)识别方法(续)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过程图产品副产品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噪声废热放射性土地污染社会服务等电力煤其他能源原材料辅料有毒有害物质土地其他产品原材料的生产加工产品的生产加工产品的运销过程产品的使用与回用产品的废弃与再生342环境因素的识别(3)识别方法(续)工艺流程(物料衡算)分析根据生产流程,对每一操作单元物料流的投入、流动、变化、输出情况进行分析。物料衡算矩阵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有毒物品消耗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过程一过程二……352环境因素的识别(3)识别方法(续)过程分析法基本过程——按产品LCA的思路和生产工艺物料衡算原理,将组织运行活动进行排序;——根据工艺流程对每一运行活动按顺序进行过程细分;——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工艺分析等方法识别确定每一细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投入、产出);——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将具有相同过程和相同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进行汇总整理;还可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环境文件、资料识别环境因素。363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的评价:从识别出的环境因素中确定出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不存在一个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划分标准,其评价方法也不是唯一的。重要环境影响的概念是相对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相对的。373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方面的评价依据——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环境影响持续时间商业方面的评价依据—
本文标题:演示文稿(环境,领导,10-9-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6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