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终稿
1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为落实温总理今年10月访意期间与贝卢斯科尼总理共同发表的《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及科技部与意大利公共管理与创新部签署的创新合作备忘录,推动两国创新合作,促进中意之间技术转移和创新资源的对接,同时发挥北京在中意之间国际技术转移方面对全国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拟在京设立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特提出本方案。二、目标建设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目标是,加强中意两国之间创新交流与互动发展,以引进意方较为成熟的创新产业优势资源,实现中意之间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主要任务,有效发挥北京作为国际交流中心的优势和对全国的技术带头与辐射作用,探索中意合作新模式,努力通过两国间技术转移及相关的科技经济合作,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组织体系中意技术转移合作的组织体系包括中意技术转移指导委员会、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见图1)。2图1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组织体系图中意技术转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中方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牵头,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代表组成;意方由意大利创新部牵头,意大利创新署等机构的代表组成。指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并指导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及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的实施。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北京市科委,建立中意技术转3移中心,作为与意方日常联系的对口部门,协调中意技术转移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接受中意技术转移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并定期向其汇报。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中意技术转移中心通过组织实施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具体推动中意两国间技术转移和创新资源的对接。合作计划重点支持中意双方技术转移对接活动、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人员交流,以及其他相关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合作计划初期在中关村高新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南京高新区、苏州科技园区、长沙高新区实施,重点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湖南等省市。合作计划意方的对应机构包括相关的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企业、基金会、产业促进部门等。四、主要功能及业务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动态发布双方技术合作供求信息,整合双方科技资源,实现合作“信息共享”;二是搭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中意创新联盟、联合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促进两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和转化,实现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的“完美对接”;三是搭建完善的技术转移配套服务平台,为中意两国企业提供项目投融资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配套服务”;四是搭建产业化合作平台,运用4市场化手段,建立中意技术转移的高效产业化机制,支持中意双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进入对方市场的“软着陆”。围绕主要功能,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将主要建设三大业务平台和一个创新中心。1.“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中意双语的中意合作机构共同维护的技术转移网站,动态发布中意技术合作供求信息,实现技术、人才、科技条件、项目等合作“信息共享”。主要包括:建立中意科技合作信息收集、发布机制;收集、整理和筛选意大利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向国内企业介绍和推荐,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建立中意分领域技术转移与合作项目数据库;建立中意企业国际科技合作需求信息库;编制中意科技合作简报;建立中意科技合作在线信息互动交流系统;编制中意科技合作工作简报。2.创新资源“完美对接”平台通过与国内重点省市开发区和技术转移机构合作,组织多层次、系列化、专业化的中意企业和机构间互访、技术成果展示和推介、技术论坛等活动,实现中意之间技术、项目、人才、科技条件等创新资源的“完美对接”。主要包括:不定期组织企业、研究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间的人员交流与互访,增进中意企业和机构间相互了解;不定期举办中意技术成果展示和对接会,鼓励中意企业和研究机构间开展创新合5作,推动中意创新联盟、联合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策划和组织“中意技术转移论坛”鼓励中意双方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讨论重点领域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探讨中意技术转移模式和机制。3.技术转移“配套服务”平台广泛联系投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意方成熟技术到中国落地转化提供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政策咨询等“配套服务”。主要包括:依托北京风险投资协会为意方成熟技术到中国的产业化提供融资咨询和服务;依托专利事务所为意大利企业和机构到中国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咨询和服务;依托相关中介机构,为意方成熟技术到中国落地转化和企业到中国市场发展提供创新政策咨询服务。4.中意企业创新中心,助意方企业“软着陆”与意方机构共同投资,合作建立中意企业创新中心,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意大利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场地、商务、市场调研、人力资源、科技条件、融资、政策与法律等全方位孵化服务,实现意大利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中国市场发展的“软着陆”。创新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孵化器服务、技术和知识交流、支持和推动研发合作、支持技术商业化、培育创业初期项目并帮助寻找风险投资、帮助寻找合作伙伴配对及发展关系网络、提供政策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等。五、重点领域6本着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从中意双方的创新产业需求出发,围绕双方优先发展的关键领域,如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生物技术与医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点开展双方较为成熟的高科技适用技术对接及产业化合作,实现中意间创新要素的流动与科技及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六、资金支持中意两国政府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以及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的实施。计划资助的主要内容包括:中意技术转移对接活动、中意人员交流与培训、经双方共同批准的两国实体间的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中意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鼓励其投入相关经费参与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共同促进中意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资源有效对接。中央和地方对项目的经费支持可尝试采用1:1配比制。七、实施进度2010年10月下旬:编制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2010年11月上旬:形成初步方案;2010年11月-12月:筹备启动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设立相关机构;2011年1月:召开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仪式,正式宣布启动中意技术转移中心。7八、近期工作安排1.拓宽对意合作渠道2010年11月-12月:在现有的意大利威尼斯科技园(VEGA)、意大利西西里科技园、意大利AREA科技园、意大利国家新能源研究委员会、都灵无线基金会、阿布鲁佐农业促进局、意大利罗马空气研究所、意大利Myqube公司、意大利MATECH公司、罗马大学、博洛尼大学等合作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合作资源,拓宽对意合作渠道。2.启动平台及中心建设2011年1月-3月:着手启动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三个平台和一个中心”的建设,提出各平台及中心的具体建设方案及承担单位,推进并落实具体工作任务。3.召开一系列中意技术转移与合作专项活动2011年4月:在亚太技术转移大会期间,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召开中意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合作论坛;2011年6月:在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在意大利举办“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论坛暨展览”,组织中国的高新科技园区及企业和科研机构赴意展示创新成果,洽谈合作项目。2011年10月:邀请意大利AREA科技园等机构来华,面向全国的企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召开生命科学及医疗器械技术项目暨中小企业技术对接会。
本文标题: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8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