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富贵不能淫讲解ppt
孟子富贵不能淫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孟子故事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写作背景战国纷争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策士纵横战国时期,各国势力彼消此长,变幻莫测,悠忽之间,局势两异,战火纷飞。想要在这个乱世立足,就要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闯天下战国策士的人生理想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自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好。”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难道安静这怎么你训导主谓之间无实意去,到告诫谨慎真正的通“息”,停止通“汝”,你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居住住所原则顺从正确的实现顺从(得志后的成果)使…改变使…扰乱使…屈服坚持原则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思扰乱,贫贱不能使他的气节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大丈夫的标准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根本原则、核心、基础)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补充)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进一步补充)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朱自清、杜甫、陶渊明威武不能屈——闻一多、颜真卿、刘胡兰你知道他们吗?
本文标题:富贵不能淫讲解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8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