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提纲《诗经》研究简介《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题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三百零五篇。当时人们只称它为“诗”,或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三百篇”,并没有尊之为“经”。到了汉代,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原来经孔子整理过的几部经书正式被官方确认为“经”,至此才确定了《诗经》的名称。西汉时期,保存研究《诗经》的主要有四家:鲁人申培所传“鲁诗”齐人辕固所传“齐诗”燕人韩婴所传“韩诗”鲁人毛亨与赵人毛苌共传“毛诗”“三家诗”今文诗学古文诗学东汉以后,三家诗逐渐衰落,而《毛诗》兴起。著名经学家马融、郑玄等人都研究《毛诗》,郑玄并作《毛诗笺》,因此毛诗取代三家诗而独传。流传至今的《诗经》本子,因为是毛亨、毛苌所传,故《诗经》亦称《毛诗》。唐开成石经《毛诗》拓片监本《诗经》“采诗”与“献诗”采诗之说,始于汉代*《礼记·王制篇》说:“天子五年一巡守(视察诸侯所守之地)。岁二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献诗之说,见于《国语》*《国语·周语上》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而后王斟酌焉。”*《国语·晋语六》也说:“古之言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蒙蔽)。”•从主观需求考虑,统治者为了考察民情,了解施政的得失,以便于巩固政权,很需要通过采诗掌握民众的思想动态。此外,通过采诗,还可丰富宫廷乐章,以满足庆典、祭祀和宴乐等对声乐的需求。•从这部诗歌总集编纂成书的客观情况来考虑,也可以说明它是经过采集整理而完成的。•至于献诗之说,除《国语》的记载外,在《诗经》中也可以找到内证。如《小雅·节南山》有“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和《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的记述,说明“献诗”的事是确实存在的。采诗与献诗是《诗经》三百零五篇诗歌的主要来源。“孔子删诗”说通过采诗与献诗两个渠道收集诗歌创作,最后集中于管音乐的周太师。所汇集的诗歌数量一定是很多的,是谁把它加以选编整理而成为三百零五篇的诗歌总集呢?于是又产生了孔子删诗的说法。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凡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清人方玉润根据孔子言诗,只说“三百”而未说三千;只说为雅颂正乐,未说对诗有所增删的记载,否定司马迁关于孔子删诗之说。•《左传》吴公子季札游鲁观周乐,让乐工为他演唱《风》、《雅》、《颂》,其分类、名目、先后次第和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其时孔子还不满十岁。由此可以断定孔子以前《诗经》已有定型的本子,今本《诗经》根本不可能由孔子删订。•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诗经》由周王朝的乐官编辑成书的。“六义”之说•《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六诗”与“六义”同实而异名,对于“六义’的解释,历来研究者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唐孔颖达《毛诗正义》:“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即风、雅、颂是诗的体制,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这种说法,现在已为学者们所采用。•国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等十五国,共一百六十篇,合称“十五国风”。十五国示意图•何谓“风”?朱熹在《诗集传》中突破前人的解释,提出了新的说法:“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这是说,国,指诸侯所管辖的区域;风,是民俗歌谣。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说:“所谓国风,就是各国的乐曲。”现在一般研究者也都认为国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十五国风中的诗歌,除少数作品外,大都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创作,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国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文学价值最大。《豳风图》(局部),宋代马和之画•包括《小雅》、《大雅》,合称“二雅”。《小雅》七十四篇,《大雅》三十一篇,共收诗一百零五篇。•“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诗经·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首诗,只有题目而没有词句。朱熹认为这六首诗,本来就有声而无辞,它只是用笙吹奏的伴奏乐曲。这种新说,很有说服力,所以过去就把这六首诗称为“笙诗”。“二雅”中的诗歌,除小雅中有少数民歌外,大都是周王朝贵族文人的作品。它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虽然有别于国风中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精神的民歌,但也有不少思想与艺术都较为优秀的作品。学术界在中国文学史中对“风诗”的成就肯定较多,而对“雅”诗的成就评价偏低。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对“雅”诗的看法,给它以应有的地位。•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收诗四十篇。•“三颂”大都是庙堂祭祀的乐歌•“三颂”中的诗歌,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庙堂文学,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高,不过它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发展,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赋•郑玄《周礼·大师》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是通过客观事物的描绘与叙述,以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创作方法。•如《诗经·豳风·七月》,全诗均用赋体。比•郑玄《周礼·大师》注:“比者,比方于物也。”•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释“比”时说:“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比”是“比喻”的意思,也就是用打比方的办法,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诗经》里有的诗整体用比,以拟物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相感情。如《魏风·硕鼠》。兴•《毛诗正义》:“兴者,起也,取譬引类,发起己心。”•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兴者,起也,……情者依微以拟议。”•“兴”是说某种客观景物激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就把它的形象描写下来,作为诗的开端,以引出下面要咏唱的事物来,又称“起兴”。•《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兼有发端和比喻、象征的作用,但有的只有发端的作用,有的仅与正句有音律上的联系。所以对于兴,可根据诗的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解释。•《毛诗序》,也就是《毛诗》的序言,简称《诗序》。•《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每首诗前面,说明该篇主题的序言叫做“小序”;总论《诗经》的序言叫做“大序”。因为“大序”是附在首篇《关雎》“小序”后面的,所以对如何划分大小序,也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doc•《诗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对诗歌的创作与批评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给它以应有的地位。《毛诗序》历代《诗经》研究•《毛诗故训传》属古文经学,最初并没有占据汉朝博士的宝座。但由于它按字义解经,训诂简明,又能吸收春秋末期以来儒生解经的成果,所以《毛诗》虽被汉武帝逐出官学,而在民间传习的学者却日益增多。•东汉时,经学大师郑玄为《毛诗故训传》作笺。郑玄对今文经也很精通,作《笺》时,能够吸取今文经之长处,补古文经之不足,使《毛诗》的释义,远远超过了“三家诗”,所以后来居上,取得了权威的地位。郑玄,字康成汉北海高密人•从三国至唐代,传习《诗经》的学者,大都宗奉毛郑《诗》学。其间也有王肃、孙毓等著书立说,对郑《笺》提出责难。•唐贞观十六年(642)孔颖达等奉敕统一诗注,撰《毛诗正义》,又称《毛诗注疏》,注指《毛传》、《郑笺》,疏即“正义”。因为它采诸家之善,融汇贯通,并详备刑名制度,故题曰“正义”。由于它汇集了魏晋至隋唐时期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是诗学的集大成者,所以唐人讲《诗》,大多以它为依据。•宋代,《毛诗》的地位开始动摇。欧阳修、苏辙、郑樵、王质等各立新说,阐述己见。在诸多新说中,影响最大的是南宋朱熹的《诗集传》。他抛弃《毛序》,为《诗经》自作新序;解释词义,克服了《注疏》繁琐冗长的缺点,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此书一出,学者宗之,直至元、明两代,朱熹的诗说仍占统治地位。•《诗集传》解诗,虽亦有不当之处,并有宣扬理学之嫌,但他另辟新径解《诗》之功,仍然应该肯定。朱熹•清代学者对《诗经》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在众多研究《诗经》的清代学者中,除崔述、姚际恒、方玉润等少数人,敢于突破旧说,提出自己新的见解,颇有参考价值外,大多则注重于考据与训诂。•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诗经》研究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著述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扫清了经学家笼罩在三百篇上的层层迷雾,不再把它看作“经”,而是把它作为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来进行研究;二、对这部诗歌总集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论证;三、对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古代诗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给予了应有的肯定与评价;四、为这部古籍的通俗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些成就为今后对《诗经》的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成绩是巨大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经学家把《诗经》当做“经”、当做“史”来传习,目的是在宣扬王道的政治理想,进行“温柔敦厚”的诗教,以感化人心,规范德行,而巩固封建统治制度。他们重视“雅”、“颂”,以美刺解诗。对于“风”诗中揭露阶级剥削压迫罪恶和反抗封建礼教迫害的作品,则不惜用曲解主题思想的方法,消灭或淡化其反抗意识,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双重目的。“十五国风”中的诗歌,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同时也突出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原望和要求。它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工具,也是一种对敌斗争的武器。“二雅”中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讽刺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诗歌,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研究《诗经》的思想性,要把“国风”和“二雅”中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作为重点。(一)反抗剥削与压迫在漫长的阶级社会里,由于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与压榨,劳动人民虽然终年辛勤,但过的却是牛马不如的痛苦生活;统治阶级不劳而获,但过的却是骄奢淫佚的享乐生活。这便构成了劳动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这种剥削与压迫的不合理的现实,劳动人民当然要在自己的歌谣中表现他们强烈的仇恨和愤怒的反抗情绪。《豳风·七月》、《魏风·伐檀》、《魏风·硕鼠》,是当时劳动人民表达其反抗剥削与压迫情绪的代表作品。《七月》.doc《伐檀》.doc《硕鼠》.doc(二)倾诉征戍徭役之苦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或扩大疆域,往往不惜用发动战争的办法来解决矛盾。战争不仅死伤人口,损耗资财,破坏生产,造成灾荒,还会给人们带来种种精神方面的痛苦与不幸。所以劳动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对于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人民不但不反对,而且是竭诚拥护,积极参加的。如反映宣王反抗犭严允入侵的《小雅·采薇》和秦襄公抵御西戎犯境的《秦风·无衣》,就充分表现了人民不怕牺牲,团结御侮的爱国思想。这也正是他们保卫和平精神的具体体现。与此相反,《诗经》中许多倾诉征戍徭役之苦的诗篇,则表达了人民反对非正义战争,渴望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鸨羽》.doc《伯兮》.doc《东山》.doc(三)揭露统治阶级暴政与丑行统治阶级由于掌握生杀予夺的最高特权,又拥有剥削榨取而来的巨大财富,
本文标题:诗经导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1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