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转益多师是吾师——“非教学性备课”的启示与思考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组李跃庭一、“非教学性备课”的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经典范例“非教学性备课”“非教学性备课”就是“目中无人”地备。也即抛开一切教学因素(教师、学生、大纲、教法等),以一个普通鉴赏者和研究者的身份解读课文,圈点批注,查阅资料。这是准备“一桶水”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师就无法在备课中得到丰厚的积累和灵性的启迪。——孙立权老师“非教学性备课”之典型案例一孙立权老师《桃花源记》(备课文献)陶渊明《桃花源诗》沈约《陶潜传》萧统《陶渊明传》颜延年《靖节征士诔》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朱光潜、陈寅恪、曼海姆等学者的相关论著“非教学性备课”之典型案例二2006年附中第24届教学百花奖研究课《愚溪诗序》(孙立权执教)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同质——异构取象比类、托物言志贬谪文学二、我对于“非教学性备课”的理解与应用“非教学性备课”之个人解读1、有意识的“非教学性备课”——自觉式2、无意识的“非教学性备课”——非自觉式1、自觉式“非教学性备课”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必修教材第三册唐诗单元篇目李白《蜀道难》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一)《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马嵬》康震教授讲《唐诗的故事》莫砺锋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诗歌唐朝》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草堂祭杜甫》好沉重啊,你的行囊其实什么也没带除了秦中百姓的号哭安禄山踏碎的山河你要用格律来修补诗人杜甫画像自觉式“非教学性备课”虽然“目中无人”,但毕竟“目中有文”。一切的备课活动都是紧密围绕着“文本”而自觉设计和拓展的。2、非自觉式“非教学性备课”非自觉式“非教学性备课”,其过程本身不但“目中无人”而且“目中无文”,我认为那就是一个语文教师的日常生活本身。当教师面对一个文本,会下意识地把个体的生活经历、内心体悟,或自身的阅读、观影经验中看似与之毫无关涉的信息加以还原、萃取,以某种独辟蹊径的方式将其与文本解读相联系,产生的效果往往会令人耳目一新。《荆轲刺秦王》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图片资料哈佛大学美术史系巫鸿教授博士论文《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古人对荆轲刺秦画像的评价“欲言匕首之利,荆轲势盛,投锐利之刃,陷坚强之柱,称荆轲之勇,故增益其事也。夫言入铜柱,实也,言其入尺,增之也。铜虽不若匕首坚刚,入之不过数寸,殆不能入尺。”——(东汉)王充《论衡》《荆轲刺秦王》结尾的多重演绎1、香港电视连续剧(亚视1986)《秦始皇》米雪、刘松仁2、电影(陈凯歌1998)《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李雪健3、电影(张艺谋2003)《英雄》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师大附中语文组读书沙龙孙立权:我读张承志薄景昕:真理纯属个人了悟——走近克里西纳穆提王玉杰:绚烂与悲哀——我读米兰昆德拉夏维波:刘兰芝不是刘胡兰艾群:孔门弟子群像王玲:繁华落尽的苍凉——我读白先勇杨利华:人类智慧的终极文本——卡尔维诺王坚洪:重评郭沫若周海燕:我的名字叫红赵卿:释家文化对教育的启示教,是为了不用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教
本文标题:转益多师是吾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3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