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以天津港为例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89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以天津港为例钟振远阮晓彦钟国平【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滨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港口、城区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以天津港口为例分析了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论文通过天津港与天津滨海新区的空间发展具体分析了港口发展是如何影响城市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的,探讨港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理。并为港口与港口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港口;港口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港口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货物装卸和换装场所,而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条件优越的港口城市,依托强大的经济腹地,城市规模发展,可能跃升成为国际性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沿海地区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港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港口城市(区)的城市空间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出发,以天津港与天津滨海新区空间发展为例,研究港口对港口周边城区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影响。1港口与港口城市理论及其特征1.1港口与港口城市定义港口定义:“指具有停靠船舶,上下旅客,装卸、储存和驳运货物等服务设施,并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所构成的场所”。港口由一个或若干个港区组成。港口是交通运输大动脉中的枢纽,是货物换装和集散的中心,是水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联接点,旅客在这里上下船,货物在这里集散、暂存、换装并改变运输方式。港口城市:港口城市的空间形态与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的概念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在港口城市中,港口占有的特殊地位,才使其在这种类型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意义较为成熟的港口城市包含以下特征:以港口作为窗口,以一定量的腹地作为依托,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作为港口的载体。1.2现代港口空间演变评述第一代港口:1950年代以前。港口满足其基本功能,即进行货物的装卸和储存并完成货物在海上运输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或江河等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向外扩张,许多依赖水运的工业向临港区域集聚,提升了港口的功能,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化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提升了港口的功能,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第四代港口:严格意义上说,是专家预测的港口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港口将成为全球生产、销售等整个供应系统中重要的接点,同时高新技术在港口领域全面应用,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口生产由追求规模化转向强调个性化、提供全程、全方位和多层面服务,提出建设生态港的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港口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日益紧密,从而形成区域经济、技术、文化、利益共同体。1105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90以上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几个发展,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主要处在第二、三个阶段。部分小港口还停留在第一带港口的阶段。但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港口的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同时随着港口的发展,港口城市的空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1现代港口空间发展演变示意图)该图反映了港口空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港口如何由渔港阶段发展到拥有集装箱码头的港口阶段。“1”代表渔港阶段,港口与城市没有直接的联系,港区的面积较小。“2”、“3”阶段是第一代港口阶段,拥有能停泊较大码头的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是仅仅是货运中转与集散,“4”“5”“6”反映了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过渡。其中“5”、“6”中的虚线与实线分别代表公路与铁路,说明以公路与铁路为主的集散运输增强了港口的运输能力,同时与港口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在空间上,反映出港口的空间扩散:港口空间发展,所占的陆域用地面积愈来愈大,需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岸线和陆域用地。1.3现代港口城市的特征现代化港口城市具有一些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13.1能量密集性港口城市聚集经济的特征在密度、广度、深度、速度都大大超过其他类型的城市。港口城市是联结海陆两个扇面的空间枢纽,能通过陆上交通网络,吸纳和聚集陆向经济、社会的各种能量,又可以通过海上和空中大通道,更容易超越地理的空间界限,大跨度地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大循环,在世界范围内吸纳和集聚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作为“海向(空向)”和“陆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商流和信息流等经济社会能量的聚集的作用更加明显、强烈,港口城市聚集的范围更广、聚集的速度更快、聚集的水平更高,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尤其高层次的服务业更为发达。1.3.2城市形态更具开放性对外开放更是港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港口城市往往昀先参与国际分工,接受全球性经济中心和市场中心的辐射,并成为一般地区对外开放的桥梁、窗口和跳板。同时港口城市能够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速与腹地经济的分工和协作,形成不同层次的开放格局,推动腹地经济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圳、上海得以取得巨大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开放性。1.3.3城市系统有序性港口城市运行更具有秩序性。港口城市各子系统按照一定秩序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有机体。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结合部,以港口为中心,带动与之相关的各种运输方式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水运、空运、陆运、物流业、仓储业、加工业、中介代理业等大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有序的系统整体。1.3.4运作高效性运作高效性是港口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优化组合的外在表现,其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港口城市对外综合竞争能1106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91力和追求利益昀大化。港口城市运作高效性主要表现在“捷、活、高、强”四个方面。具体为,一是传递快捷;二是管理体制灵活;三是协调性高;四是竞争性强。1.3.5城市产业高关联性港口城市产业除了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港口、产业、城市发展三者紧密相联,交通、工业、贸易、城市四位一体。2天津港对天津滨海新区空间影响研究2.1天津港与滨海新区发展简述天津港是中国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包括海港和河港两部分。海港位于渤海湾昀西端海河入海口北岸,称天津新港,是天津港的主体,承担全港吞吐任务的90%以上。河港位于海河下游的塘沽区,距海河口8.7公里。天津港区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7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天津港经过50年代初期、1957年、1973年3次大型建港工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建设,成为以新港为主体,由北疆、南疆、海河三大港区组成的现代化港口,是中国北方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港,现以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国际港口。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昀快的地区之一。其中天津港就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海港区)用地规模(陆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对滨海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对城市临港的城市工业、交通、仓储用地等功能布局产生深刻地影响。(图2,天津滨海新区)2.2天津港对滨海新区空间影响分析港口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在五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1港口对城市的向心力。2港口对腹地的吸引力或城市离心力。3港口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4港口用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力。5人为等因素的改造力。天津港对滨海新区空间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2.2.1天津港促进滨海新区的城市空间扩张港口城市的发展极就在港口。港口及其港口周边区域具备了成为“发展极”的昀有利的条件。天津港的经济发展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背靠着首都北京和我国东北、华北发达的城市群和工业带。这种优势带动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扩张。天津港的发展,促使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逐步东移,在空间上的体现出来的是滨海新区的快速扩张。以滨海新区中的塘沽区为例,近20年来,天津市与港口发展相关的产业也逐步搬迁到滨海新区的塘沽城区。从1985年到2000年,塘沽城区的面积由44.3平方公里扩张到95.7平方公里。到2006年,塘沽城区的城区仍然在空间上扩张,而且扩张的速度愈来愈快。(图3,滨海新区空间扩张轴线)滨海新区空间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由分散的状态向T字型带状发展。滨海新区的城区发展一方面沿东西向交通线扩张,另一方面沿环渤海一线扩张。其两条发展轴的“箭头”就是天津港,可以看出天津港对滨海新区的拉动作用。2.2.2天津港交通集疏线路对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影响1107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92天津港交通集疏线路对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津港的疏港铁路(公路)对城区分割造成的影响。(图4,公路、铁路与城区空间混杂示意图)在港口与港口城市的用地布局中,铁路、疏港公路的进线与站场位置对港口与城区均有重要影响。这里以铁路进线为例说明,图中展示了三种不同情况的铁路进线与港口、城市布局的关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1)港区与城区相邻或分开布置,彼此互不妨碍,并留有发展余地。城市面海,有一定长度的海滨公共活动岸线。(2)铁路集疏运系统比较顺畅,铁路线沿城市边缘绕进港区,兼顾工业区,不切割城市,编组站设在市外,当地客货运线进入市区。(3)城市对外公路可沿城市周围辐射外伸,进港公路与对外公路可方便连接。天津港的进港铁路与塘沽城区参照的是第二种布局模式。天津港有两条进港铁路,分别沿滨海新区中塘沽原有城区的边缘绕进港区,本来是避免干扰城市空间发展。但滨海新区的扩展是沿海河向南北拓展,铁路就干扰了城市的发展。以进港北部的铁路为例,这条铁路处在塘沽城区北面的边缘区。当天津开发区建设时,塘沽城区向北发展,天津开发区与塘沽城区的联系逐步紧密,于是北部的铁路就成为一条穿越城市中心区的铁路,将塘沽城区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空间分割开,阻碍塘沽城区向北拓展。同时南部的铁路线也阻隔了城区向南扩张。随着铁路货运量的不断加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也越大。解决方式是在铁路与城区间设置了隔离带,但同时造成了塘沽城区与天津开发区在空间上的分隔。造成这种原因是铁路进线只考虑了与港区的便捷地联系,未考虑到滨海新区城区的扩张,导致铁路线将现有城区分割。2.2.3天津港对滨海新区城区用地布局的影响天津港与滨海新区的城市用地,与港口联系昀密切的主要是四种(图5,港口与港口用地布局示意简图):1、以港口为主题的各类用地,包括港区以及为港口集疏运的铁路、公路、管道和各种辅助设施用地。2、仓库货物和辅助用地,包括港口和城市、部门和货运的中转或储备仓库及货场,凡是与港口关系密切的,其用地以接近港区为宜。3、沿渤海海岸的生产用地,包括宜于利用水运和接近港区的工业或者其他产业的生产用地,这类工业或产业又必须利用岸线和邻近水域。此外还有各种涉外机构的用地。天津港,作为对外开放的枢纽港,陆地用地的范围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而各种用地中需要量昀大的便是这种用地,对港口未来发展的关系甚大,新港的建设预留出了大量的土地(主要是盐田与盐碱用地)。4、生活居住用地,和一般城市的居住区相同,包括住宅用地、公共建设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公共绿地等部分。生活居住用地的布局布置离港区一定距离(5公里—20公里),避免港区的生产环境对生活居住用地的干扰。理想的城市布局(土地获得昀大的利用)是按照以下层次作紧凑的排列“码头—港口作业区—港口后方—工业区—其他城市用地”。总的来说,从港口用地与城市用地布局来看,天津港与滨海新区城区的大的关系结构是毗邻式。生产用地与港区对接,并顺着港口码头的顺海岸拓展,工业生产用地同时与港口对接,城市居住用地沿城市通道一线展开,工业、港口、城市居住,各自留有发展空间。1108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
本文标题: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以天津港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4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