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引入同学们听说过《金刚经》没有?它是一部怎样的经书?为什么《金刚经》对中国人有着极大影响?引入诵读《金刚经》视频开讲前要讲的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金刚经》对中国人有着极大影响?第二:讲佛经很难,讲的不好请多谅解第三:水平有限,只能断章取义,讲不出脉络第四:怎么学好《金刚经》?本课《金刚经》讲什么第一、讲译人第二、就是总释名题;第三、解文义(非全文,只前三品)第一《金刚经》中文译人简介经名译出年代译者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401年鸠摩罗什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魏509年菩提留支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562年真谛4、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经隋590年达摩笈多5、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经第九分)唐648年玄奘6、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703年义净本经的译者:鸠摩罗什般若经简介上品(第一会)前五会(根本般若)中品(二、三会)小品(四、五会)大般若经中五会(天王、文殊、金刚等)后六会(六度)般若经简介1、舍利弗般若2、须菩提般若根本般若3、信解般若4、实相般若5、方便般若体系完整而又篇幅适中的,以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最适合研读!经中广说境行果等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我所。以无所得为方便,劝修一切善法道品,而示以毕竟空净,无住无著。于此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是为大乘佛法的共通教义。此经所显示的空、无相义,实为华严、方等、宝积、大集、法华、涅槃诸部大乘的共通思想和主要教义。汉译各代大藏经中,均特重此经以编列于一切经的首位,即因于此。般若经在中国的弘传最早翻译的般若经是《道行般若经》,10卷,是后汉179年支娄迦谶所译。对《般若经》的研究,在魏晋佛教界形成了一股思潮,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六家七宗”。但早期的佛经翻译并不是非常理想,主要因为西域僧人在语言表达上未必十分精确。所以,般若思想虽然风行一时,但多数人却未能准确的把握其思想。直到鸠摩罗什翻译了《摩诃般若经》及《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相关论典之后,才使中国人对般若思想有了正确的理解。其后,中国佛教史上陆续出现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无不受到般若思想的深刻影响,而形成其特色。天台宗湛然在《止观义例》卷上说到:一家教门“以《法华》为宗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引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三论宗以《大品般若》为所依经,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所依论。禅宗在四祖道信之后就开始就开始提倡《般若经》,并要求门人弟子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而五祖弘忍则时常劝导门人弟子念诵《金刚经》。至六祖慧能大师,更与《金刚经》有着不解之缘。华严与密宗也极大地吸取了般若思想作为其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刚经》简介本经在印度主要有无著、世亲作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和功德施的注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等。《金刚经》在中国的注解也极为丰富,在《金刚经》翻译之初即已出现。最早,是僧肇撰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其后还有隋代吉藏(549~623)撰写的《金刚般若疏》;天台智者大师(531~597)撰写的《金刚般若经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638~713)撰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此外,华严宗祖师宗密、唯识宗祖师窥基及明代憨山、真可、智旭等高僧,都有关于《金刚经》的注疏流传于世。仅收录在续藏里的部分,就达七、八十种。第二释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是“金刚”?什么是“般若”?什么是“菠萝蜜”?什么是“经”释经题:什么是“金刚”?坚常:坚固,不可沮坏。喻实相般若,随缘不变,在缠不染金刚快利:力强,能破一切。喻观照般若,无我不破,无惑不断明净:透明,纯净不染。喻文字般若,能开智慧,无明得明释经题:什么是“般若”般若: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世间:俗——杂染的外道:邪——错谬的智慧二乘:偏——偏重解脱大乘:圆——悲智不二般若的三种不同名称空慧般若无上菩提最初观察我、法无性入门悟入诸法实相究竟圆满证真实以脱生死(共)般若的大用导万行以入智海(不共)释经题:什么是“波罗蜜”波罗蜜: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梵语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大智度论》卷十二云:““此六波羅蜜,能令人渡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羅蜜”。問曰:阿羅漢辟支佛亦能到彼岸,何以不名波羅蜜?答曰:阿羅漢辟支佛渡彼岸,與佛渡彼岸,名同而實異。彼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而不能渡檀之彼岸。所以者何?不能以一切物一切時一切種布施,設能布施,亦無大心,或以無記心,或有漏善心,或無漏心施無大悲心,不能為一切眾生施。菩薩施者,知布施不生不滅無漏無為,如涅槃相,為一切眾生故施……一切物、一切種內外物,盡以布施,不求果報……為一切眾生故布施,眾生數不可盡故,布施亦不可盡……為佛法布施,佛法無量無邊,布施亦無量無邊。以是故阿羅漢辟支佛雖到彼岸,不名波羅蜜。释经题:什么是“经”?发菩提心者,以如金刚的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依菩萨修行的次第和方便,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称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文句来安布诠表,即成之为经也。体(全经的中心和主体):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宗(实修或实践的要领):以实相之慧,修无相之檀。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用(功用和功能):破执第三解文义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是这样见佛所做、听佛所说的。开示如来真实义之时,佛讲授了这部经典,地点是在舍卫国,由学生祗树和给孤独两人合建的一个道场——祗树给孤独园。在道场中,居住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修行的人,他们都是聆听、见证这部经典的人。吃饭的时间到了,世尊整理好衣服,拿着自己的饭钵,与大家一起走入舍卫大城化缘。在城中依次化缘之后回到居所——讲经说法的道场。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和饭钵,洗完脚整理好座位,跏趺安坐。第二品善现启请分[原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译文]世尊安坐后,这时长老须菩提于一千二百五十人中站起身来。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敬垂首向佛请教:最伟大的、最稀有的世尊啊,如来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助所有发愿的修行人,使我们得以修正自己的心念——思想意识活动,而且还慈悲地、详细地进行教导。世尊啊,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如何住?应该怎样来修正好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的内容,如何建立正信、正念和正见的思维模式,完善其思想方法,使其证得圆满觉悟,了悟人生呢?佛祖世尊说:好啊,好啊。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来践证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助所有发愿的修行人,修正他们的心念——思想意识活动,而且还慈悲地、详细地进行教导。你现在认真地、仔细地听好了,我这就教给你。如果诚心修行的男人和诚心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该像如来这样当下进入,像这样使心念得以降服。是的,我们一定会按照如来所教的去做。尊贵而稀有的世尊啊,非常愿意、非常高兴、非常想聆听如来教导。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原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译文]佛跟须菩提说到:“弟子们,大弟子们(菩萨,摩诃萨)应该这样阻止邪恶的心哦。天上人间的一切生命,不管他是一个卵生的,还是从妈咪肚子里面来的,不管是从腐肉里面生的,还是由因果业力转化而生的,或者他有固定的形态,或者没什么固定形态,或者能思考,或他不能思考,或者无所谓能不能思考的那些生命们,我都要他们消除一切烦恼,而达到绝对圆满(无余涅盘)的境界。这样子,让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生命都没有烦恼,脱离生死苦海,但是呢,又没有一个生命真正的脱离了苦海。”“这是为什么呢?”“亲,如果修佛法的人(菩萨),还执着于所谓的——“我”这个玩意,“人”这个玩意,“众生”这个玩意,“寿命”这个玩意,这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哦。”………….课后建议:1、反复读诵《金刚经》。了解全经的内容2、阅读和学习一部注解,记下心得和疑问
本文标题:金刚经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5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