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优质课)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一、教材分析有一句话形象概括了信息社会的现状:“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灰尘和苍蝇也进来了”。一方面,网络和通信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另一方面,各类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令人无所适从。《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2.3节内容,是继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策略与技巧之后,其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价、去伪存真、合理取舍的能力,而这项能力的具备对当今中学生非常必要。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理性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老师可采取主题活动、现身说法等形式,加强案例分析和启发引导;学生可结合网络搜索、角色扮演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身鉴别评价信息的综合素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鉴别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鉴别评价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认识鉴别评价信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信息鉴别意识②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形成健康发布信息的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甄别信息、判断信息价值的基本方法难点: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鉴别意识和能力四、教学过程环节名称具体内容意图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复习:信息的特征因为信息有传递性和共享性特征,再加上网络的普及和开放,导致信息的泛滥;又由于信息的可处理特征,使得信息极易被篡改,导致身边的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让学生意识到:虚假信息随处可见!鉴别评价不容忽视!而由真伪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三个特征容易想到或推出信息鉴别的三个方面,为理解本节内容奠定基础:真伪性—信息源不都真实可靠—来源角度价值相对性—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价值取向角度时效性—信息可能过时—时效性角度2.导入:上节课,我们搜索了大量信息,它们都是正确的可用信息吗?下面我们来学习—《信息的鉴别与评价》【问题情境】咱们同学都知道,自从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人们非常关注甲流的相关信息。于是,关于甲流的虚假信息也跟风而至(展示网页:如防甲流口罩,抗甲流保健品等)。相信类似的虚假信息随处可见,那么,同学们平时..是如何鉴别的呢?信息的特征与本节知识关联性很强。交流经验初探方法【交流】交流虚假信息的案例,初步分析鉴别评价方法。(2’)【教师活动】注意捕捉交流中的合适案例,将学生往正确的鉴别角度引导。经交流,来源角度容易想到但具体分析较难;时效性好理解但根据生活体验先初步探索方法,避免用易被忽视;价值取向较难想到也较难理解。所以后面的学习中,来源重在分析引导,时效性重在提醒强调,价值取向则重在加强理解。教材固化学生思维案例分析逐个击破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老师读一则手机短信:“爸爸:速把钱打到这个农行卡上急用:6228481100424224613”。师:不只是我,这儿杨先生也收到一条中奖短信:“台湾飞龙电器公司举行全国手机号码“幸运星”活动,恭喜你已中现金3.6万元,收到信息请速与13305978317联系。”类似的QQ中奖信息,不明垃圾邮件铺天盖地(展示)。针对此类信息,可从刚分析的哪个角度鉴别呢?(引出来源角度)回顾:信息的来源有哪几种?哪种来源最可靠?—事物本...身.。而从他人..和媒体..处获取的信息则要仔细甄别。前后内容整合【合作探讨】以杨先生的手机短信为例探讨:从信息来源的角度鉴别可考虑哪些方法?提示角度:(1)杨先生中奖信息从哪里来的?该信息源可靠吗?(2)确有这个公司吗?(3)手机号码有无疑点?(4)你身边的人有收过类似信息吗?他们怎么处理的?[学生活动]查询探讨。[教师活动]参与探讨。提示学生用刚学的搜索技巧对公司和手机号码归属地(在线数据库)进行查询。最后转播查询结果(展示),可看出根本没有短信所提台湾飞龙电器公司;手机号码虽为真的,但是福建泉州的,与公司地址不符;引导学生总结:(1)信息发出方不可靠;非权威部门(2)信息要素不齐全;根本无此公司(3)推理分析,疑点多多:如公司电话按常规应用固话。继续引导:天下有免费馅饼吗?很多诈骗信息之所以屡屡得逞,皆因一个贪字。贪念会蒙蔽人的眼睛。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也可参考他人观点和经验。【现身说法】观看权威部门CCTV节目《朱轶说计—没完没了的骗人短信》视频片断,看节目中如何鉴别骗人短信。结合视频和刚才探讨,师生汇总:1.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国家机构、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在线数据库、史料记载、正规图书等相对比较权威)2.信息要素是否齐全(时间、地点、单位、人物、事件、背景等是否交代清楚。如农行卡打钱短信往往无落款姓名,缺乏人物要素,杨先生中奖短信中单位不真实)3.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推理分析是否可疑,是否符合生活常理。公司使用固话是常识,但也要谨防手机号拆成区号+固话形式)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周围是否发生同类事情?骗人短信多为群发。多借鉴他人经验)5.实地考证。(有条件从事物本身获取信息最可靠)强调:对获取的信息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对信息源多方鉴别,防止上当受骗。如《迷惑信息》(见PPT)案例中,服装厂之所以被蒙骗,就是因为没有对信息来源进行多方位考证。具体案例的分析有一定难度,通过合作探讨,辅以网络查询、观摩学习,加上老师逐步引导得出结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网络获取活动】给大家1分钟,上网获取感兴趣的信息。1分钟后,学生以关键词形式快速汇报,老师板书于黑板。提出疑问:大家关注内容各有不同,有关注校网站公告的;有搜索网络诈骗的;有关注甲流知识的,为什么?学生容易说出“某信息对我很有用”之类的理由。引导:不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这反映了哪个信息特征?(价值相对性)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信息,它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他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信息的价值取向问题;社会角色的不同也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所以,我们也可从信息的价值取向鉴别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引出较难理解的价值取向角度用上网奖励学生前面的良好表现上网获取不同引出价值取向不同,亦是顺理成章想一想:我校刚举行了“文化艺术节主题月”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各有什么行动?点出关键:书法爱好者、美术爱好者等关心的信息不同,这正体现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角色扮演活动】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五一举行,假设你是如下角色之一:百姓、参展机构、环卫工人、警察、市长,世博期间你会有何反应或行动?[学生活动]选定角色扮演。[教师活动]注意捕捉活动中的闪光点,如全民关心世博,为世博献策献力,抓住契机进行爱国教育。通过角色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关注不同,如:百姓关心参展内容;环卫工人关注世博期间的环境卫生;警察担心世博的安保工作;市长关注的可能更多…从而得出: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人们获取信息时往往是“按.需选择...”。用四个字对价值取向的理解实现提升。提升理解的同时,锻炼发散思维,发掘多种潜能。【应用】能否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价值取向对信息选择的影响?准备预案:猫和兔赛跑,获胜奖品是一盘鱼。谁会赢?鱼非兔所需,故对兔产生不了积极性。以此拓宽学生对价值取向的理解,同时认识到: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应用生活的能力从时效性进行判断设疑:如果是我需要的有用信息,且来源可信,这种信息就一定正确吗?【搜索任务】全国甲流死亡人数。(2’)学生所报数目会有不同,思考为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网站来源(展示网页),均比较权威。再看更新时间,时间不同,故而结果不同。引出第三个判断角度:从时效性判断。并引导学生观察搜索任务设置的不严谨,即没有时效限制。请学生纠正老师的错误,如改成:截至目前为止…强调:鉴别信息时应注意是否最新最近的有效信息。因为网络更新频率不同,获取网络信息时尤其要注意时效性。并且因时效性原因,应及时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时效性好理解但易被忽视,故多加强调;纠错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做事严谨的作风知识拓展归纳小结【拓展】除了以上三个判断角度,还有没有其它鉴别参考?学生可能回答不出,准备预案给以提示:如个别地区隐瞒甲流死亡病例,(展示网页)可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掺杂情感成分后往往会缩小或夸大信息,如报喜不报忧,所以有时可参考?(信息中是否包含情感成分)再如:有人喜欢到QQ空间种菜、开牧场,赚取很多虚拟币,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虚拟币在现实中毫无用处,沉溺其中实在浪费时间,所以评价信息也要注意其实用性)另外,网络购物成为当今的时尚。网购时如何鉴别网站的可信度(来源),选择需要的高品质物品呢(价值取向)?我们往往参考信用统计或他人(尤其是专家)的推荐和评价(展示图片),这也是一种参考方法:统计评价。此外,还应选择安全的官方支付方式如用支付宝先发货再付款。通过拓展给喜欢网购的同学正确指导。以“本”为本而不局限于课本,引导学生有所创新【小结板书】1.从来源判断——“这条信息真实可靠吗?”2.从价值取向判断——“这条信息对我有用吗”3.从时效性判断——“我及时捕捉到最新信息了吗?”还可考虑:情感成分、实用性或统计评价等。评价练习课堂提升1.正读高一的王芳喜欢网络交友,有一个聊得来的QQ好友向她索要照片和家庭住址,王芳觉得对朋友应该信任,于是给了他。一天,好友途经王芳所在城市,要求与她会面。王芳应该去吗?你有没有话对王芳说?总结防骗小贴士:①网络上要学会保护自己,尽量不透露真实信息,以防被利用②不单独与网友会面。如需要,应征询父母意见。③记住:网上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2.分析材料:很多企业、商家通过群发电子邮件达到宣传目的,这给网民带来大量垃圾邮件。有的还带有恶意链接或病毒。据统计,我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16.1封邮件,其中垃圾邮件8.9封。(1)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2)谈谈你对垃圾邮件的处理及处理依据。(3)发邮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总结:①来源可疑、与已无关的邮件直接删除②不轻易打开可疑链接③附件下载要慎重,下载后先杀毒④发邮件要写清邮件主题,不发垃圾邮件针对中学生网络交友普遍但无经验的情况,给学生尤其是女生以指导。针对垃圾邮件铺天盖地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对邮件进行鉴别取舍课堂提升:希望大家对本节内容做到活学活用,学会鉴别信息真伪,抵制不良信息。同时也希望大家发布信息时要文明守法,不发八卦新闻,不实之论;交流信息时保护好自己,以免掉进网络陷阱!自主实践完善成果将上节“自选主题制作电子报刊”活动中采集的信息重新审视,予以更新。(信息源可靠吗?对表达主题有用吗?是最新信息吗?)实践巩固【课堂评价】对内容的掌握、小组协作能力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1.更新信息时,你注意到以下哪几个方面?每考虑一项加1分。(1)信息要素是否齐全(2)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3)逻辑关系是否合理(4)是否根据任务按需选择(5)是否最新信息(6)是否包含情感成分(7)是否实用(8)是否参考信用统计或专家推荐2.小组合作中你的表现怎样?A.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有价值观点(+1分)B.认真听取他人观点C.做自己的(-1分)3.本节课有开小差吗?请如实回答。A.有(-1分)B.一直认真完成任务(+1分)4.本节课有积极主动回答老师问题吗?A.有(+1分)B.没有5.请小组长给自己打个分,你认为他对你的评价中肯吗?最后,看看自己本节课得了多少分?记录下来,希望你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学生认知基础,对信息判断的三个角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鉴别信息时容易想到来源是否可信这点,但分析起来并不容易,故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总结方法;“价值取向”不易想到也不好理解,我采取网络获取、角色扮演、应用举例等多种活动,挖掘学生多种潜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并最终认识到:“价值取向”亦即“按需选择”;时效性好理解但易被忽视,通过设疑和搜索强调时效性的重要性和及时性。通过实践,觉得重难点把握和详略处理还不错,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参与小组活动,师生交流和谐,知识目标完全达到,情感目标也有兼顾。出现的问题:偶有班级讨论热烈超时,也有个别班级交流不起来。所以要求教师能驾驭好课堂,掌控课堂步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本人准备的多种预
本文标题: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优质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7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