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作文讲座之一、文章的结构之美
文章的结构之美1、结构的完整性2、结构的连贯性3、结构的严密性4、结构的灵活性同一主题局部齐备比例适当脉络上互相连贯语言形式上的连接和过渡内在的凝聚力复杂的因果关系互相扶助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构筑结构之美匀称之美整齐之美参差之美起伏之美连贯之美和谐与均衡的“黄金比率”考虑文体的特点:议论:周密严谨,段落宜精;散文:疏朗活泼,段落宜多对称式构思。将两个性质相类或相反的方面结合起来对比表达,构成“AB”或“ABAB”式的对等结构或循环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上的对称性会让阅读过程自然流畅,产生阅读美感。排比式构思。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片段用一根或明或暗的线串起来,采用分镜头、日记组合、小标题、领起词、网络跟帖等多种体式,不光结构有一种铺陈之美,而且也使你对话题的诠释显得凝练、立体。长句短句的相间整句散句的交错疏句密句的搭配使整体的结构空间呈现出俯仰顿挫错落有致的参差之美运用悬念法,使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运用抑扬法,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千折百转,曲径通幽运用巧合法,增强情节的戏剧性,制造阅读趣味照应是结构常见的构思手段,它反映篇章的严谨、周密。它主要表现为开头和结尾的精心呼应,文中线索式语句的相互牵连过渡,更是文章结构的黏合剂,在时空变换处,叙述跳跃处,内容转折处,都需要过渡来衔接,以确保文章脉络清楚线条流畅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以电影镜头的方式,把典型片段或者画面组合在一起,使行文思路清晰,给人留下醒目的感觉。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找准内容的切入点与最佳角度、捕捉素材中最光艳的镜头,达到慑人心魄的效果。镜头切换法:06年湖北卷满分作文《对影成三人》采用了三个小标题:“影像一老教师的红脸”、“影像二男教师的红脸”、“影像三女教师的红脸”,文章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红脸”,选取了三位教师的红脸作为特写镜头,运用三则同类性材料,围绕着三位老师的脸红讲述了三个小故事,借此表现他们的敬业精神。05年全国卷3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以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四个人物作为文章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以四个不同时代的人物拼接在一起,阐明了“忘记与铭记”话题的主题意义:忘记应该忘记的,留下应该留下的。此处典型人物的选择很重要,要选取在历史的长河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知名人物,不能生涩。要熟悉历史人物,不要出现真实性上的失误。文意推进式故事的情节逐步展开或文意的表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小标题也呈现出很鲜明的层次关系。以时间性推移为主的事件,可以找到适合的序幕或者开端,按情节逐层推进;以文意向前递进为主的抒情议论,可以找到一个感情的切口处做为起点,层层深入下去例如:《愿景——我的长城,我的梦》以“梦开始的地方”、“梦如风的行进”、“梦惊醒的时候”、“梦,逝去已久”为小标题,文章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梦”,以“梦开始的地方”作为抒情议论的起点,用四个章节串起历史的风云,“开始——行进——惊醒——逝去”,内容上逐层推进,将长城之梦展现出来,动人心魄总--分--总式文章的结构呈现先总说后分说,或先分说后总说的方式,中心明确,立意显豁。这种方法适合散文和议论文使用,就散文而言,可以选取“形散”的几个片段,通过几个片段来突出一个“神”。就议论文而言,可以采用几个标题式分论点,最后综合的方式来突显主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跑题现象发生,也可以有效缓解阅卷者的神经,使之放松、欢娱06年福建卷满分作文《空白中的独舞》用了三个小标题“茶:引恬淡上了心间”、“画:一片空白引情来”、“人:空白在心中”,前两个章节以“茶”的恬淡、以“画”的留白从两个方面巧妙隐喻人生,最后一个章节总论“人生”与“人性”,很好地体现了“分—总”结构前后对比式对比可以是矛盾的双方也可以是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它构成文章有机组成的两个部分,呈现前后有力的对照,或是性质上的正反对比。采用对比式,可以强化感情,也可以加强论述的力度,进而突显主题06年上海卷一考生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采用了“你的手我的手”、“当你握住我的手”、“我想握住你的手”为小标题,三个标题形象地表达了你我之间亲密的关系,后两个小标题以视角对换的方式在对比表达中倾注了浓浓的真情:一种视角是从“你”的角度来写“你想握住我的手”,另外一种视角从“我”的角度来写“我想握住你的手”,通过视角的巧妙转换实现了情感表达角度的转移。也可以呈现鲜明的性质上的对比:03年全国卷话题为“感情的亲疏和事物的认知”,甘肃一考生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采用了前后对比的四个小标题:“蓝色——流动的忧郁”、“蛹——自缚的悲哀”、“金色——我爱上了世界”、“蝴蝶——破茧后的美丽”其中“蓝色”和“金色”相对,用色彩准确表达了人的忧郁和快乐两种情绪,“蛹”与“蝴蝶”相对,表达了自缚自闭和冲破封闭后在阳光下飞翔的快乐的对比。06年山东卷满分作文《莫让浮云遮望眼》的小标题非常工致:“失落愁云”“诘难晦云”“海耻沉云”“影幻霞云”“自卑阴云”。寻找穿连的红丝线为了使段意鲜明进而使全文结构、主旨鲜明,在行文过程中,运用语句或语段作为穿连全文的红丝线,会使自己的文章条理清晰一线穿珠式文章用一条线索把所有零散的材料串联起来。这条线索一般是贯穿始终的一句相同的领起句或结束句它把全文材料有机组成在一起,排列整齐,语势贯通,使全文外在条理而内在有序1、岁记式选取几个典型的年龄段或时间段,作为起笔“岁”——人生特定阶段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和人生感悟,行文时可以根据中心的需要选取最具说服力的时间段,描述其特征或表达感悟,并在时间的推进中一步步深化主题。采用此方法,时间段的选择一定要典型,有代表性,不宜太密集06年北京一考生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是这样组织结构的,文章有三个主体部分,每个主体部分前,都有一句领起:“五岁的我,耳边是歌谣,回响在四合院中。”“十岁的我,耳边是琅琅书声,回响在四合院中。”“十五岁的我,耳边响的是推土机的隆隆声,回响在四合院中。”文章选取了典型的三个年龄段“五岁”、“十岁”、“十五岁”,以时间推移的方式,写出了时代的变迁。2、发散式以主旨为基点向外发散。围绕中心,形式多样。正文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描述或议论,大多以排比句或排比段的方式来组织,语言上文采飞扬,气势上前后贯通(1)总分论述式(2)排比抒情式(3)典型人物式4、穿插变换式(1)总分论述式——全文确立中心论点之后,可以分解成几个分论点来具体阐释。每一个分论点都做段首的领起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然后围绕此句具体论述。全文通过对几个分论点的论述从而突出中心论点。05年北京卷满分作文《说“安”》用了“志者,必先安心”“治者,必先安心。”“智者,必先安心。”“知者,必先安心。”四个排比段,列出了四个分论点。在每个分论点之后,又进行具体阐释,从而论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安心”的重要性。06年福建卷满分作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个主体段段首句都是中心句,“戈多是信念”“戈多是理想”“戈多是道德”从三个方面对戈多予以明确的阐释。(2)排比抒情式——采用排比句式,增强抒情效果。语势顺承自然,情势抒发豪放,犹如高山瀑布。语句应张扬情感、张扬文采05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留给明天》中有三个段落采用排比句作为领起段,“请留给明天一个蜕变的美丽”、“请留给明天一个勇敢的飞跃”、“请留给明天一个开心的微笑”,抒发了自己要留给明天美好事物的愿望,使文章形成清楚的结构层次。06年上海春季卷满分作文《天籁》用了三个领起句“月之音,静之音”“雨之曲,净之曲”“花之乐,生命之乐,神圣之乐!”,以诗化的语言、排比句式抒发内心的感受:用心才能听得到那些天籁,那些心里的声音,那些神圣的声音。(3)典型人物式——选取可以突出中心的典型人物,以其典型性格或典型事件为内容,以并列式结构处理。关于典型人物的选择,一要是能为主题服务的人物,二要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只有知名人物才具备可信性与说服力。06年江苏卷满分作文《人与路》如此构思:围绕“人与路”的主题,作者非常有创意地把妇孺皆知的“悟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从而揭示“取经之路”必备的三个条件。结构上也采用了三者并列的方式:“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沙僧,他总是默默的。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本分。4、穿插变换式——为了使文章形式多变,改变单一的结构方式,可以在段落句式整齐的基础上,稍加变化,使之异彩纷呈。句式的巧妙变化,能够更有力地表达情感,也能缓解视觉上的压力,增强视觉上的美观,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06年安徽卷满分作文《读•感悟》便采用了这样的结构,文章有四段起始句采用排比:“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与澄净。”“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读司马迁,读到的是刚直与坚韧。”“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而后文,为了避免单一重复,考生进行了巧妙的句式变换:“‘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品读苏武,读出的是忠诚,悟出的是伟岸。”下面接连用相同的句式写了品读谭嗣同、林黛玉、三毛。这样组织起来,文章素材虽多但不杂乱,既整齐又富于变化
本文标题:作文讲座之一、文章的结构之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9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