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1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5•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播信息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2)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取决与物体振动的幅度;(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真空中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发声体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植树可以在传递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1)此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速、声音的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在真空中即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2.(2分)(2015•南宁)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手影B.水面“倒影”C.水中筷子“弯折”D.雨后的彩虹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解答:解:A、手影是广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水面倒影是广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水中的筷子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2D、雨后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光学现象的成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2分)(2015•南宁)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明确题意,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分析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则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知,此透镜是一个凸透镜.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凹透镜和凸透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2分)(2015•南宁)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在电线上晒湿衣服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C.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D.不靠近高压电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解答:解:A、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可能使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有触电危险,故B错误;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同一插座板上,会造成电线中的电流过大,造成起火事故,故C错误;3D、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原则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2分)(2015•南宁)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是一款能够在不添加任何燃料的情况下昼夜飞行的飞机.当该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的()A.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增大B.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大C.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太阳能的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功和能综合题.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速度和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高度和质量也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也不变,故AB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太阳能的转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6.(2分)(2015•南宁)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6个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将已知条件代入便可求得.解答: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3G×2L=F2×3L解得F2=2G,所以在A处所挂钩码的个数为2.故选B.点评:熟练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7.(2分)(2015•南宁)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电铃D.电热水器4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功和能综合题.分析: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熟悉常见用电器的能量转化.解答:解:A、发电机工作过程中,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故A符合题意;B、电动机是利用电流工作的,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电铃是靠振动发声的,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电热水器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①做功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电功也不例外.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②熟悉常见的用电器能量的转化.8.(2分)(2015•南宁)“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A.密度小的绝缘体B.密度大的导体C.密度大的绝缘体D.密度小的导体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解答:解:“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密度很小,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全碳气凝胶”是密度小的导体.故选:D.点评:此题以新材料的特点考查了密度的特点及导体,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科学发展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9.(2分)(2015•南宁)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A.B.C.D.考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C、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是否有铁芯插入.解答:解:A、由图可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不符合题意;5B、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发电机的原理图.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奥斯特实验,不符合题意;D、电流的大小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在相同条件下,能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掌握发电机的原理图.(2)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10.(2分)(2015•南宁)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只有B选项符合.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11.(2分)(2015•南宁)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内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A.B.C.D.考点:电路图设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指示灯才会发光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且控制灯泡.解答:解:6A、由电路图可知,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不符合题意,故B不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1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C不合题意;D、闭合S1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2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根据题意得出两开关的连接方式和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分)(2015•南宁)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衣柜里的樟脑片升华时要放热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生活中的升华现象;能量的相互转化;分子间的作用力.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热和能.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凝华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升华吸热;(4)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改变手的内能,故A错误;B、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铁丝很难被拉断,故B正确;C、樟脑片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错误;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13.(2分)(2015•南宁)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A.导体的电阻的关系B.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C.导体的长度的关系D.通电时间的关系考点:焦耳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电和热综合题.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7电压不变,因此需要将右边容器中电阻并联.解答:解:在实验中,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再接入原电路,使通过左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与通过右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认识,注重了探究实验的考查,同时在该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中考物理常见题型.14.(2分)(2015•南宁)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则()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考点: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强和浮力.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根据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为F浮=G排=m排g,浮力相同,所以鸡蛋排开
本文标题: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9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