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1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共30个选择题、每题3分)1.随着人们的旅行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具体,当下只有旅行社才能委派导游提供服务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海南三亚市正在试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游自由执业模式,导游向通过网络平台或相关旅游机构预约其服务的消费者提供单项讲解或向导服务。这表明①导游执业模式是由消费方式决定的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需求侧升级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④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随着人们的旅行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具体,传统的导游执业模式难以为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游自由执业模式便应运而生,这体现了需求侧升级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故题肢②③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故题肢①说法错误。题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名师点睛】不是任何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消费与生产不相适应,则对生产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网络宽带化需求的日益迫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应运而生。4G能够快速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需求。这表明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②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③企业要坚持“高精尖”的战略定位2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网络宽带化需求的日益迫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应运而生”,这说明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4G能够快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这边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符合题意。“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夸大了消费的作用,②表述错误。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有“高精尖”的战略定位,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互联网正催生医疗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进。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预约等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让患者享受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必将①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②创造消费动力,促进个性消费③推动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利润④降低医疗费用,扩大企业规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生产决定消费,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必将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也会为消费创造动力,促进个性消费,①②正确;企业利润的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未必会提高企业利润,③不选;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未必会降低医疗费用,扩大企业规模,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4.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增多,应用人群的不断拓展。如今,微信使人们的沟通方式再一次改变;微商购物也让人们的网络购物又有了一个新选择;商家也纷纷试水微信营销。微信已成为一种更为新潮的生活方式,3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①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微商购物也让人们的网络购物又有了一个新选择”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选项②符合题意;“微信已成为一种更为新潮的生活方式,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故选项③符合题意;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5.在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国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材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③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中,“传统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这表明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④符合题意;题中材料未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排除①;生产决定消费,③错误。故选D。6.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4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D.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入市改革,使得村民收入得到了增加,说明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项符合题意;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材料中从交易收益中拿出钱来入股某公司的行为属于投资行为,并非属于股份合作制,A项观点错误;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但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观点错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分配的主要方式都是按劳分配,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点睛】正确认识各种收入。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7.“聚土地”是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商公司将土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管理,消费者网上认购土地使用权,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而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聚土地”项目有利于①依托互联网络,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②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民个体劳动所得③变革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④创新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答案】B【解析】“聚土地”项目与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无关,①不选;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获得的土地租金和工资收入不属于个体劳动所得,②不选;“聚土地”项目的实施变革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新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③④正确。点睛: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均可转让,但土地所有权不可转让,也转让不了。因为土地不属于承包者所有,承包者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8.2017年8月20日,中国联通集团下属A股上市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发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引入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大型互联网公司,首次出现“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的资本与业务创新模式。这一改革有利于①培育壮大中国联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②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③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②选项错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所有制结构的问题。题目中,中国联通集团发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引入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大型互联网公司,首次出现“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的资本与业务创新模式。这一改革有利于培育壮大中国联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①③选项入选。选A。9.近年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项,数额累计15146亿元。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这说明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着力优化经济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非公资本控制力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答案】A6【解析】【详解】“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这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A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B表述错误。应该是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不是增强非公资本控制力,C表述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B【解析】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强多了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均说明了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故②③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公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选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的表述错误。选B。点睛:易错点---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7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等于国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具有控制力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11.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福利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他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A.6万元、3万元B.5万元、4万元C.6万元、4万元D.7万元、3万元【答案】A【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小张在国有企业工作,其年薪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炒股需要投入本金,所得是按资本要素所得;故B正确;小张搞的技术发明所得是按照技术要素分配所得,BC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收入分配制度【重点突破】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②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1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