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公德与私德厘清公德与私德的关系以及公共准则与文明礼仪问题,对于加强每个公民的公共道德意识,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道德水准,创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请先下后上,依次登车公德和私德的内涵怎可旁若无人?一、公德与私德研究的渊源在我国漫长社会历史发展中,构建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体系,这样一个丰富庞大的体系导致我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法律甚至艺术当中都充满了泛道德主义的特点。而这种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被我们现代社会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公德”观恰恰成为了最为薄弱和内涵严重缺失的一个环节。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桎梏,使整体社会形成了“克己奉公”的道德观,整个社会在发展中缺少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尊严”的尊重,仅仅是对家长、家庭和社会尊卑地位关系的尊重。因此,“公私之辨”便被历来所强调。二、公德私德的概念表述及其内涵⑴有关“公德”和“私德”概念的表述,最早见于西方的道德哲学文献中。⑵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思想创始人边沁首先使用这对概念。⑶在论述日本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提升国民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福泽谕吉于《文明论概略》中,将西方的”公德““私德”概念输入日本。公德: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用于处理个人与社会(或国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私德:在私人领域中的道德。用于处理个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规范。公私德的起源公德和私德的概念最早见于18-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密尔紧随其后,边沁在其代表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首次明确表述了功利主义原则,把伦理学称为指导人们行动以得到最大幸福的艺术。他注意到公共伦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即行政管理的范围就是公共伦理的范围,而不是私人伦理的范围。密尔沿着边沁的思路进一步提出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概念。而梁启超正是从边沁密尔等人的著作中发现了公德与私德的概念,并加以引申和发挥。他的系列文章《新民说》,就有《论公德》和《论私德》的重要章节,最早提出了公私德。他这样定义这两个概念,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当时他祈望用新道德来改变国民素质。《新民说》中德性之公私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关头,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高度写下了著名的《新民说》,其中较为集中的阐述了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公德和私德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公德和私德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能提高国民素质,造就新民,为国家尽责。私德的内涵在梁启超看来,私德主要指中国传统道德,特别是历史上的儒家道德传统。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即个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内圣之道”三、公德的内涵(三个层次)⑴社会公德﹙最低层次﹚:也叫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普遍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中都存在的。”⑵人道主义﹙第二层次﹚:它重视人的尊严、价值、权利和幸福,强调人生而自由的意义。⑶国民道德﹙最高层次﹚:通常经过国家特别提倡,并且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广泛的宣传而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例如“五爱”公德。社会公德事迹2012年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感动了好多人,值得我们全社会学习。人道主义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3月13日,应日本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包机前往日本,参加救援行动。图为救援队员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结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一词19世纪才出现,与人文主义的词源含义完全相同。人道主义广义: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而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任何人都当作人看待的行为。简言之“把人当人看”的行为。狭义:视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为最高价值而使人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的行为。简言之“使人成为人”人道古代人道概念十分宽泛而混合道德与法于一体。人道是人所当行之道,是人的一切行为规范总和。《左传》:天道远,人道迩。《易经》: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国民公德之反面教材姓名:汪精卫,原名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883年5月4日卒: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描述: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首领,后为汉奸。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后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36年西安事变后,准备乘机取代蒋介石出掌政权。蒋介石回南京后,汪精卫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四、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梁启超的观点)〈联系〉首先,公德与私德有明确的界限。“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其次,公德与私德不可分割。公德私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立…无公德则不能团。”﹙总结﹚私德是公德的前提和基础,公德是私德的发展和完善。〈区别〉公德形成于公共生活中,私德是由私人生活塑造的;公德是公共利益的反映,私德是自我利益的反映。公德与私德的关系首先,公德与私德有明确的界限。公德是与私德相对而言的。“公”是指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在共同生活中,公民的所有行动都具有公共的性质,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公德行为。所以简单地说,公德就是公共领域中公民的道德活动。它关系到其他公民的公共生活,关系到公共领域的正常秩序。梁启超把公德定义为“人人相善其群”,这无疑是正确的。“群”既指公共领域,也指共同生活的公民,“群”就是“公”。“群”是公德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公德的评价者、监督者。“相善其群”就是“德”;它是公民与群的关系。只要生活在公共领域中,公民的活动便无不具有公德的规定性。它影响公民的共同生活和公域的公共秩序,又受到公民的限制和公共组织的管理。其次,公德与私德不可分割。划分公德与私德,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任何行为不管是在公域还是在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双重规定性。二者只有“显”和“隐”、现实和潜在、真象和假象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公德行为可以转化为私德行为;私德行为同样可能具有公德的性质。所以,公德与私德既可以指称不同行为的单一性质,也可以指称同一行为的双重性质;而且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以对方的面目存在。相互转化在于公德与私德同出一源。无论是公德抑或是私德,都是由个人承担的。个人的主体性产生了公德与私德的分殊和并存,又实现着公德与私德的转换和互异。与公德相比较,私德行为只是影响自己和家人、亲戚和朋友,它不需要公众评价和监督,也不需要公共组织协调和处置。私德往往发生在私域,但也不完全如此。随着公共领域的扩展,私域的范围越来越小。但与此同时,家庭的功能却日益社会化,因而很多私下的行为也移置到公共领域。梁启超把私德界定为“人人独善其身”,也是不无道理的。能够爱自己和家人、爱亲戚和朋友,无论是在私域还是公域,都是良好的私德。而在私人领域如果不“独善其身”,如果不爱自己和家人、不爱亲戚和朋友,私德行为就会超出私域之外,跃升为公德行为,并受到公域的制裁。所以私德与其说是领域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度”的问题。注意:(1)社会公德是相对于个人的私德而言的。所谓私德,一般是指在个人的私生活中的行为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如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行为以及个人的品德表现、生活习惯、作风等,而关系到集体、组织、阶级,以致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行为,就是所谓的社会公德。(2)就公德和私德相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更注重于公德,但私德和公德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二者的界限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范围内属于私德的行为,在另一范围内,又表现为社会公德。摘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五、道德准则的排序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契约。一般而言,一个道德准则与社会契约的关系愈近,其社会公德性程度愈高﹙私德性程度愈低﹚,反之,一个道德准则与社会契约的关系愈远,其公德性程度愈低﹙私德性程度愈高﹚,这使得道德准则的公德性或私德性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公德性准则具有较强的义务性,而私德性准则具有较弱的义务性,或者说是超义务的。一个好的道德体系应当以公德为主而以私德为辅。﹙这并不意味着私德是无足轻重的。﹚六、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建设⑴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⑵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绿灯、上车要买票等等。这样一种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⑶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但是要保持公民权。
本文标题:59公德与私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2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