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学生
相信自己……物理不难……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知识梳理1、分子⑴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为10-10m。⑵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④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2、电荷⑴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灰尘、轻质球等。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⑶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得到了多余的电子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⑸电中性: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①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电子带负电,失电子带正电)
本文标题: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4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