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金缕曲赠献人民教师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与爱,无论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一、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二、教师劳动的价值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宏观: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微观: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和幸福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其次,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自我实现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所享有的特殊权利主要有:1.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4.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所应当承担的各种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除了必须承担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般义务外,还必须履行如下基本职责。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一)教师角色的“角色丛”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的角色2.“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角色3.管理者的角色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5.研究者的角色教师角色冲突及其解决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3.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4.教师角色同家庭角色的冲突教师的素养1.高尚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宽厚的文化素养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3.专门的教育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育研究素养4.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健康总论健康新理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角色模糊人际应激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家庭与工作技术应激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社会压力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个性的发展高血压人格抑郁型人格癌症敏感型人格酒精型人格缺乏相互独立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1、某些教师缺乏师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教书育人3、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师源性心理障碍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这指的主要是家长和教师。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有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当他们到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到18%。三、压力会对教师产生哪些危害?有压力的时候你有什么反应?生理变化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瞳孔扩大紧张性头痛、警觉性提高频尿、冒汗、口干舌燥、肠胃不适、消化系统紊乱皮肤问题肌肉紧张、背痛血压(血糖)升高睡眠失调疲劳感、全身无力、倦怠行为变化作息不正常药物滥用饮食失调、食欲异常(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烟酒过量搓手抖脚、坐立不安、强迫行为说话滔滔不绝、说话急促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许多危险、意外事件社会退缩、故意旷职、精神恍惚认知变化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健忘、丢三落四判断力减弱、无法清楚思考钻牛角尖、遇事迟疑不决丧失自信夸大的压力感情绪变化焦虑、紧张抑郁、缺乏生活情趣沮丧、情绪低落无助感情绪的波动生气、易怒、敌意、莫名其妙地发火压力的危害长期忍受精神压力,生病概率会增加3—5倍,积劳成疾引发旧病50-90%的门诊病人自诉有压力问题。3%的成人有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压力与六大致死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疾病、癌症、肺炎及并发症、意外事故、肝硬化、自杀。压力已被列为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扭曲价值观扭曲人格调适压力的途径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专家处理社会支持系统四、如何调适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一)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心理健康应主要靠自己来维护。只有自己才能最好地帮助自己,一切外部的帮助只能是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都只能通过个人的吸收、内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人们的健康60%取决于自己!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等影响。重要的是改变自己(一)如何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1.认知调节—减压的前提2.情绪调节—减压的核心3.人际关系调节4.生活节奏调节5.提高时间管理策略1.认知调节—减压的前提调节对自我的认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自我概念水平偏低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调节对自我的认识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窗口理论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了关于人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被称为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乔韩窗口(JohariWindow)—自我结构公开我秘密我盲目我未知我后退一点高尚理想与个人发展目标教师群体自我人格中“超我”力量强大人生需要减法,降低目标放弃是智慧取与舍的选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一,要正确评价自己,合理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克服嫉妒心理。第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量力而行。第三,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教学效能感。第四,调整认知,接纳各种“不完美”。第五,悦纳教师职业,摈弃不合理的比较方式。2.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策略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为什么要进行情绪调节?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是有能量的情绪能控制人当人们心理上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情绪需要表达,接纳,不要压抑《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五脏:过喜则伤心而气散,过怒则伤肝而气上,过思则伤脾而气郁,过忧则伤肺而气结,过恐则伤肾而气下。如何进行情绪调节?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出气果,发泄球”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学会放松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调换环境,休假旅游寻求宗教寄托3.人际关系调节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注意转换角色,不要以我为核心。培养对人的兴趣,扩大社会交往层面积极助人,与人合作。多与别人倾谈,学会表达与沟通,交流思想与感情。恰到好处地把握人们交往的距离拿别人当回事,别拿自己当回事4、生活节奏调节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当安排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不要太功利关爱生命,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5.提高时间管理策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时间是一种选择时间是持续兑现的支票无法开源也无法节流,只能有效的利用(二)构建学校的心理支持系统1、校长要有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意识2、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职业咨询与压力辅导,建立有效的支援机制3、制定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给予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帮助4、改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建立公平的内部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无条件的尊重”----罗杰斯1、尊重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2、尊重受到孤立和拒绝的教师3、尊重有过错的教师4、尊重有严重缺点教师5、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教师6、尊重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教师:1、有明显的外部精神刺激事件的人2、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自卑者3、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交流者4、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家庭破裂、缺乏温暖关爱者5、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看问题消极者6、谈论自杀,有自杀暗示者(三)积极获得社会支持什么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从他人那儿所能获得的心理支持。社会联系的最大来源是一个人的配偶及家庭成员、亲属,其次为朋友,同事及社会组织。后者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但不是前者所能取代的。社会支持的理论基础就是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原则。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需要注意六点:1、要有男有女。2、要有老有少。3、要有亲人还要有朋友。4、要有“异己”。5、支持系统要经常培育。(四)主动求助专家的处理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1.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2.加强教师在职提高教学反思校本培训校外支援与合作祝愿大家都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本文标题:第十五章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7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