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MTM-主要动作要素
MTM主要动素NoteR伸手Reach伸手是一种将手指或手移到某一确定的或不确定的位置的基本动作。R-1动作距离超过80cm的时值采用外推法计算,外推法采用每5cm一个距离跳跃段R-2如果手的动作长度由于身体其它部位的帮助而缩短,那么缩短的部分要从总的动作距离中扣除R-3只有当“伸手到一个物体,该物体放在另一只手里“,而且抓握距离≤7.5cm时,才能按状况A进行分析。否则按状况B进行分析。R-4只有当通过高度练习能将地点牢牢记住,使得动作不需要视觉控制就能进行时,“伸手到一个物体,该物体一直位于一个准确地确定位置“才能按状况A进行分析。R-5如果从容器中抓取满手物体或从一堆物体中抓取满手物体,这种伸手是一个R–B动作。R-6如果手在动作过程中拿住某一物体,而该物体对整个动作没有任何妨碍,且动作结束后用手指抓住物体,那么就要按着伸手进行分析。R-7如果动作既具有状况R–C也具有R–D的典型特性,那么就按照R–C进行分析。容易出错R-8在散射视野外同时伸手时,在高等控制程度的情况下,须对第二只手考虑一个互相影响路程。为此第二只手的剩余路程至少算4cm。m值的定义Page1of22G抓握Grasp是为了用手指或手获得对某一物体或数个物体的足够控制而执行的动作,以便能够执行下一个基本动作。G-1如果有上海手指或怕损害物体的危险存在,那么状况G1A便被看作G1B。G-2如果因戴了手套而妨碍了手的抓握,在这种情况下须实际测量抓握时间。G-3用镊子、钳子或类似的工具抓取物体时,不是按着抓握,而是按着递送来分析(参见M-3,P98)手的直接抓握才可以按照抓握来考虑G-4尽管有了足够的联系,如果递送动作仍由后补抓握而延缓,那么把后补抓握G2当作是需要占用时间的动作而进行分析。*一般不会占用时间,但递送时间短时需考虑G-5如果一只手拿着某物,另一只手抓住,以便用双手在物体上执行下一个基本动作,这时动作不是换手抓握G3,而是状况G1A或G1B。G-6如果递交一个很小的物体,或者对手有伤害的危险,或者有损害物体的危险,那么在这之前的伸手须按状况D进行分析。G-7如果物体互相咬合或互相粘合,那么为把物体分开所需要的动作须额外进行分析。G-8抓握混合在一起的大部件时,G4A可变成G1A。部件须能够像单独放置那样被抓起来。*G3总是记录在接拿的手的一列中。RL松开Release是一种为解除手指或手对某一物体控制而进行的基本动作。RL-1在抛扔过程中(递送动作状况B),松开的动作在递送动作之中,因此对其在时间上不作考虑。*如果夹式抓握由于手指的移动(例如,后补抓握G2或困难的连接操作)而变成了接触抓握,则解除控制采用的是松开动作RL2。Page2of22M递送Move是指用手指或手把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运输到一个确定地点的基本动作。M-1当抓握距离7.5cm时,把一个物体递送到另一只手中就不能按着M-A,而是按着M-B递送进行分析(参考规则R-3)。M-2间隙≤12mm的递送动作之后总是有连接动作。M-3手持工具向物体移动,以便用工具控制该物体,是递送动作(参考G-3)。M-4如果把手作为工具使用,例如作为敲击或刨槽工具,就要作为递送进行分析。M-5重力≤1daN或阻力≤1daN的情况已在标准时值中考虑了。M-6如果得出的用力程度介于卡中给出的daN值之间,那么总是选择下一个较高的值来计算时间。M-7如果递送某一已经得到控制的重量,那么对静力成分就不再加以考虑。*间隙25mm状况B,间隙12mm≤25mm状况C,间隙≤12mm递送+连接P连接Postion是一种由手指或手完成的基本动作,以便将一个物体插入另一个物体中,或放在另一个物体旁。P-1如果插入深度大与2.5cm,那么对超出的距离采用相应精度的附加动作进行考虑(递送或者递送或连接)。P-2如果插入之后紧接着需要用力,那么这种情况要额外用基本动作挤压来分析。P-3手或手指的插入总是按着对称连接S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伸手动作应用M-C来分析。*容易出错P-4连接时,如果连接的位置看不见(盲目连接),就必须对出现的基本动作进行分析,而不是按着连接时操作困难进行分析,这方面无法制定通用的规则。P-5在正常视野之外二点的连接时,要对这二个连接进行先后分析。在第二次连接之前有视线移动,而且还要分析一个短程的递送状况C。Page3of22AP挤压ApplyPressure是用全身肌肉的力量去克服一个阻力。这里没有明显的动作(≤6mm)。AP-1如果组成部分AF、DM和RLF没有按着所定义的方式出现,那么对每个成分进行单独分析。AP-2为对某一重物实行控制而进行的挤压,不能代替继而进行的递送动作的静力成分SC。由于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有可能在递送动作之前必须进行挤压。D分离Disengage是由手指或手进行的基本动作,以便取消物体之间的连接,在此原有的阻力会突然消失。D-1因为易碎或易损坏的部件、或者有伤害手指或手的可能而必须进行的小心操作,一般通过采用高一级的配合等级来加以考虑。如果涉及的是一个D3,那么就必须对额外的动作单独分析。D-2如果分开时出现卡边,通常把D2增加一个G2,D3增加一个APB,进行分析T旋转Turn是空手或负载的手绕小臂纵轴运动的基本动作。T-1只分析标准时值卡中给出的旋转角度。之间的值按着一个大的旋转角度取近似值。T-2空手旋转时可采用负载手用力程度≤1daN时的时值。表示用力程度的符号“S”不填入。T-3旋转后如果建这是连接,那么连接前要加一个短程递送M-C分析。***Page4of22ET视线移动EyeTravel视线移动是将视线从一个位置上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上而进行的眼睛动作。ET-1只有当视线移动是一个独立的基本动作时,也就是说,在执行下一个基本动作之前,眼睛必须完成它的任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按着视线移动进行分析。*标准时值卡中其他动作的时值已经包括了为此必须的眼睛动作。*视线可能易懂的最大角度是70°,最大时值20TMU。EF检查EyeFocus检查是为了在正常视野范围内,确定物体上容易区别的特征是否存在而进行的眼睛活动。EF-1当检查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动作时,才进行检查,也就是说在进行下一个基本动作之前,眼睛必须先完成它的任务。EF-2如果在视野范围内要认定几个特征,而且必须对每个特征进行判断,那么就必须在考虑视线移动的情况下分析相应多次的EF。*正常视野内最多可三个标记一起查看。*检测标记要求对每一个特征都充分集中精力。即使在正常视野之内视线移动也是必要的。*10cm×10cm一个检测面,*圆柱体长度30mm,Ø≤30mm(2次),Ø≤100mm(3次),Ø100mm(4次)阅读EF=7.3TMU,可以获取1个单个词,3个以内的数字字母,一个符号书写摆好书写工具M-C+P1SE;方向变化45°,需要一个新的递送动作M2C。Page5of22动作序列|同时动作,是由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时执行的单个的或一系列的动作。[]先后相继的动作,是由身体相同的或不同的部位、没有时间重叠和间断先后执行的一个或一系列的动作。()组合动作,是由一个身体部位同时执行的两个或几个完整的动作。A-1视线功能、身体、腿部和脚部动作的编码填在右手的编码栏中。腿部和脚步动作在个别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理解也可以用左手的编码栏。A-2过程时间用编码PT来表示,填在右手的编码栏中。A-3手等待和持续握着的时间不填在编码栏中。如果对理解分析有必要,可在文字栏中注明。A-4如果不负担重量,弯腰或蹲下以及从弯腰或蹲着站起和身体旋转可以同时进行。A-5如果不负担重量,迈一步可以和弯腰或蹲下以及从弯腰或蹲着站起同时进行。A-6如果要移动重物,那么所有的动作要按先后进行(规则A-4和A-5在这里不适用)。Page6of22FM脚部动作(不超过10cm)FootMotion脚部动作是指脚向上或向下运动,并以脚趾关节或脚踝骨为旋转中心。FM脚部动作不需用力或只需用很少的力便可进行。只靠脚或腿的自身重量就已达到轻微用力。FMP必须用强大的压力(大于5daN)才能进行脚步动作。脚部动作的时值包括由于脚步增力造成的延缓。*脚部动作是指脚尖或脚跟小的动作,动作长度不超过10cm。在长的动作长度则按腿部动作进行分析。LM腿部动作LegMotion执行腿部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将腿部以膝关节或髋关节为中心向前、向后或向侧面运动,而身体轴线没有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对于所有≤15cm的动作长度,得出时值为常数7.1TMU。超出此范围,每超出1cm就要考虑一个补充值0.5TMU。LM-1如果腿部动作须在施加压力之后才能进行,那么就须额外以APA来考虑。SS侧步SideStep是在完成走一步或二步时,身体轴线向侧面移动的身体动作,在此没有身体旋转。*30cm分析伸手或递送,≥30cm才开始分析侧步。SS-1通常,小侧步(状况130cm,状况260cm)和同时执行的伸手动作或递送动作互相重叠,所以不进行分析SS-2如果第二条腿部后跟上来的动作不是独立的基本动作,那么侧步状况2就按着状况1进行分析。SS-3如果在一个方向上必须先后执行二个侧步,那么第一个侧步总是算侧步状况2。Page7of22TB身体旋转TurnBody是迈出一步或二步使身体绕身体轴线向左或向右转动的身体动作。TB-1小于45°的身体旋转被看成是身体帮助。TB-2如果在一个方向上必须执行二次身体旋转,那么第一次身体旋转总是按着状况2进行分析。TB-3大于90°的身体旋转之后跟着行走。*带重量负荷,就按着一个TBC2和一个TBC1分析*不带重量负荷,就按着一个TBC1分析第二条腿后跟上来在这二种情况下都看作是迈第一步。TB-4如果第二条腿后跟上来的动作不是独立的基本动作,那么就把身体旋转状况2作为状况1进行分析。W行走Walk是由身体向前或向后迈出一步或几步而执行的身体活动。*步长与负载的关系参考值:≤2.5daN,0.85m;2.5daN≤15daN,0.75m;15daN,0.60mW-P无障碍,负载≤23daNW-PO有障碍W-PL负载23daNW-1如果台阶不高于30cm,那么把上下楼梯看成是行走。W-2后退几步总是按着有障碍的行走来分析。W-3如果地面特征和重量23daN这二个障碍特征同时出现,那么用符号W-PL来表示行走,因为重量因素优先。Page8of22B弯腰Bend是在站立的情况下上身向前倾斜,而使双手能够着膝盖或膝盖下面的一种身体动作。AB从弯腰直起ArisefromBend是把已向前弯曲的上身恢复到直立状态的一种‘身体动作。B/AB-1在弯腰和直起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伸手或递送动作。对弯腰或站起之后的剩余距离要以短距离的R-或M-动作、通常是10cm,按相应的动作种类进行分析。B/AB-2如果弯腰时双手不能够到膝盖,那么就把动作看成是身体帮助。B/AB-3把坐姿是上身弯腰看成是身体帮助。**容易出错S蹲下Stoop是在站立姿态时,在膝盖弯曲的同时,上身向前倾,使手能够到地面的一种身体动作。AS从蹲着站起ArisefromStoop从蹲着站起是上身从蹲着回到直立状态的一种身体动作。S/AS-1在蹲下和站起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伸手或递送动作。对蹲下或站起之后的剩余距离要以短距离的R-或M-动作、通常是10cm,按相应的动作种类进行分析。KOK单膝跪下KneelonOneKneeAKOK从单膝跪着站起ArisefromKneelonOneKneeKOK/AKOK-1在单膝跪下和站起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伸手或递送动作。对单膝跪下或站起之后的剩余距离要以短距离的R-或M-动作、通常是10cm,按相应的动作种类进行分析。Page9of22KBK双膝跪下KneelonBothKneesAKBK从双膝跪着站起ArisefromKneelonBothKnees*再伸手没有10cm的剩余距离。SIT坐下Sit是从站立状态把身体落在一个座位表面上,并把上身向后靠的一个身体动作。STD站起Stand是将坐着的身体带回到站立状态的一个身体动作。SIT/STD
本文标题:MTM-主要动作要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7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