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第四讲-春冬之间
第四讲春冬之间2011.10.30三字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叫做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循环交替、运行不止,永远没有尽头。)《尧典》关于四时的论述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把天文、历数和物候、人事紧密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然整体。它说,春天人民散布田野,从事耕作;鸟兽发情交配,繁育后代。夏日人民“相就而助成耕耨之事”;鸟兽暑热脱毛而皮革外露。秋季收获已毕,人气平和而安居;鸟兽毛弱更生而润泽鲜好。严冬人民藏于屋内取暖以避寒;鸟兽生出茸茸细毛以自温。这些论述尽管很简单,但是明显地表露出整体地观察世界的思维倾向,并由此开启了古代四时说的先河。春《说文》;“春,推也。从草,从日,屯声。”草,春时生业。《尔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英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出自《易经》,本来是形容《易经》的内容广博。《易经‘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两之。”三光:指目光、月光、星光。出自班固著《白虎通义》:“天有三光日月星”。三才,指的是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指的是日光、月光、星光。日《商族源流史》242页2001年、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省玉溪市共同开展了两次抚仙湖水下遗址探秘活动;2007年,云南大学民族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云南考古研究所等七家部门对玉溪抚仙湖水下2.4平方千米的石质建筑群落开展了考古工作。《抚仙湖水下考古》一书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其中提到说在抚仙湖水下遗址发现了“非常奇特”的“两个类似正在发射光芒的太阳的图案”,而且,“类似太阳的图案曾在云南省沧源县的岩画上出现过。这个图案很容易解读,因为人类对太阳的崇拜和敬畏古今中外都有,是古代民族共同的信仰和宗教现象”,特别是“今天发现的图案不但是在水下,还是阴刻的,有凹槽,这更原始”。有专家认为2006年6月19日出现于抚仙湖水下遗址不规则石头上的图案并不仅仅是“太阳”的图案,因为两个图案并列在同一石质构件上,图案“两个圆”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经过易学分析,它们分别是一个太阳、一个月亮的图案。中华各民族对太阳的崇拜西藏地区的珞巴族同胞认为,主管太阳的乌佑是女性.在珞巴人心目中,太阳生长出万物,是一个伟大的生殖神,而人类子孙后代的生育由女性承担,因此,太阳也就是女神,祭祀太阳活动白然让女性来主持。珞巴人祭祀太阳神的时候,有一连串的仪式,其中最隆重的就是杀牲献祭。届时,要选一头强壮身大的牛,让女性主祭者做象征性的宰杀,并向太阳神做献祭的动作。《太阳山柳叶湖文化》44页“日”是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日”像太阳,中间的一横代表光。甲骨文“日”不圆,是因为用刀刻在骨头上,不容易画圆。过去曾人批评汉字落后,说汉字的象形字不象形,并“日”字为例,说:“谁见过长方形的太阳?”太阳当然是圆的,世上不会有长方形的太阳。为适应方块字的特点,把“日”字写成长方形,隶书以后的事,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写。“日”的本义是太阳。《尚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太阳月亮运行起来了,就有了冬天夏天。)这是日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没有变。现在常说的“日出、日光、日食、日落、日照”等词中的“日”,都是太阳的意思。“日”的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有时也泛指一昼夜)。这是“日”的又一基本意思。《列于·汤问》:“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而到了一天的中午离人远了。)再引申“日”可当每天讲,如成语“日积月累、日近有功、日理万机、日新月异、日臻完善”等。“日”由指某一天既可引申指从前的某一天,即往日;又可指今后的某一天,即他日。“日”的这两个义项本来用得就不多,在现代汉语中更不再使用,改由“昔日、从前、往日”和“他日、改天”表示。“日”内指一天再引申泛指时间、光明,如“日月如梭、爱惜时日”等。“日”各义项的关系,大致如下图:屯段玉裁注:屯象草木之初生。也就是说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芽。草木破土而出必先聚集力量,义为聚集。因为破土之前聚集生命力,也有生机的意思。夏《说文·复部》:“夏,中国之人也。以别于北方狄,东方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所以,“华夏”就是指繁荣美好的中国(中原地区),那里繁衍生存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央,故又把居住地区称为“中国”。据古书记载,山西、陕西一带人们把壮大雄伟的东西部叫“夏”,所以“夏”的引申义就是大。建立在黄河流域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就叫“夏朝”。由大再引申,大的房屋也叫“夏”。古人说:“夏,大殿也。”这就告诉我们,高楼大厦的“厦”最初就写做“夏”,后来才做“厦”.读音也有了改变。“夏”历来被用来指称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这虽是假借,却成了它的主要义项。在通用汉字中,“夏”不做义旁,只做声旁,如厦、嘎等,厦读sha和xia,嗄读sha和a秋《汉字之趣》110页古人观念中的“秋”有“凋敝‘、“肃杀”的含义。按照五行观念,五行与五方相配,金属西方。五方与五时相配,西方属秋。五时与五志(怒、喜、思、忧、恐)相配,秋属忧。五志与五声(呼、笑、歌、哭、呻)相配,忧属哭。五行:木火金水土五时:春夏季夏秋冬五志:怒喜思忧恐五声:呼笑歌哭呻五方:东南西北中央正因为如此,金、西、秋、忧、哭这一连串的概念就有了某种性质的一致性。从黄河流域的物候情况来看,秋季为草木凋零、凋敝之时,中国人常说: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人是自然的一分子,置身于草木枯黄凋敝的秋季,人自然会有一种肃杀之感。自古文人骚客就有悲秋的情绪。最典型的诗句为“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按照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人的一切行为都要与天地自然相吻合,因而,中国古代行刑的时间也定在秋季。《中华民俗百科:风俗·习惯·万年历》170页立秋忌旧时汉族地区认为立秋为大节,故禁忌繁多。此日农家忌家人在田间行走,否则以为秋收必不好。识字的人家多用红纸写上“今日立秋,百病俱休”,贴在墙壁上,用以避邪。为什么“愁'字从“秋”得声“?““愁”字亦从秋得声。《说文》:“愁,忧也。从心,秋声。”愁又通“愀”。愀指容色改变貌,又指忧愁貌。愀所指的容色的改变,只是指改变为肃杀的、忧愁的容色,而不是改变为喜乐的容色。忧、愁二字古音为叠韵。《说文》:“忧,愁也。”“楸与秋楸‘与“秋’有内在联系。楸字从木,秋声。楸为木名。《本草纲目》以为:“楸叶大而早脱,故谓之楸。唐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又,民间传说,在每年立秋的那一刻,楸树所有的叶子都要神奇地翻个个。总之,按照古人的观念,楸树与秋有一种内在的关系。《廊坊市志(全三卷)》1874页老楸树香河县戴家阁老楸树,原为观音阁前古树。今阁已毁,只存此树。树干直径1.5米,树高约20米。虽历经沧桑,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据传每年立秋之日,树叶皆背面转向太阳,当地人称其为“神树”。树龄约有700年左右。秋气为肃杀之气:秋季与“肃”字的联系肃字及从肃的字与秋季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还是与五行观念有关,因为秋天草木凋落,一片萧瑟、肃杀之气,使人忧愁,因而说秋气为肃杀之气。而且,愁字亦从秋。从肃的“萧”字也与秋季联系密切。“萧晨”即凄清的秋晨。“萧瑟”为秋风吹拂树木之声。秋天是一种萧索、萧条的景象。因而,萧萧、萧索、萧条、萧寂、萧森、萧骚等一连串的词都大有秋意。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中国古人以为人事必须与天意相吻合,因而,中国古代斩绝犯人也选在秋季。正因为如此,产生了一系列有连带关系的文化现象。秋官官名。《周礼》中刑官的总称。相当于后世的刑部。秋为万物肃杀收敛之时,天子设秋官主刑,取肃杀之意。秋官掌国之刑法,佐天子以刑规范万民。冬甲骨文、金文“冬”“终”同文,意思是“最后、始终”。甲骨文屯南七四四:“癸卯卜,甲启?不启,冬夕雨。”(“癸卯日占卜:第二天云开天晴吗?云不开,终夜下雨。”)篆文的“冬”字与“终”宁己分开,本义为“冬季”。因为黄河流域冬季会结冰.故特意增加了“冫”(冰)旁。这是由最后义引申出来的,因为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春秋·隐公二年》:“冬十月,伯姬归于纪。”(“冬季十月,伯姬嫁到了纪国。”)这是“冬”唯一的义项,几千年没有变。冬、冻二字古音近义通。冬耕、冬酒、冬眠、冬笋、冬闲、冬训、冬运、冬装等词语,用的都是冬季的意思。在通用汉字中,“冬”不做义旁,只做声旁,如咚、终等。简化汉字“图”的“冬”,既不是义旁,也不是声旁,只算是个记号。以“冬”为声旁的字,读音不尽相同,要注意:或dong或zhong。冬、中二字古音近义通
本文标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第四讲-春冬之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7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