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现代遗传学》课程复习提要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年级2015专业农学层次本科课程名称:现代遗传学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1.性质。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典遗传学(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等内容,该课程内容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名词术语多。要求学员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普通遗传学,性别决定,染色体学说,基因学说,基因工程及遗传与发育学说的经典内容,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不同层次上对对遗传学有较完整和系统的认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和应用,熟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并且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目标。现代遗传学是基础生命科学中最具有综合性的中心学科之一,也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系统介绍遗传学基础知识,使学员达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专业函授本科毕业水平。通过学习让学员以经典孟德尔遗传为基础,使学员能够在当代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较为熟练地解决实际中的遗传学问题;在辅导安排上引导教学内容既突出重点、难点,又适当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员学会从遗传学的视角去欣赏生物的美妙,去发现和思考身边的遗传问题,对现代遗传学概念有透彻的理解,掌握基本遗传分析方法,思路清晰,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根据具体要求和目的查阅相关文献,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教材:《现代遗传学》,贺竹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考试试题类型:1.名词解释2.填空3.判断4.选择5.简答6.分析辅导教师:伍均锋(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高级讲师,教科研处主任)联系电话:15631580688邮箱:wjf6512@163.comQQ:17917781182《现代遗传学》教材先进性和系统性分析我们采用的《现代遗传学》是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竹梅编著的教材,贺老师曾获得首届“谈家桢遗传教育奖”,是广东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道德与伦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委员。遗传学自1900年随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而诞生,半个世纪后,至1953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进入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时代,又花了大约半个世纪,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到了基因组遗传学时代,近10多年来,新的分枝学科表观遗传学正在飞速发展。遗传学的第一本英文教材出版于1906年,作者Lock将书名取为《Recentprogressinthestudyofvariation,heredity,andevolution》而不是《Genetics》,因为作者考虑到遗传学这一名词在当时还刚刚被提出来,对其定义还不明确。但遗传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而且已成为了影响生命科学各学科发展的核心学科。《现代遗传学》年青但硕果累累。当今遗传学的先进性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因组的研究和认识;各种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依据遗传学的特点,本人认为遗传学教材先进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引入遗传学新概念和发展已有概念。2.注重遗传分析方法的变化。3.用新知识武装遗传学经典事例。4.复杂性状解释的现代化。5.新老遗传学知识的融合。6.结合遗传学的哲学与伦理思考。总之,注重遗传学教材的先进性,是遗传学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遗传学》研究内容1.遗传物质保存的地方(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2.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分析,构成基因和基因组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突变与变异性状之间的关系。(细胞遗传学)3.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与基本规律。(传递遗传学)34.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各种内外环境条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子遗传学)5.生统遗传学、数理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研究遗传学的任务1.能动地改造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阐明遗传与变异现象与基本规律——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现象及其表现规律;3.探索遗传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遗传的本质),揭示遗传变异的内在规律;4.指导生物遗传改良工作——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改良(育种)实践。学习遗传学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教材《现代遗传学》共14章:表*号的是重点章就,同学们要认真重点学习。第一章:遗传学导论。*第二章: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第三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四章:数量性状与多基因遗传。第五章:核外遗传分析。*第六章:染色体畸变。第七章:遗传图的制作和基因定位。*第八章:基因的分子基础与遗传学中心法则。*第九章:基因表达调控及表观遗传学。第十章: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第十一章:遗传重组。第十二章:基因组研究。第十三章:发育的遗传控制。第十四章:群体基因结构和进化遗传学。学习遗传学的方法:遗传学是理论和实验并重的科学。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普遍认为遗传学比较难学。为使我们的教和学都能圆满成功,特提出要求如下:1.课前要预习,课间提问;2.课后做作业,作业成绩记入最后的总分;3.平时测验2-3次,要求及时复习;4.提倡讨论,有些部分不讲,以自学为主。4第一章遗传学导论内容提要:掌握遗传学的概念及研究的内容;了解遗传学发展的历程;展望遗传学今后发展的前景;理解和掌握遗传、变异和选择的关系。一、了解掌握内容(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1.遗传学阐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解释遗传和变异的原因以及利用遗传和变异的规律。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以基因、环境和表型为研究中心的围绕遗传信息和生物体形状变化规律而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2.遗传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三个阶段,以及四个水平,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表观水平。3.1900年(B)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A.达尔文B.孟德尔C.拉马克D.克里克4.遗传学这一学科名称是由英国遗传学家(A)于1906年首先提出的。A.贝特森B.孟德尔C、魏斯曼D、摩尔根5.遗传学中将细胞学研究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结合,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这是(C)的特征。A.分子遗传学B.个体遗传学C.细胞遗传学D.微生物遗传学6、遗传学中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方法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及其功能,这是(D)的特征。A.分子遗传学B.个体遗传学C.细胞遗传学D.微生物遗传学7.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年。A.1859B.1865C.1900D.19108.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C)。A.拉马克B.摩尔根C.孟德尔D.贝特森9.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B)。A.拉马克B.摩尔根C.孟德尔D.达尔文二、一般掌握内容(简答、计算等题型)1.遗传学史上最伟大的事件: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1953年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的提出;1989年QTL区间作图理论的提出。自1990年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基因组学已成为遗传学新的发展领域。2.现代遗传学研究普遍利用哪些实验手段?分离影响某一生物学过程的突变体,然后把突变型与野生型进行比较,以了解这一生物学过程。重组DNA技术、全基因组DNA5序列的测定和生物信息技术等,生物学知识将不断增加。三、需要掌握的名词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从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内容上讲,遗传学又是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和传递及遗传信息表达和进化的科学。2.遗传:指亲代与子代间相似性的传递过程。遗传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保守性、相对性。3.变异:变异指子代与亲代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变异的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四、重点掌握的内容(论述、问答、综合分析等题型)1.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遗传物质的本质:化学本质、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结构、组织和变化。②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染色体行为、遗传规律及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等。③遗传信息的实现: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的调控以及个体发育中的基因作用机制等。2.遗传学发展过程如何概括的?遗传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三个水平,四个时期。两个阶段:孟德尔以前(1900年以前),孟德尔以后(1900年以后)。三个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这三个阶段。四个时期:(一)遗传学诞生前期(二)细胞遗传学时期(三)微生物与生化遗传学时期(四)分子遗传学时期3.遗传学对作物育种有何指导作用?杂交选育成为育种的最重要的手段;杂种优势利用不断产生新的突破;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为动物育种做出了贡献;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为育种创建了新的种质资源;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育种的物种间的生殖障碍,为物种间的基因转移利用铺平了道路。第二章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内容提要: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知识点:1.完全连锁: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以这条染色体为单位传递,只产生亲型配子,子代只产生亲型个体。2.不完全连锁:连锁基因间发生重组,产生亲型配子和重组型配子,自交和测交后代均出现重组型个体。3.交换与交叉:遗传学上把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非妹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称为交换。交换导致在双线期—终变期表现染色体的交叉现象。交6叉是发生交换的细胞学证据。4.端粒的作用: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防染色体融合;为端粒酶提供底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5.常染色质区:碱性染料着色浅而均匀、螺旋化程度低;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是基因活性区,具有转录和翻译功能。6.异染色质:指在细胞间期呈凝缩状态,而且染色较深,很少进行转录的染色质。其特点:1.在细胞间期处于凝缩状态2.是遗传惰性区,只含有不表达的基因3.复制时间晚于其他染色质区域异染色质又可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7.异固缩现象: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既有常染色质又有异染色质,或者说既有染色浅的区域(解螺旋而呈松散状态)又有染色深的区域(高度螺旋化而呈紧密卷缩状态),这种差异表现称为异固缩现象。一、了解掌握内容(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1.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是生物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和现代遗传学发展的基础,分别是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2.孟德尔所创立的测交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未知个体的基因型。3.孟德尔所称的遗传因子现在通称为“基因”,是1909年由丹麦遗传学家提出的。4.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它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均等的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从而形成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5.染色体和染色质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仅反映了它们处以细胞分裂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已,不存在成分上的差异。6.分离定律证明,杂种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B)。A.分离,进入同一配子B.分离,进入不同配子C.不分离,进入同一配子D.不分离,进入不同配子7.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遵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表型种类数为(D)。A.5nB.4nC.3nD.2n8.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C)。A.1/8B.1/4C.37/64D.27/2569.AaBb的个体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的组合是(C)。A.AaAbaBBbB.AaBbaaBBC.ABAbaBabD.AaBbAAbb710.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B)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11.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C).A.ddRR,1/8B.ddRr,1/16C.ddRR,1/16和ddRr,1/8D.DDrr,1/16和DdRR,1/
本文标题:现代遗传学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9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