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李贺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品味描写音乐的手法,感受音乐美过程与方法:诵读、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关于《李凭箜篌引》•1、体裁:古体诗;乐府歌行体;•2、乐府歌行体:歌、行、引、吟;(如《长恨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3、李凭:唐代宫廷乐师;•4:箜篌:古代弦乐器;关于李凭•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关于李贺•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关于李贺•1、唐代诗人;•2、27岁离世,终身抑郁不得志•3、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辞瑰丽,诗风诡谲,有“诗鬼”之称;•4、作品集:《昌谷集》、《李长吉歌诗》字音字形•凝云níng露脚lù融róng女娲wā神妪yù倚yǐ•瘦蛟shòujiāo颓tuí•炼石逗秋雨整体感知初读全诗,掌握字词句含义,据题目,找出直接写“李凭弹箜篌”这件事的句子。“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直接写事件,其他都是描写音乐。“中国”指长安,“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与之照应;“紫皇”既可指“皇帝”,也可指“天帝”“天神”,下文“女娲补天”“神妪”“瘦蛟”“吴质”“寒兔”与之照应。想想前四句正常的语序是什么?李贺为什么这么安排?要点:突出强大的音乐效果,先声夺人,天地之间一片静寂,唯有音乐在其中飘荡。抓住“吴丝蜀桐”“空山”“凝云”等意象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自主探究再次朗读作品,看看都用了什么手法写音乐?《琵琶行》主要以直接描写主,这首哪些句子是?其他的用了什么手法?赏析你喜欢的诗句。总结归纳琵琶行: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主要为直接描写(以声写声)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琢磨不多,主要为侧面烘托。直接描写主要是“昆仑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形神兼备)诗歌内容层次梳理•一、弹(技艺高超)•1、琴好:吴丝蜀桐;•2、时佳:高秋;•3、声美:云------凝、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侧面烘托)•二、声(不同乐声)•1、清脆:昆山玉碎;•2、激越:凤凰叫;•3、哀怨:芙蓉泣露;•4、欢快:香兰笑;三、声(主体情调)•1、清冷的乐声填充整个世界;•2、人间:十二门(长安);•3、天上:紫皇四、听(产生幻觉)•1、不是箜篌弹奏,而是补天石裂;(乐声繁复,愁绪茫茫;)•2、不是人间乐声,而是天籁之音;(神山:神妪、鱼蛟;月亮:吴质、寒兔)摹写声音至文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白诗足以“移人”,韩诗足以“惊人”,李诗足以“泣鬼”。———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结合韩愈《听颖师弹琴》,总结描写音乐的手法。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摹写声音至文”•1、《琵琶行》有音乐描摹,也有身世感慨;《李凭箜篌引》是纯音乐描摹;《听颖师弹琴》有音乐描摹,也有作者感受;•2、《琵琶行》以直接描写为主;《李凭箜篌引》以侧面烘托为主;《听颖师弹琴》是两者结合;•3、《琵琶行》平易感伤;《李凭箜篌引》客观描摹;《听颖师弹琴》含蓄悲怆;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拓展延伸刘鹗《明湖居听书》小试牛刀《青藏高原》的风格是辽阔、绵远、高亢、跌宕起伏,富有藏族风昧。试着描写音乐。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水作文歌声一开始,仿佛是从那遥远的蓝天白云深处飘来一声高亢、旷远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藏族同胞的豪迈与纯朴,顷刻间,声音拔了一个尖儿,像从地面起飞的直升飞机一样直冲云霄。正在暗中叫好,突然声音趋于平缓,稳稳送出,入耳有说不出的舒畅,如同山涧清泉石上奔流,又如一匹骏马在那辽阔的草原上尽情驰骋,节奏平稳而明快。唱了几句后,又稍有回环,接着又趋于平缓,那舒缓而悠扬的歌声,又好像坐着汽车在起伏的丘陵上奔驰。接近尾声时,声音又直线扬起,却又极力千回百折,节节高起,大有”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状;又如一只大鹏扶摇直上,向那高空冲去。在那极高的地方,又盘旋了数匝,箭射鞍地冲到了白云深处。这一声唱得四座屏气宁神,正不晓得还会有什么变化,突然一个“原”字唱出后,似遏止的流水畅出,不禁舒了口气,这时唱声突然停止。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写一写选择你喜欢的语句,用散文的语言写出诗歌描写音乐的妙处。写一写范例:“芙蓉泣露香兰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文学语言描绘它:那曲尽妙处的箜篌声,其凄婉动人,犹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诉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忽而,乐曲又彷佛想起了一阵阵欢愉的笑声,这大概是秋之骄子——那高雅不凡的幽兰吧?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悦,那么美好,笑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犹如嫣然含笑的少女。练一练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提示:可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变化。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想),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顷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练一练1、开始时声调较舒缓,音色很柔美,像白云飘过天际,留下些飘飘渺渺的痕迹,又似迎风微拂的柳枝。2、后曲子渐渐转为优美、明快的格调,就像许多线条一样的流水,和着鸟儿的欢唱虫子的鸣叫而缓缓流下、圆润而细腻、让人陶醉。练一练3、然后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支跳跃的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4、尔后,流水渐深,如细丝般润物无声,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然后融会成一个旋涡,越游越远……直到偶尔听到一丝美的旋律。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李凭箜篌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9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