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九章
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复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二、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三、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四、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五、英国的“波普”设计六、欧洲其他国家设计的发展七、古巴的招贴设计第八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与变异时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三、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四、后现代时期的平面设计五、英国的“波普”设计六、欧洲其他国家设计的发展七、古巴的招贴设计本章主要内容第九章走向多元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后现代主义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70、80年代的欧美特征:一种文化倾向(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无可奈何乃至出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小结: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工业时代:是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为特征的。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它虽然也是规模经济时代,但已不像工业时代那样受制于时空条件,人们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事生产,而产品(不仅仅是信息)可在瞬间完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专栏作家NicholasNegroponte[美]的著作BeingDigital(1995)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设计是:1.与艺术有关(与美感或审美经验有关或追求造型)2.与生产及生产技术有关(追求经济性)3.与解決问题有关(追求实效,追求经济性)4.与创造力有关(追求新的观点及新的形式)5.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关(追求说服力)6.与市场有关(追求说服力)。但是现代设计从美术工艺运动至包豪斯至国际式样,到了1960年代,只满足了与艺术有关、与生产有关、与解決问题有关的三个向度,而1960年代末期可以说“全新”的社会或市场登场,促成了“后现代”的出现。后现代设计产生背景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事件: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后现代主义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关名词1.隐喻:从修辞学上讲,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即赋予一个词本身没有的涵义或者是用另外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意义。设计师可以利用隐喻的技巧,将使用者经常使用或熟悉的形态运用到设计中去的。设计师借用隐喻方法将设计与设计相关的文化、情境、内涵等产生视觉上的连结,而使用者也可由视觉形态去发觉、诠释产品所蕴含的信息。凭借隐喻方法的运用,设计师能增加设计作品自我表达的机会,达到一种互动式的表达模式。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关名词2.文脉:所谓文脉,在语言学中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运用符号语言,将产品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范畴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哲学的理性主义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历史的工业革命为基础后工业社会为基础思想的强调功能、技术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方法的标准化、高效率遵循人性、个性化设计语言功能决定形式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艺术风格构成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1)罗伯特·文丘里[美]“少即是多”(少令人生厌)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杂乱的活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丘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美]主张:查尔斯·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著作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现代主义:走向纯粹理性的极端,忽视人的情感和环境的作用。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3.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venturi)[美]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罗伯特·文杜里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屋顶装饰(老虎)文丘里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3)斯特林·詹姆斯(JamesStirling)[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现代主义的结构、古典主义的装饰、波普风格的细节《后现代建筑语言》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4)尼迈耶尔(OscarNiemeyer1907-)[巴西]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尼迈耶尔博物馆(2002)大教堂(1970)陆军总司令部1968)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4)尼迈耶尔(OscarNiemeyer)[巴西]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国会大厦(1958)《曲线时代》:“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曲线。我从可爱祖国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际浮动的云彩、少女优美的体态里找到了曲线的美丽所在”。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5)麦可·葛瑞夫(MichaelGraves1934-)[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讲究装饰的丰富和色彩的绚丽,及历史风格的折衷。俄勒冈州的公益服务大厦(1982):立方体的造型体现出古典的单纯,格子状的小窗与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建筑富有一种夸张的膨胀感。中间竖条把建筑物分开,一对巨大的褐红色壁柱与两边小窗的白色墙面形成对照,为感觉虚幻的建筑物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的视觉效果。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6)伍重(JornUtzon)[丹麦]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59-1973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像盛开的花朵,被视为悉尼市标。为研究和设计这些壳片的结构,用去8年时间,施工也费时3年多。工程预算700万美元,实际费用达12000万美元。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伍重1959-1973悉尼歌剧院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7)丹下健三(KenzoTange)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山畸实(MinoruYamasaki)1977纽约世贸1964代代木体育馆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8)任佐·皮阿诺(RenzoPiano)[意大利]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打破传统观念中建筑的典雅的外形。体现现代文化的通俗、广泛、多元。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9)贝聿铭(IeohMingPei1917-)[华裔美籍]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台中东海大学鲁斯教堂贝聿铭认为建筑设计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让光线来做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AHistoryofModernDesignWorldwide北京香山饭店(1982年)是贝聿铭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他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贝聿铭(IeohMingPei1917
本文标题: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九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0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