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苦斋记》公开课解析
刘基书斋•在古代,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取一个名字,叫斋号;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什么斋记。•陋室•聊斋•老学庵•项脊轩•三希堂•饮冰室•斋号(书斋名)是一种文化现象,且历史悠久,品位高雅,寓意精深,可称是历代文人的一种雅嗜。-------文博专家史树青•斋号往往由主人染翰书之,或恭请名家题赠,再行加工,雕于木,镌于石,或镶嵌门楣,或悬挂壁间,益发增添书房文采。除此,常借铭、诗、赋、文、联、画等形式以记之。有些斋主还配刻一方或几方斋名印章,钤qián在所作书画文章署名处。•书斋题名瑰丽多姿,常取室、庵、亭、轩、堂、馆、斋、园、阁、楼、庐、庄、村、洞、龛、屋、窗、舫、栖、处、院、巢、居、舍、圃、廊、宦、苑、台、簃、小筑、山房、书屋、草堂、书舍、精舍、村舍、山庄等尾字命名,以此表达主人的志向、情趣、品格•斋号取义广泛,大致有所居之室,所寓之志,所藏之书(画),所敬之人,所宝之物,所爱之词。•寓意亦丰富,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词隽意蕴,情溢于墨,理见其辞,耐人寻味。•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为书斋名,以此激励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春在堂清代学者俞樾在科举殿试时做的一首“试贴诗”,其中有一句“花落春犹在”。那时清王朝内忧外患,正是花叶飘零的时代。他的诗认为花虽落而春天还在,在朝廷看来是吉祥的,俞樾因此中了状元。为纪念这一荣幸,他就将书室取名为“春在堂”。•陋室: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下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高洁的品行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七焚斋”:又名“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静虚村: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龙虫并雕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著作甚丰,有浩瀚的专著、有精美的小品,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所著,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故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龙虫并雕斋”。•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朋友们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三希堂清乾隆皇帝读书处因收藏大书法家王羲之、王询、王献之三人的字帖,是三件稀世之宝,所以名叫“三希堂”。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绿林书屋:1924年,鲁迅寓居北京阜城门外西三胡同,由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正人君子”诬蔑为“学匪”,所以鲁迅就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绿林书屋”,意思要和他们抗争到底。•何妨一下楼民主战士闻一多,题书房名为“何妨一下楼”,寓意深刻,十分幽默。闻一多在云南研究《楚辞》和《诗经》时,潜心著述,经常好多天都不下一次楼。透过书斋题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埋头攻关的学者形象。•四当斋近代学者章钰曾自署斋名为“四当斋”。取自于宋代诗人尤衷说自己的书屋是“四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样一个典故。•清代文学家洪亮吉的书室名为“上下三千年纵横二万里之轩”•窄而霉斋著名作家、文物专家沈从文,青年时代住在北京湘西会馆,房屋狭窄、潮湿,经常散发出霉味,他便戏题居室为“窄而霉斋”。他的脍炙人口的一些早期作品,大都诞生在这个居室里。•羿楼著名诗人柳亚子给自己的书屋题名为“羿楼”,羿为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日”指日本帝国主义。以此来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今县)人,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是朱元璋的谋臣。著有《郁离子》。斋,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记,记载事物的文章。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这种性质的文章,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布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此文名为“苦斋记”,顾名思义,可看出它“记”的是“斋”之“苦”——苦况与苦义。读课文,正音、释义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shuài)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bò)、苦楝(liàn)、侧柏(bǎi)之木,黄连、苦杕(dì)、亭历、苦参(shēn)、钩夭(gōuyāo)之草,地黄、游冬、葴(zhēn)、芑(qǐ)之菜,槠(zhū)、栎(lì)、草斗(dǒu)之实,楛(kǔ)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nán),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jiǎchá)亦苦于常荼。其洩(xiè)水皆啮(niè)石出,其源沸沸汩(gǔ)汩,瀄滵(jiémì)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wā)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yǔn)箨(tuò)以蓺(yì)粟菽(sùshū),茹啖(rúdàn)其草木之荑(tí)实。间(jiàn)则蹑屐(nièjī)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líng)。樵(qiáo)歌出林,则拊(fǔ)石而和(hè)之。人莫知其乐也。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fú)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túliǎo)之味,身不历农亩(mǔ)之劳,寝必重(chóng)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yú)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yù)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lì),籍(jiè)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diào),虽欲效野夫贱隶,跼(jú)跳窜(cuàn)伏,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yé)?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xīng),无亦犹是也夫?”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文章通篇紧扣“苦”字,写了那些苦”?环境苦(匡山在处之……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物产苦(于是鲜支……食之可以醒酒。)陡险多石多风少物植物树:鲜支、黄蘖(bò)、苦楝、侧柏草:黄连、菩杕(dì)、亭历、苦参、钩夭菜:地黄、游冬、葴(zhàn)、芑(qǐ)果:槠(zhū)、栎(lì)、草斗笋:楛(kǔ)竹茶:槚(jiǎ)荼动物野蜂:所酿之蜜味苦斑文小鱼:味苦而微辛但“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苦”和“乐”是相互的,“苦”中有哪些“乐”?野蜂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生活:乐游,耕作,长啸,和歌心情:斑文小鱼:食之可以醒酒人莫知其乐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有人把什么当作快乐?这种快乐的结果怎样?燕(yàn)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tú)蓼(liǎo)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chóng)褥(rù),食必珍美,出入必舆(yú)隶吃不了疏粝,穿不了蓬藋(diào),即使想要效野夫贱隶、踞(jú)跳窜伏、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先乐后苦以甘先竭以醇酒亡章溢把什么当作苦,把什么当作乐?燕(yàn)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tú)蓼(liǎo)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chóng)褥(rù),食必珍美,出入必舆(yú)隶苦环境苦物产苦生活条件苦乐章溢为什么能以苦为乐?孟子:“天将降大任……”良药苦口利于病勾践以尝胆兴
本文标题:《苦斋记》公开课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1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