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农民工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正是这个普通的群体,通过他们走出乡村、进入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在酝酿和实践着一项伟大变革,使庄稼人、乡下人、农夫、泥腿汉这些传统农民的称谓,逐渐融入历史的记忆。关于丹桂镇农民工外出务工调查报告09行管庞小龙2010年2月10日现状分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从事的行业•外出去向•外出方式•工资收入•工作时间存在的问题*农民工综合素质偏低*外出务工的组织程度低*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外出务工缺乏制度保障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实现农业内部分散转移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流转进行城镇密集型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性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体系强化教育培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留在农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占了很大比重。外出务工人员中16-20岁的劳动力占8%,46岁以上的占12%,21-45岁的占80%。有此可见,外出打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及从事行业•外出务工劳动力学历在高中及以上仅占10%,初中和小学文化的分别占总人数的74%和16%。绝大多数是小学和初中文化,这一方面说明,农村普九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农村教育事业虽经长期努力,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效果并不明显,外出务工人员中仅有极少数接受过职业教育,绝大部分仅限于短期的生产技能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简单,对提高劳动力技能收效不大。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数最多,并且主要是从事加工业,占了52.5%。大部分外出劳动力就从事这些行业。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次之,占了47.5%,其中,饮食,服务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而交通运输,卫生医疗等需要较高劳动技能的行业几乎没有人。可见劳动技能制约了劳动力就业的范围。转移到第一产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没有。外出方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靠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和组织;二是通过亲友介绍;三是带有目的性的自发转移。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和组织而转移的劳动力为零,通过亲友介绍的占40%,采取自发转移方式的60%,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既不利于外出人员的管理,也不利于外出人员的充分就业和持续,稳定增加外出收入。外出地区及收入在外出劳动力中,打工地点是在省外沿海地区,占总调查人数80%,在省内的占10%。工资占家庭收入频数两成以下5%两成10%三成15%四成以上70%存在问题:1农民工综合素质偏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大中城市经济加速发展对产业需求的变化,对劳动力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明显的产业障碍,而这种障碍又集中表现为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9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随着科技进步,许多非农部门对就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不能适应。二.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调查中发现,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6%,这就将大多数农民工局限于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部门。2外出务工的组织程度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是因为:一.市场缺乏中介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通过政府或民间职业中介组织谋取职业,而是通过亲戚朋友自发转移渠道寻求职业。二.信息阻隔,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透明,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缺乏收集就业信息的意识,容易导致流动和转移的盲目性。三.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力,市场秩序不规范。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预测,规划及引导措施,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很大的无序性,而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企业和打工者的权益缺乏保障,调查中发现仅有8%的人签定了劳务合同,仅有6%的人有医疗保障。3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劳动力转移不彻底,层低,既不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更不利于非农产业的技术业务精益求精,二是不利于农村社会分工分业的发展,三是缺乏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4外出务工缺乏制度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针对非农业人口实施的,广大农村人口享受的保障范围极其有限。如果说,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市人口在市场就业风险中,拥有了基本的生存保证,那么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而言,土地就是他们规避经营风险,就业风险的避难所,这也是农民宁愿赔本经营,甚至抛荒也不愿放弃土地的根源所在。一方面,农民工虽然抛弃农业生产有限的收入,但却不愿放弃土地的承包权,并承受各种涉农费用,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有争取不到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这使得农民工的进城就业成本大大高于城市职工,甚至比城市下岗职工还要高的多。脏乱的住宿环境建议:1实现农业内部分散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转移是农民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形式。正是因为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才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和转移,而这并不表明农业没有扩张的就业空间。这种扩张不是要对原有农业生产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全面革新,以此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样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商业,服务业经济,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2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流转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脱离土地,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完全放弃土地,由于土地不能转让,无法带来转让收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后保障,同时作为名义所有者,土地未来预期收益并不确定,而短期的农业比较收益又很低,理性的选择是保留名义所有权,外出打工,于是出现了土地抛荒,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却又无法成为固定城镇人口的现象,造成了很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土地产权界定明显的情况下,各种土地的流通形式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解决,土地因其流动性而体现出价值,如果制度许可(主要是指户籍制度取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业人口的转移与就业就会成为必然。3进行城镇密集型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90%的打工都被县城经济吸收,大部分在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要使乡镇企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加速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继续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作用。一,扩大企业产业规模,加强对乡镇企业信贷,技术和税收支持。二,实现乡镇企业合理布局,调整企业结构,特别注意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产业升级中,既要考虑资本,技术替代,又要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安排,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4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性障碍•要坚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给予进城的劳动力市民待遇,在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法律援助,义务教育,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应给予农村劳动力与市民同等甚至更加优惠的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转“非”迁移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稳定性;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各类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政策规定,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外来劳动力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5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体系•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的成本,收益,风险做出判断,以减少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二,应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6强化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各类职业培训中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力培训体系。首先,应增加农村教育的投资,实现“双高普九”,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文化素质;其次,应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完善农村职业培训体系。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形成社会培训体系。并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最后,还应进行与转移有关的知识培训,如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等,促使农村劳动力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目前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难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总结农民工流动是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重新配置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的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本文标题:古蔺--庞小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1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