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16课、洛阳诗韵--学案1
《洛阳诗韵》学案一一、教学目标:1、在独立阅读课文的同时,圈点课文表达洛阳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词语。2、勾画、圈点和评注文章构思上的独具匠心的结构特色;3、圈点和评注本文采用的记叙、议论和抒情等等各种表达方式和比喻排比的修辞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和理解本文诗的韵味,采用典型的材料体现洛阳作为文化名城的“况味”。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阳古,有“天下第一寺”白马寺;洛阳美,有“群芳之寇”的牡丹;洛阳绝,有1300多年的唐三彩;洛阳奇,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洛阳是一个充满诗韵的城市。《洛阳诗韵》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题目就有着特殊的含义——白居易在江南忆的第二首中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写出了对江南杭州的忆恋——借用此诗叶文玲老师写出了对洛阳思念。洛阳是历史的厚重的沉积和馈赠,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以下的点拨:第一部分(1至5)写作者对洛阳的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第二部分(6至15)写洛阳的四大特点——古、美、奇、绝。三、品味课文的语言指导。1、课文的第一段说:“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A、句中的“情思悠悠”中的“悠悠”二字说明了什么?(长久地思念)B、“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对洛阳浓烈的感情。)2、第一部分中有两个比喻句。找出来,说说它的含义。第一句是(2节)“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一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的一颗。”——这是暗语。“水是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一语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诗《将进酒》,原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昨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洛阳是“璀璨的一颗明珠”,突出了它是黄河的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的代表。第二句是(3节)“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这是明喻,写出了洛阳的雄浑和动人。3、如何理解第3节中的“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洛阳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因为洛阳曾经是东汉、魏、晋、随唐时代有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是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的。4、为什么洛阳有特殊的“况味”?——洛阳有悠久的灿烂文化遗产。“况味”,原指境况和情味。这里指洛阳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是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5、第一部分总写了对洛阳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洛阳的偏爱之情。为什么作者对洛阳有着如此的偏爱和笃诚的崇拜?——概括地说,是因为作者对洛阳有着“特殊的机遇和亲缘”,洛阳有着“特殊的况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地说,因为洛阳它曾经是九朝古都,是全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历代人才辈出,在东汉时代就有过3万多太学生,作者对洛阳有着“特殊的机遇和亲缘”,洛阳有着“特殊的况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6、阅读4、5两段课文。回答以下问题:A、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有着笃诚的崇拜。)B、况味”,原指境况和情味。这里指洛阳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是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C、是什么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陆机入洛,名噪才名。——30年前,我曾抄灵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D、“洛阳诗韵”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洛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厚重的馈赠和沉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诗,韵味无穷。)
本文标题:第16课、洛阳诗韵--学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8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