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居住区的环境心理研究
居住区的环境心理研究1、概论2、人的心理与建筑环境的关系3、认识心理环境4、营造城市居住生活区良好心理环境的必要性及措施5、居住社区一即软环境的营造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6、结语一、概论环境概念,是直观感受和心理感受的综合。而心理环境是指通过人的感知反映到头脑中,在意识中形成的综合,受心理状态、经历、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易变性,与实际的物理空间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人所感受到的空间环境都是由物理空间转化为心理空间的。居住区是人生活栖息的场所,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创造有益的心理环境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二、人的心理与建筑环境的关系1、人的心理与环境研究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是为了提供环境中的“人”的观点。人在环境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心理、行为是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人是环境的产物------卢梭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人构成环境的一部分,人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与周围环境处于辩证状态中互相连系着的,塑造它和被它塑造。实际上,环境被认识为一系列的心理图像,作为一个完整的领域为人所感受、体验。人有环境的特性,也有个别心理的特征,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确定环境的本质,以及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人与环境是一种“能动性的交替关系”。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影响人的行为。2、人的心理与建筑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建筑是社会和文化的外显形态之一。因为建筑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又与当地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建筑应是当地人们行为方式和心理的反映。有时候人们会认为古老的、旧的、传统的东西,包括建筑和工艺品在内,更有欣赏价值,更有意趣和更耐人寻味。因为它们代表了当时时代的特征,它们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引人的心理效应。三、认识环境心理居住区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居住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即以环境的内化层次“人的心理精神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与创作,营造新型居住环境。这给建筑、规划工作者提出了在环境心理上的课题。举几个事例说明:实例一:某建筑学学生在调查中碰到这样一种情境:一广场长台阶上坐着四个人,左边一对情侣,右边一老人带着小孩,他去坐在中间,感到很自在。一会儿,老人带着孩子离开,他顿时不自在了,原因是他与一对情侣的空间距离,因右边的空出而显得太近了。例子说明,人的日常行为不是固定在某一空间地点的,不能静态地描述人的行为规律,行为心理,而实际上人的行为心理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发展。随人际、时间而变化的心理行为太微妙了!难道还需要建筑师这么细致地观察吗?况且,建筑师只是处理空间问题,不涉及空间地点变化的情境;似乎与建筑师无关,其实不然,建筑师给定的空间环境是方便还是束缚人的空间使用方式,却是一个纯粹的建筑设计问题。实例二:围墙的设置。设置一段围墙,是领域的界限,维护领域内的利益,也给一帮退休老人找到了一个冬天晒太阳、下棋打牌的场所。因为围墙南段向北封闭,挡住了北风,向南开敞,迎来了充足的阳光。如果设计师掌握了人使用环境的特点,想为老人们开辟一个更舒适宜人的休息环境,就可以在南段围墙南边设置桌椅,种些花草;如果不想在此地开辟休息场所,植灌木丛就可控制休憩的行为不在此地发生。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各种有意义的场所,而场所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场所是指有明确特征的空间,它就是要强调人在其中的感知、情绪和行为;场所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力度,吸引着和支持着人们的活动。开放场所是将建筑与城市当作一个具有内在连贯性的系统,在功能、空间、实体、生态环境与行为活动上协调和平衡,取得完整性。经过精心的设计,居住生活区内可以形成许多有意义的场所。如:观景休闲、晨练健身、棋牌娱乐、儿童游戏、交往休息等场所。四、营造城市居住生活区良好心理环境的必要性及措施1、从城市居住生活区的发展看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以信息、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迅速成长,将部分劳动力从工厂中解放出来,又朝着城市中心区“回归”,城市中心也因其地理位置带来的高产业价值而出现地价高涨,致使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无限制增加,而居住面积却在逐年下降。市中心长住人口的减少,造成昼夜间人口比例差越来越大,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且城市中心区电力、煤气、水昼夜使用不平衡,以及商业、文化场所、公园、中小学等公共设施使用率低下,居民交往减少,夜间成为“空城”,犯罪率升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外已在一些大城市的再开发中采取行政法规手段要求在市中心开发商务办公等公共建筑的同时,必须增设相应的住宅建筑;而城市中心区的再开发,不可回避对于土地价值充分利用的问题;传统街区是以“私有”的居住、“共有”的巷弄空间,再与街坊的“公有”街道相连接形成的,一个街区就是一个生活、管理单元,其中拥有多处充满生活的“共有”空间是居民间相互交流的场所;目前,建造的集合居住体,其垂直交通与住户空间截然分离,使传统街区中的“私有”—“共有”—“公有”的过渡空间消失了,这种全封闭式的居住形式剥夺了居民交往沟通的乐趣和相互关照的可能,使居住环境的生机锐减。措施:为了解决在保证高容积率的同时,又不失传统街区特有的人情味和生态共生的环境魅力,以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采用“立体街区”的设想:以集合居住体的垂直交通为“公有”街道,各单元的水平连廊为“巷弄”连接,在适当的层次上设置“共有”交往空间,同时引入街区的生态共生概念,在连廊和交往空间中设置花草植物等使之成为空中花园,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空中步桥把各独立的“立体街区”相互联通,加强各街区之间的交往联系。另外,建筑的首层除入口、门厅、垂直交通等必要的设施外,尽可能架空开放,将室外空间延伸至架空空间内,这样,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又使地面的空间敞开,扩大了绿化面积。当前,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模式也不断地更新变化,要求提供既体现“高科技”,又富有“高情感”的“未来居住区”。2、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如:阳台的功能由贮藏变为休闲、观景;厨房用微波炉、洗碗机的位置是最近才要考虑的;超大屏幕彩电进人家庭对客厅开间的要求等。因此,开发建设者要站在历史的角度,预测未来生活模式,多样化的生活模式应有与其相适应的居住环境和空间;居住者由量的追求转向了质的追求,这标志着对居住环境和空间的要求趋向成熟;开发者和设计者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开发思想,每个构思、布局及尺寸都应体现出对居住者的关怀。在新的居住生活区开发建设时,应为居民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广植树木、花草、造山理水,创造富于情趣的“生态居住”环境。小鸟的欢唱和栖息,绿色花园中的小桥、曲径,使人们仿佛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同时,应该建立居住建筑的立体绿化系统,使一些建筑的屋顶、平台、空中交往空间、阳台等都覆盖以绿色植物,并将其引入各居住空间内。这样的物质环境—即硬环境,能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五、居住社区一即软环境的营造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社区”不仅指共享着特定地域的具有一定生产关系和完备生活服务设施的规模人群,而且还表示人际间的社会互动关系,所属人群对所属地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居住社区的营造就是为了强化社区意识,从心理层面造就优良的人居环境。“社区意识”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具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系来自社区居民具有的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服务、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需求、共同的愿望、共同的环境而产生的共同的意识。它包括:(1)社区意识是对社区环境的创造与认知。社区环境包括物理、社会与心理三种环境;社区心理环境则是指社区居民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特性、价值观与共识等。(2)社区意识是对社区情感的累积。它包含了“邻里互助感”,也就是存在于邻里之间的一种相互帮助的信赖感(“远亲不如近邻”);个人对所处环境的依恋感;以及心理层面的安全感等,进而发展出社区关怀、社区亲和以及社区福利服务等。从规划设计的方面:(1)增强居住空间的领域感,具体表现为:各领域的归属性明确;各领域要体现出内聚性,按照各个领域层次分级多中心设计;各领域要有明确的出入口;各领域要有可识别性,例如各组团墙面采用不同色彩、不同雕饰等。(2)讲求居住空间的私密感,社区规划要重视个人空间的营造,外环境也能实现私密性。例如:用绿篱、树墙等作为竖向界面,围合空间区域的边缘,增强限定作用。设计远离交通繁忙路径的幽闭的休息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表达自我的个性。(3)丰富交往空间的层次,自外而内、由大到小形成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领域层次,便于居民随时走出家庭空间。利于交往的场所能加强个体、群体之间的交流,扩大对居住区环境的认同感。例如居住区中心公共活动场所、组团内部的绿地空间、宅旁的空地、街道空间都是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可拓宽走廊、配以绿化、座椅,高层住宅每隔2-4层设置一个空中回廊等。(4)加强交往活动与功能设置:邻里交往活动不仅限于交谈,配建适当的服务设施,引入健身、棋牌、茶室、儿童游戏、集会等功能,将闲暇居民聚在一起,促进他们相互交往和沟通,更利于产生社区感。六、结语面对城市居住生活区的设计,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创造通常的物质空间,要提升到营造良好的环境心理的高度,人们置身其中能体会到“生命价值”和空间“使用价值”。居住环境作为一个多层次的大系统,同时也是开放和动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有着不断拓展的丰富内涵,并且永无止境,这将不断赋予居住区规划新的理念。但无论怎样,从系统的内化层次出发,分析变化着的因素,营造适合于人们心理需求的居住环境,始终都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全面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方法。规划设计有你有我!Thanksforyourreadingandadvice!Comeon!
本文标题:居住区的环境心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9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