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网络社会基础上的中国法律发展探析
网络社会基础上的中国法律发展探析作者:刘欣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冯务中.李艳艳网络社会概念辨析-广西社会科学2008,(9)网络社会具有网络化社会、互联网社会和互联网社群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网络化社会指的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网络社会;互联网社会指的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并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网络社会;互联网社群指的是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网络社群.2.期刊论文张文桥.王浣尘.陈明义网络社会初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3)社会本来就是网络化的,而社会发展演进的方向就是形成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大大加快这一演进过程.网络社会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网络与实体网络高度整合的结果.作者就如何加快建设网络社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3.学位论文周太网络的政治价值2007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虚拟的社会,这就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对现实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网络与政治的关系,网络对不同的政治主体具有不同的政治价值。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网络社会的崛起,并界定几个重要概念;第二部分简要说明作为政治现象的网络所具有的特点;第三部分根据网络的特点阐述网络的政治功能;第四部分阐述网络的政治价值的实现。不同的政治主体利用网络满足自身的政治需求;第五部分分析网络的政治价值的走向,网络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会在网络社会一直继续下去,而社会主义国家仍将利用网络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4.期刊论文谭建刚.李静网络社会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阐述了当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网络社会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今青少年的影响;从建构网络道德环境和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两方面提出了消除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消极影响的对策.5.期刊论文邢晓红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关于互联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对策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和谐社会不只包括现实社会的和谐,也包括虚拟的网络社会的和谐.网络社会不和谐的原因涉及管理滞后、道德因素和法制缺陷等方面.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政府应该担负起监管责任,着力建设专门的专业管理队伍,尽早出台多种行业法律法规,从业人员应该有职业道德,网民应该有相应约束.我们必须认识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的重要性,通力协作,趋利避害,把网络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6.学位论文陈凡论我国网络社会的人际传播研究——一个认识人际关系变革的视角2008近年来传播学关于互联网的研究出现了很多“人际回归”以及“人际化倾向”的主题,即网络社会的人际传播研究。Internet(在我国即因特网、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不但自从诞生以来就强烈地吸引着传播学研究者的关注,而且还使这种研究热情一直延续到现在。br 本文认为,网络社会的人际传播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网络上人际交往的认识,同时也可促进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具有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与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br 为了解与分析我国网络社会的人际传播研究,本文使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将1999年1月——2008年3月间搜索到的研究论文作为一个非随机抽样的样本,对我国目前这个研究领域中相关主题的研究状况做了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与人际传播问题相关的研究数量正在逐渐增多,研究者构成广泛、研究主题丰富、研究理论多样化等,但相关研究仍然缺少一个在作者看来可以关注的重要研究视角,这就是网络上的人际传播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研究。br 现实的研究状况表明,网络上的人际传播研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来建立和改变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方式。换句话说,网络媒体具有与大众媒体相异的传播方式,比如互联网的“人性化”使用具有使个体之间建立、发展与保持关系的便捷性、个人关系范围的超越时空性、打破人与人面对面建立关系的局限性,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人际关系的松散性和建立关系动机的单纯性等。特别是网络传播的个人性和互动特性等使得人们更容易借助于网络上的人际传播,发展出新型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来。网络上的人际传播为人们相互之间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提供更大的可能和发展关系的空间。可以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传播的一种重要现象。人际传播的媒介化和网络人际传播的交互性等也给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形成,人际关系的管理带来重要的改变。这些可能的变化都是值得关注的,同时有待于将来做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来补充。br 本文在梳理了我国网络社会人际传播研究的主要特点之后,发现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文章在第三章借用关系传播理论的相关原理,以关系传播理论为认识的基础,进一步探讨了目前我国网络社会人际传播研究的主要问题。作者试图指出,我国网络社会的人际传播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于网络上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关注于网络人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管理问题等。7.期刊论文朱伟网络社会中知识产权的特点-中国科技信息2007,(9)本文从对网络、网络社会的详细分析人手,探讨了在网络社会(而不是网络环境、网络技术)中,知识产权所表现出的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点.8.学位论文赵娜娜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网络社会2008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触角已日益深入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一网打尽天下”的历史发展趋势正在日益逼近。互联网建设和社会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今日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第二社会——虚拟社会,或者叫做网络社会。为了在日益逼近的信息化社会中占取有利的位势,或者不至于被拉下太远而处于被动的信息弱势,各个国家都在投入巨资、下大功夫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络,但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紧追一些发达国家进行互联网建设的同时,对互联网的社会属性和它所可能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还来不及做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由于网络的无国界性、快捷的传播速度和全开放的互联方式,网络社会多元化、国际化文化格局日益显现。又因为互联网诞生于西方,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中自然先入为主,因此,势必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激烈的冲突。当互联网发达的神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当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和交际的重要方式,当它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它所触及的文化冲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它所引发的种种伦理问题不能不成为我们今日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国际互联网中不被西方文化所侵蚀和消解,如何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网民的思想意识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所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9.期刊论文蔡文之.CaiWenzhi国外网络社会研究的新突破——观点评述及对中国的借鉴-社会科学2007,(1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应用的普及,人们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全面的把握,国外关于网络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社会视角多维度地揭示和重新诠释网络空间一些带有本质性和引领性的问题、对信息和网络技术引起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描述和探索成了当今网络社会研究的关注焦点.其中,对互联网本质特性的再认识、对网络空间互动模式和网络行为的新理解、对网络社会中国家安全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互联网治理和治理权的探索,可以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10.学位论文支雅琼中国SNS与网络社会真实化研究2009SNS(社会化网络)是基于“六度分隔理论”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互联网观念,也是WEB2.0时代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征。以美国网站Facebook为标志,以SNS理念为核心的网站在全球互联网社会中掀起了热潮。在被引入中国之后,SNS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构建和运营模式,也在特色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土壤中迅速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SNS的本质就是人,是所有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用户)的数字化呈现。本文从SNS在国外的发展和在中国国内的具体发展入手,分析SNS何以能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互联网社会中发展得如此生机勃勃,经过研究之后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这是SNS“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互联网社会不断真实化的整体发展趋势相融合的产物。@@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性状归纳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重点解析了SNS与中国互联网发展之间的深刻关系,以及它给互联网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作用。同时,本文也对SNS的中国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SNS;SNS网站;网络社会;真实化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7b54c12-f800-4a0f-a979-9e09009492fa下载时间:2010年10月8日
本文标题:网络社会基础上的中国法律发展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