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02333软件工程201904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概念X的提出,其目的是倡导以工程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以期解决出现的现象Y。这里的X和Y分别是A.软件和软件神话B.软件工程和软件神话C.软件和软件危机D.软件工程和软件危机2.在软件开发领域中,属于软件模型的是A.部署模型B.系统模型C.概念模烈D.需求模型3.需求发现的常用技术中,要需求人员把自己作为系统的最终用户的是A.提炼B观察C.自悟D.交谈4.一种基于良构数学概念的符号体系来编制需求规约”的表达风格是A.非形式化的B形式化的C.半形式化的D.全形式化的5.表达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术语中,表示“数据的静态结构”的是A.加工B.数据源C数据流D.数据存储6.下列选项中,常用作总体设计的工具是A.HIPO图B.N-S图C.PAU图D.DFO图7.研究发现设计得很好的软件结构,通常是顶层模块扇出较x,中间层模块扇出较Y,而底层模块有较Z的扇入。这里的Y和L分别是A大和大B小和大C大和小D小和小8.U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组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A细化B.泛化C.聚合D.依赖9.UML的图形化工具中,“可用于创建有关系统的行为生存周期模型,给出生存期内的阶段信息”的图是A.用况图B.对象图C.顺序钮D.状态图10.在RUP中,规定了4个开发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同样的工作流,即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A.测试B获取C.编码D.维护11.黑盒测试技术,又称为A.路径测试技术B.功能测试技术C.系统测试技术D.结构测试技术12.每个模块完成了单元测试,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正确地工作,其原因是模块的组装存在一个A.时序问题B协作问题C接口问题D.控制问题13.按照《ISO/IE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2207-1995》标准,可归于基本过程活动集的是A.培训过程B文档过程C管理过程D维护过程14.软件开发的螺旋模型适用于A,需求被清晰定义的项目B.客户不能确定系统需求的项目C.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D小型且质量要求低的软件开发15.CMMI能力等级的4级为A.已定量管理级B.已管理级C已定义级D.已执行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6.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软件工程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前期主要研究系统实现技术,后期则开始关注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17.在软件开发领域,分层的基本动机是为了控制开发的复杂性。在需求层上创建的系统概念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系统的抽象,即问题定义。18.针对单一需求基本性质的验证,可采用不同的活动和技术。其中,验证需求是不是歧义的,一般可采用需求复审。19.在结构化方法中,HIPO图应用在总体设计阶段,由IPO图和H图(或层次图)两部分组成的。20.“指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所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称为模块的作用域。21.在一个软件结构中,宽度是指同一个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而对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模块的扇出。22.在泛化中,如果一个类只有一个父类,则说它使用了单继承。23.实践经验告诉人们,认识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要从多个视角对其进行抽象:从功能的视角、从交互的视角、从生存周期的视角。UML提供的图形化工具中,支持系统生存周期建模的是状态图,支持系统交互建模的是交互图。24.RUP利用UML提供的术语和工具定义了需求获取层、系统分析层、设计层、实现层,并给出了实现各层模型之间映射的基本活动以及相关的指导。25.在路径测试技术中,路径选取是测试用例设计的基础,好的用例设计是发现程序错误的关键。26.单元测试以详细设计文档为指导。一般来说,它往往采用白盒测试技术。27.在标准《ISO/IE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2207-1995》中,按过程主体把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分为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28.瀑布模型规定了各开发阶段的活动,并且自上而下具有相互衔接的固定顺序,还规定了每一阶段的输入作为输出传送到下一阶段。29.CMMI是针对系统/产品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裂,集成了3个源模烈:软件CMM、系统工程CMM和产品集成开发CMM30.CMMI的能力等级和成熟度等级在概念上是互补的,区别在于能力等级是用来表征组织对单个过程域的改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1.简述软件开发的本质及其涉及到的问题。软件开发的本质: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涉及两方面的问题:(1)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如何实现这样的映射。(2)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如何管理这样的映射,以保障映射的有效性和正确性。32.简述需求规约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概念:需求规约是一个软件项/产品/系统所有需求陈述的正式文档,它表达了一个软件产品/系统的概念模型。基本性质:(1)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按需求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对需求进行分级。(2)可修改的:在不过多地影响其它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容易修改一个单一需求。(3)完整的:没有被遗漏的需求。(4)一致的:不存在互斥的需求。33.什么是模块?什么是模块耦合?简述常用的模块耦合类型及其设计原则模块: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一个过程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耦合: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几种常见模块耦合类型:内容耦合、公共耦合、控制耦合、标记耦合、数据耦合。设计原则:如果模块之间必须存在耦合,就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避免使用内容耦合。34.为什么UML要同RUP一起才称得上是软件开发的方法学?(1)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学,至少由3部分组成:用户表达基本信息的术语,用于组织基本信息的表达格式,用于在不同抽象层之间进行映射的过程指导;(2)UML仅包括前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它只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而不是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学。35.简述白盒测试技术的要点,并举例说明。(1)白盒测试技术,又称为结构测试技术,它依据程序的逻辑结构,以控制流程图作为被测对象建模工具;(2)典型的是路径测试技术,路径测试大致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测试策略;(3)这几种不同的测试策略之间有偏序关系,即路径覆盖的测试度量最强,而语句覆盖最弱。36简述增量模型的优缺点。(1)增量模型意指需求可以分组,形成一个个的增量,并可形成一个结构。可见该模型有一个前提,即需求可结构化;(2)优点:增量模型第一个可交付版本所需的时间和成本较少。可以减少用户需求的变更。允许增量投资,即在项目开始时可以仅对一个或两个增量投资;(3)缺点:如果没有对用户的变更需求进行规划,那么产生的初始增量可能会造成后来增量的不稳定。如果需求不像早期思考的那样稳定和完整,那么一些增量就可能需要重新开发,重新发布。由于进度和配置的复杂性,可能会增大管理成本,超出组织的能力。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一个简化的学生成续管理系统描述如下:教务人员维护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将学生信息录入到学生信息表,将课程信息录入到课程表,将学生成绩录入到成绩表。学生登录系统,查询个人学生成绩。请画出该系统的顶层DFD图和0层DFD图。(1)顶层DFD图(2)0层DFD图38.设被测试的程序段为:beginif((a2)and(b=1))thenT=10;if((a=3)or(x1))thenT=20;end可供选择的测试用例如题38表。教务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成绩学生查询请求查询结果教务人员录入课程信息录入学生成绩录入学生信息学生学生个人成绩登录系统学生信息表课程表成绩表课程信息12345请画出该段程序的流程图。选取较少的测试用例编号,用分支覆盖、路径覆盖、语句覆盖3种方法来测试这段程序,并指出哪种方法的覆盖强度最弱。(1)该程序段的流程图如下(2)分支覆盖:1、11。路径覆盖:1、4、5、8。语句覆盖:1或2或3。(3)这3种覆盖中,语句覆盖的强度最弱心得:分支(判定)覆盖: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路径覆盖:每条可能执行到的路径;语句覆盖:每一个语句;条件覆盖: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一次;入口a2andb=1a=3orx1出口T=10T=20yyynnEDCBA
本文标题:02333软件工程201904自考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047 .html